快點來登入喔~!!
《人在大唐,謀權篡位》第92章 冊封蘇宸為同文少卿
就聽武則天繼續道:「愛卿既然有一條三寸不爛之舌,便到同文寺去吧!」

就在蘇宸以為自己要涼的時候,武則天忽然笑了出來,揮揮手,便有一個宦官端了一份製書過來,開始念了起來。

蘇宸一聽開頭那「門下」二字,連忙跪了下來。

這是一份封賞製書,封蘇宸為同文寺少卿。

同文寺即鴻臚寺,鴻臚寺,中國古代官署名,主掌外賓、朝會儀節之事,為九寺之一,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務與外事接待活動及凶喪之儀的機關,政令仰承尚書省禮部。

鴻臚寺少卿,北齊始置,為鴻臚寺次官,四品上。歷朝沿置,亦稱鴻臚寺少卿。隋初置一員,四品上,煬帝增為二員,從四品。唐朝從四品上。高宗、武則天時曾隨本寺改名同文少卿、司賓少卿,尋各復舊。北宋前期為四品寄祿官,不預寺務,神宗元豐(1078—1085)改製後始成為職事官,參掌寺務,領賓客及凶儀之事,正六品。南宋初隨寺廢,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復置,旋廢。遼朝為南面朝官。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置,員二人,分左、右,從五品。清初置滿一員,漢左、右少卿各一員,順治十五年(165改滿、漢各一員,從五品。光緒三十二年(1906)隨寺廢。

鴻臚寺相當於現代的外交部,而鴻臚寺少卿就相當於外交部副部長。

「有一條三寸不爛之舌?」聯想起剛上來的時候,上官婉兒那個若有深意的眼神,蘇宸心中一沉。

暴露了!

在一陣謝恩聲中,這次的冊封就算是結束了。

蘇宸本以為接下來,這場無厘頭的宣見也就該告一段落了,可是偏偏沒有。武則天並沒有作罷的意思,蘇宸隻好重新坐了下來,繼續著這個看起來有點狗尾續貂味道的會面。

經過方才的冊封之後,當上了「同文寺少卿」的蘇宸清醒了一點。

武則天應該是做好了兩手準備。

如果他接受當面首的話,武則天就會封他為同文寺少卿。

如果他不接受的話,武則天也可以以「惜才之名」留下他的命。然後封他為同文寺少卿

畢竟只是私下召見,武則天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因為「來俊臣那件事」敲打敲打他。甚至武則天剛剛說不定都只是一時性起。

所以剛剛陞官的蘇宸反而不敢多說話了,只是當武則天侑酒的時候,才會傻傻地應答兩聲。

然後,這場會面就變得越發的沒意思。

就在此時,打破僵局的人來了。只見方才那個前去迎接蘇宸和張易之的宦官跑了上來,跪在高台的樓梯口,奏道:「陛下,臨淄王在下面請罪!」

「臨淄王,那不是李隆基嗎?他又犯了什麼事?」聽到李隆基似乎犯事了,蘇宸心中不由自主地閃過一絲好奇。

「若是這小子犯的是大錯就好了,最好武則天把他一棍擊倒,再也不給他任何鹹魚翻身的機會!」蘇宸想道。李隆基和他註定是敵人,對於敵人,他希望對方越慘越好,至於是不是由他自己操刀的,倒是沒有那麼重要了。

蘇宸想到這,心中有些後悔。

早知道,我會有當皇帝的心。早知道那個小乞丐就是李隆基。

而且,當時他是離家出走,身邊並無護衛。

旱知道,就該殺了他的!

像是沒有聽見中官的話一般,武則天接過張易之倒好的酒,輕輕地送進嘴裏。而藉著武則天抬頭喝酒,無暇他顧的機會,蘇宸迅速地轉過頭去,往下面一看,果然看見樓下的大門前正跪著一個人。

炎炎烈日之下,李隆基本就瘦小的身體顯得越發的瘦小了」

「果然是李隆基!」蘇宸一眼就認出了那人。

這時候,武則天終於開口:「他來了?他還有臉來見朕?他不是早盼望著朕這個老太婆早日歸西,好由他來接替朕的位置嗎?」

這話罵得可算是極重了,直斥李隆基小小年紀,就有不臣之心。若是這話坐實的話,完全可以將李隆基削去一切爵位,把他單獨拘禁起來,或者甚至就像當初章懷太子李賢一樣把他流放異鄉,然後秘密處死。

蘇宸聽得心懷怒放,若是這樣的話,可真是太美妙了。

「叫他上來,朕倒是要聽聽他到底有何說辭!」

蘇宸一聽武則天要處理事情,連忙起身,道:「既然陛下有事——」

武則天伸手一攔,道:「沒事,就是家裏出了個不肖子孫,朕要好好教訓他一番而已。愛卿你隻管坐著,待朕將這不肖的孫兒打發走了,咱們繼續暢飲!」

蘇宸無可奈何,只能繼續坐下。

「愛卿,你是有所不知啊,朕這些兒孫,都比不得易之和昌宗這兩個孩兒,一個個都孝順、懂事、聽話,也比不過婉兒,不去插手那些不該插手的事情。他們吶,沒有一個不盼著朕這個老太婆早日入土!」

上官婉兒、張易之和張昌宗無言以對,只能幹笑。

而蘇宸聽得「不去插手不該插手的事情」,心下卻是一動。他知道李隆基插手了什麼事——就是這次彈劾來俊臣的事情。可這件事情,他蘇宸也插手了,而且蘇宸並沒有打算隱瞞,他就是要通過此事來告訴武則天,自己並非一個能夠安安分分地當面首的男人。

「果然,她這是籍著李隆基,來敲山震虎,向我表示警告。」蘇宸仔細一想,還真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小。再聯想到先前他剛剛登上觀景台的時候,上官婉兒那奇怪的眼神,蘇宸就越發的瞭然了。

正思忖間,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響了起來,蘇宸轉頭一看,卻見低垂著頭,一臉灰敗的李隆基緩緩地走了上來。聯想起上次見面的時候,李隆基那耀武揚威的樣子,蘇宸也不由感慨,強權這東西,真是威力無比。若非有這件東西在作祟,以李隆基那高傲的性子,怎麼會如此低聲下氣?

若說李隆基的溫順是因為孝順,那就太可笑了!孝?若是誰以為李隆基或者是皇室中任何一個人會把整個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字眼當真的話,那他就太癡太傻了。這小子以後可是連他老子的女人和皇位都敢搶的,哪有什麼孝心?

「孫兒叩見祖母!」李隆基乖巧地跪下,道。他算是明白了什麼叫「別看現在跳得歡,早晚給你拉清單。」

「祖母?」武則天冷笑一聲:「朕的好孫兒,你心中真的還有朕這個祖母嗎?」

李隆基也不分辯,只是不住磕頭,不一會,那白凈的額頭上竟是血跡斑斑。

而武則天竟是毫無表示,將頭轉向了一旁。

也不知過了多久,武則天冷冷的聲音再次傳來:「夠了,你自己說,你該當何罪!」

李隆基微微一咬牙,道:「啟奏祖母,孫兒只是看不慣朝中那些奸佞而已,不願他們繼續迷惑、誤導祖母,還請祖母明察!」他的聲音裏面還隱隱帶著童音,話的內容卻遠遠不是一般的小娃兒能說出來的。歷史上日後開創一代盛世的唐玄宗,到底不是一般人。

「好,真不愧是朕的孫兒,到了這時候還要抵賴,朕今日就——」

「陛下!」忽然,下面傳來一聲厲喝,武則天的眉頭不由皺了皺,而蘇宸雖然臉色絲毫沒有變化,握著杯子的手卻不由得加了幾分氣力。

不一會,一個氣喘籲籲的男子匆匆跑了上來,跪下來道:「陛下,臨淄王年幼,還請念在他年幼,饒過他一次吧!」

蘇宸一見此人,心中大為驚訝,不由暗忖道:「我莫非眼花了,這不是『蘇模稜』蘇閣——哦,蘇相公嗎?他這樣的人居然跑出來直諫,是這世道太瘋狂還是我的眼睛太瘋狂?」

蘇宸不知道的是,這幾日北門學士一直都在開會討論北伐契丹的事情,蘇味道作為北門學士中的核心人物,自然全程參加會議。就在方才,忽然有一個叫做高力士的小宦者跑過去向眾人說武則天要懲罰臨淄王的事情,請求大家出手相救。

其他的北門學士哪敢多事,都對高力士的話置若罔聞,只有蘇味道想起了前些日子狄仁傑的請求,便斷然來到瞭望景台。當然,他今日之所以這麼乾脆地作出決定,也不完全是因為狄仁傑的請求,更是因為從來俊臣下台一事中,他看見了政局向寬鬆氣氛行進的軌跡。他判斷,現在直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安全得多。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