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不管誰打曹操,我呂布都幫幫場子》第41章 挖人牆角
賈詡說:「將軍命令下官關注的曹操曹孟德,被朝廷加封為鎮東將軍!」

呂布聽到後,一陣感概。

這曹操這是要崛起了。

雖然知道這傢夥日後定成自己的心腹大患。

可惜自己現在抽不出身,畢竟馬騰、韓遂,鮮卑、匈奴在旁,沒有擊敗這些勢力前,根本無法出兵爭奪中原。

雖然不能除掉曹操,不過呂布也不會讓曹操好過的。

呂布吩咐說:「要成大事,需要賢才輔佐。在三輔,甚至九州各地廣貼招賢令。表明我呂布求才的心跡!」

自己還想著這兩天勸說主公招攬賢才,想不到主公早有這個打算。

賈詡站起來作揖說:「下官這就下筆,定會派人廣而告之,讓天下人知道將軍求才之心跡!」

「文和,你修書幾封,派人送到扶風法正,東郡陳宮、程昱、郭嘉,潁川荀彧、荀攸,淮南劉嘩,山陽滿寵,武城呂虔,陳留毛玠、典韋,泰山於禁。信中要表明我呂布求才若渴,知道他們有賢才,只是軍務在身,無法親自上門拜訪。懇請他們來京兆,和奉先一起攘除奸凶,興復漢室,立不世之功,留名青史。奉先掃榻以待!」

這些人當中可是有不少人日後成為曹操爭霸天下的主要手下。

呂布也清楚自己不可能全部招攬過來。

但是哪怕最後只能挖到一個,都是從曹操碗裏搶肉吃。

削弱了曹操,壯大了自己。

賈詡將呂布要招攬的人名單記下來。

看著竹卷上的人物名單,雖然有些人賈詡沒有聽過。

比如陳留典韋、泰山於禁等人,但是其他人可都是名士,廣有賢名的。

賈詡對呂布這個主公更加滿意了。

主公果然心有大志,早有預謀的。不然怎麼可能留意到這些人才的。

不單在自己的治理下招攬人才,甚至都要跑到別人的地盤上去招募人才。

這招夠狠,夠毒。

我喜歡!

要是能將這些名單上的人都請來,何愁大事不成。

賈詡恭敬地說:「下官定會儘快修書,派人送去給諸位賢才!」

賈詡寫下招賢令,以及寫給荀彧等人地書信後,拿給呂布過目。

呂布很滿意,用了印璽後。就派人去張貼告示,還有派人騎馬給荀彧他們送信。

處理好這件事,呂布和賈詡,還有司馬防一起處理這幾日積壓的政務。

當年呂布可是擔任過並州主薄,負責並州糧草核算等事務的。

可是上馬能拿劍,下馬能拿筆,能文能武的人才。

更何況還是現在上過大學,學過高數。

對於東漢的帳本沒有問題,就是看著那竹卷,以及一些絹布、書冊。

呂布感覺很是不方便,必須趕緊派人改良紙張的生產製造,不然太麻煩了。

可是紙張的改良製造需要時間來研究,試驗。

自己不是不行。

但是自己本來就事多,哪裏有餘心去負責這個。

必須找個人才來負責這件事。

找誰呢?

三國時期,比較出名,搞發明創作的好像有諸葛亮、黃月英夫婦,還有……

差點都忘了馬鈞這個人了。

這傢夥也是喜歡搞發明創作的傢夥。

最重要的是記得這個傢夥是關中人。

想辦法將這個傢夥找到,然後好幫自己將想要的一些東西製造出來。

這樣也正好可以增強自己的實力。

對了,除了馬鈞外。

華佗、張仲景、蒲元這些人也是十分有用的人才。

也是必須要拉攏過來的。

想到這,呂布抬起頭說:「文和,派人去將馬鈞請來,此人是關中人士,心靈手巧,擅長製造雜件。還有譙縣華佗、張機、蒲元這三人也請來。張機是哪裏人不清楚,他字仲景,醫術高明。蒲元是蜀地人,擅長打造兵器。儘快將這四人找來,我有大用。」

不清楚主公為什麼要找這四人,不過既然主公說有大用,賈詡當即起身作揖說。「下官謹記。」

「嗯。」呂布繼續看起帳本。

弘農。

漢帝劉協想要遷移回舊都洛陽。

不過這幾千人的文武百官,加上官員的家眷,以及也想要回洛陽的平民豪族,可是有十幾萬人口。

這六七百裡的路途,哪裏是那麼容易到的。

漢帝劉協已經派司隸校尉黃琬、僕射士孫瑞等官員先行回洛陽打點。

其他官員臨時駐紮在這裏。

晉陞車騎將軍的皇莆嵩率領一萬多西涼兵護送。

弘農府衙,現在是皇帝的臨時行宮。

晉陞太尉的馬日磾疾步走進來,他朝著皇帝行禮,歡喜地說:「陛下,溫侯以少勝多,擊潰董卓餘黨李傕、郭汜率領的十萬兵馬,樊稠被戰,張濟被擒。李傕、郭汜帶著殘兵投靠了段煨。恭喜陛下,賀喜陛下,董卓餘毒已除。」

劉協聽到董卓的餘黨被擊敗了。

他站起來高興地說:「好!呂愛卿果然勇猛,三萬兵馬竟然擊潰了十萬兵馬。誅殺奸臣董卓已立大功,現在更是以少勝多,殲滅董卓餘黨。勞苦功高,諸位愛卿認為當如何嘉獎?」

司空趙謙忙出列作揖說:「陛下,半個月前才剛晉陞呂布為鎮西將軍,溫侯。這再嘉獎的話,不太適合。可等呂布除掉李傕、郭汜時,再嘉獎也不遲。」

司徒王允也出列說:「陛下,趙司空說的有理。先派人傳旨,勉勵一番即可。」

車騎將軍皇莆嵩出列說:「陛下,董卓餘黨已除,再無力危害。司隸殘破零落。當日董卓焚燒洛陽,盡為瓦礫之地。實非所宜也。微臣認為當率眾回長安。方為上策。」

聽到皇莆嵩提議要回長安,馬日磾當即反對說:「不可。當日陛下金口玉言要回遷洛陽,告祭祖廟。現在李董卓余寇一除,就回長安。只怕無知小兒不明事理,恐生諷言。更有損陛下威嚴。」

太常卿種拂也出列說:「陛下,馬太尉所言甚至。洛陽雖破敗,但木石磚瓦,克日可辦,宮室營造,不須月余。定不會委屈陛下。」

王允也不太想回長安,哪怕呂布取了自己的義女。不過對於呂布,王允可完全不放心。

他一開始拉攏呂布,一方面是想要聯合他剷除董卓。另外一方面是覺得他是個莽夫,容易控制。

但是誅殺董卓這件事才讓他看出呂布這廝太能裝了,城府太深。根本控制不了。

對於這樣的一個人,王允自然不像離他太近,免得他成為董卓第二。

王允出列說:「陛下,董卓已除,但是匈奴、鮮卑在旁,還有西涼的馬騰、韓遂等叛將,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漢帝劉協也不想回長安的。

他人生最快樂的日子就是在洛陽度過的,那裏是他的家鄉。

在長安,他整天活在董卓的威脅下,時刻擔憂自己會被殺。那裏只有恐懼和陰影。

劉協出聲說道:「朕身為天子,已兩年沒有祭奠祖廟。已是不孝,愧對先祖。洛陽雖敗,也是吾鄉。朕意已決,繼續前往舊都,重振大漢!」

王允、趙謙、馬日磾等人紛紛作揖。「陛下聖明!」

劉協滿意地點頭說:「呂布功勞甚大,傳旨下去。賞金……百兩,錢十萬貫,布匹百匹。」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