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萬年大明》第二十八章 超級會斂財的高階紈絝
莫昆回來報告了情況。金娘果然在裡西劉村寺幾個路口的時候碰到了元妙庵裡的師傅。然後匆忙的坐上驢車就走了。莫昆安排了侍衛跟蹤了下去。那幾個被張璟指認給莫昆的人也安排了人跟上。張璟表示做的很好。在莫昆的肩膀上拍了拍。一股清冽的先天真氣度了過去。這縷真元對張璟來說九牛一毛,對莫昆來說無異於大補。這種就類似醍醐灌頂。簡單粗暴的給對方進行身體改造。莫昆五體投地的跪下,用草原上的禮節向張璟表示著崇拜。張靜不介意用這種方式來獎勵自己的班底。畢竟漫長的人生也是需要些固定的班底來為自己做事的。

今天的事情,近侍一定會和燕王和王妃回報。而今天他挺身而出以快刀斬亂麻之勢讓世子擺脫了困境的行為一定會得到嘉獎。張璟身為燕王府世子伴讀按照朝廷的規矩是有個從九品的官身。只不過張璟年紀太小。有明一朝也不是沒有幼童入仕的。成化年間,八歲的劉鈗得到明憲宗召見。上位愛其聰敏,且跪拜起立有禮,即命為中書舍人。果不其然,回家沒多久。燕王府令旨就到了:張璟年雖少,有老成之風,昂昂千裡之駒。五歲起便為燕王府世子伴讀。現授以官身。任王府長史司典儀所典儀正。

張璟就這樣從一個武將庶子搖身一變成為了王府典儀正,標準的九品芝麻官。不過,無論如何有了官身。比世子伴讀還要高了一級呢。隨令旨而來的還有一套小小的官服。張玉和王氏一開心給府裡眾人都包了紅包。晚上按每人半斤酒三兩肉的標準給加了菜。一家人在正堂偏廳擺開酒席準備慶祝。

沒想到,吃飯前半個時辰。張玉和王氏還在把穿著官服的張璟當公仔玩的時候,燕王和王妃來了。沒有儀仗,帶著朱高熾和幾個近侍內衛就來了。張玉夫婦攜張輔、張璟出門迎接也被近侍攔住了。讓他們在正廳前等待。想來這表示並非從屬之間的會面。

燕王和王妃穿著常服就來了。王妃連頭面都沒帶。王氏和小王氏連忙在丈夫兒子的身後往下薅頭上的首飾交給身邊的丫頭。張璟則跟著父兄向兩個上位行禮。燕王和王妃一看張璟穿著官府人模狗樣的樣子就笑得前仰後合。

朱高熾歪著頭看著張璟:「父王,這袍子不好看啊。」

「等你承了王爵給他換個顏色唄。」燕王看著自己的兒子笑道。張玉和張輔相視一眼,眼中按耐不住的興奮。這是明確的告訴張家,你家這個兒子我要給我兒子留著用。未來可期啊!

「走走走,今天就是老友聚首。過來叨擾一頓飯。」燕王自顧自的走進了正廳。張玉夫子趕忙跟上。仟仟尛哾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小說@APP

王妃則拉著王氏:「去你院裏說說話,讓他們男人聊他們的。我們聊我們的。」小王氏朝張璟眨了眨眼睛跟著走了。

「父王說,要你幫我。說你是福將是棟樑是可造之材。反正好多好多。我想要父王那匹紫燕騮!可是父王說我騎不了。你幫我。」朱高熾撥弄著張璟烏紗上的帽翅說道。

「你再弄以後就只能騎驢了!」張璟翻著白眼對朱高熾說道。

「哦,你有辦法了沒?」

「我們還小,這種馬我們騎不了。紫燕騮是馬王,隻對你父王服氣。等你長大了也去征服一匹馬王。別想著別人的馬。男人的馬需要自己征服!」張璟開始給朱高熾洗腦了。說話聲音雖然輕,但也能讓燕王和父兄聽到。

燕王笑意吟吟:「世美兄,你生養的好大兒啊!哈哈哈哈。」

「小二頑劣,蒙王爺謬讚了。」張玉多少有點不知所措。燕王這麼重視自己這個兒子是他沒有想到的。

燕王端起近侍準備好的紅茶:「這也是璟官兒弄出來的吧?賣給王府的價格跟外頭一樣,可是每次都會送雙份的。這份心思也是很令人心折啊。這孩子你們是怎麼教的啊?」

「這小子天生就是心思細膩的。家裏女眷用的好多也是他整出來的。我們也不曉得他哪裏來的本事。他都說有個白鬍子老道教他的。」張輔笑著拱手說道。

「怪不得熙官說全天下的白鬍子老道都認識璟官兒。我今日貿然前來除了要叨擾一頓飯還有個不情之請。」

身份證-563743675

「王爺請說。」

「那日璟官兒救了熙官後,我與王妃都想要認璟官兒做個義子。這次趁著給璟官兒晉了官身,就上門來跟你們打個商量。」

「小兒蒙王爺錯愛,我們做父母的當然是甘心情願。只怕高攀了王爺王妃。」張玉起身行禮到。

「坐下,坐下。都說不論從屬。沒什麼高攀不高攀的。你們願意當然是最好的。要不,找白雲觀的老神仙請個吉日辦幾桌吧。」燕王從來沒有如此的和顏悅色。畢竟上位已久又是個武將。作風一向雷厲風行。真的判若兩人。張璟心裏清楚。燕王和王妃無非是覺得利用這麼小的孩子有些尷尬罷了。說是認張璟做義子,實際上還是為了自己兒子的安危。想用這個福源深厚的孩子來給自己兒子避凶擋煞。

「燕王做我的義父,那過年我能拿雙份紅包了吧?這個還是可以的。」張璟用童言無忌的方式來給燕王掩飾尷尬。張輔笑著看著這個古靈精怪的弟弟。用手摸了摸張璟的頭。張璟特別的把頭歪過去方便自己大兄伸手。看的燕王唏噓不已。這小子太懂事了!

「你是個有福的,兒子養的這麼好。我和王爺都羨慕不來啊。」王妃拉著王氏的手說道。小王氏則拿著王妃送的頭面在燈光下細看。耳朵則豎起來聽著。

「小傢夥是真的懂事,從出生就沒給人找過麻煩。連小時候把屎把尿的都是就著嬤嬤的意。現在半大不小了,已經會給我和他姨娘尋那女子用的稀罕物。想必王妃也有那好用的胭脂吧?」王氏是真的得意這個聰慧的兒子。雖然是庶子,卻也是自己帶大的。小王氏也就抬了抬肚子而已。

「是啊,這小子腦子不知道怎麼長的。他出的主意給王府帶來了不少收益。今日早先又在街上幫世子擋了個狐媚的小娘。要不是近侍回報,我們怎麼也想不到璟官兒對熙官的照護。本來想等璟官兒年滿十歲足歲了給他晉官身的。後來王爺說,不等了!熙官從小和璟官兒一起長大。兄弟兩個情誼深重。做父母的要看護他們的情誼啊。這次燕王來是想讓璟官兒給我們做個義子。燕王說了,保璟官兒一個前程!」

「這種事情我們當然是甘願的,就怕高攀了王府。」王氏俯首低耳態度誠懇。小王氏在旁邊笑得像只看到了大魚的貓兒。

大明對異姓無血緣關係的契父契子的關係有著明確的律條。義子是沒有繼承權的。說穿了,交情就在這一世。人死情消。再無瓜葛。而且也無法錄入宗譜。所以這個舉動更多的是籠絡人心。大家你情我願的,皆大歡喜。

密碼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張璟無所謂這種義子的身份,他把朱高熾當朋友當兄弟,更多的是覺得這廝在歷史上真心不容易。雖然是太子的身份。但是朱棣在被朱高煦解救時一句:「世子有疾,汝勤勉之。」給朱高煦心頭種下了茂盛的野草。而朱高熾因為身材肥胖無法上馬殺敵。且熱愛儒學,跟文官走的近。不受朱棣喜愛。這太子之位坐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數次監國給朱棣北征提供了錢糧還穩定了後方的民政。實屬不易。

大人們在吃喝籠絡彼此,張璟作為主角給新的父王、王妃奉茶磕頭。佯裝去院子裏面拿東西,從空間拿了柄基地出場的高強度鋼打造的唐橫刀獻給了新晉父王。把燕王樂的屁顛屁顛的。當時就給了張璟一塊腰牌。可以隨時進出王府。見牌如見王的權力。這下把張玉和張輔嚇到了。表示不可如此放縱小孩子。請王爺收回成命諸如此類的巴拉巴拉。燕王表示,這就是一個讓璟官兒可以隨時隨地進出王府的腰牌。沒有別的意思。

張璟大概能知道父兄的顧慮。這王府裏面明爭暗鬥太過複雜。一個十歲的小孩兒沒事一直進出王府總會被人利用。到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所謂虎無傷人心,人有傷虎意啊。對此張璟對此表示,誰敢害我。直接滅殺!屍骨無存那種!魂飛魄散那種!

對此,張璟心中的想法簡單粗暴。我終於成為紈絝了!原來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武將庶子。說出去沒人鳥你。畢竟身份不上枱面。現在不同了。現在是大明頂級親王義子!走在路上可以橫過來的那種。年僅十歲便是大明公務員體系中的正九品官員。小朋友,人生起點頗高啊。在這北平城中上可依仗燕王世子狐假虎威!下可憑藉官員身份以權謀私!進可隨意進出於燕王府邸,退可隨時躲避在虛數空間。啊呀!想想就美。

這頓飯吃的張玉差點沒在席上對燕王剖心以表忠誠。而燕王也適時的表露了對張玉和張輔父子兩個的信任。並表示主要是長史府長史葛誠的掣肘讓他無法按照自己的心意升任兩人的官職。對張輔挺身而出主動擔任火器局大使的舉動表示很滿意。在最後敲定了在燕王勢力範圍之內,張璟所有的生意只要給燕王府保留兩成利即可。別看燕王好像是吃張璟的豆腐。實在燕王是在給張璟保駕護航。

張璟素有斂財神通,時常有新事物拿出來賺一票。比如雜造局的木器所出品的傢具。被冠以璟造的字樣。也在黃河以北的地區流行了起來。屢有大筆訂單是銷往金陵的。聽說是青樓裏面要的。那可真真是銷金窟啊。而璟造這個招牌也跟著一起傳到了南方。雜造句鐵器所打造的日常用具比如炊具、廚具等行銷黃河兩岸。其中賣的最好的是縫衣針,放在一個小鐵盒裏面。裝了滑石粉的縫衣針有大中小總計三十支,竟然兇殘的使用了鋼來製作。只要不受潮可以用很久。很多人寧願出一百文買這麼盒鋼針,也不願意再花十文錢買一包鐵針了。

張璟在日常用具上也打了璟造的招牌。結果就是什麼剪刀、菜刀等等日常用具都是官宦富戶追著買的。一把菜刀買十貫錢號稱可以傳代。一開始被人笑話是想錢想瘋了。張璟在鐘鼓樓錢設了一個擂台,在菜刀對砍中只要讓璟造的菜刀豁一個口子就可以白拿百貫。號稱要斬千把菜刀。結果不到一個月就超額完成了指標。當即鋪子裏面的璟造傳世庖丁菜刀就被一搶而空。

很多名廚到雜造局鐵器所來要求定製。那就賺的海了去了。光刀柄的材料就有幾十種。最好賣的是一百五十貫改裝費的象牙系列。由名師雕刻,刀尾鑲嵌有整顆的寶石(基地出品人造寶石,要什麼尺寸和形狀的可以點菜)。寶石有紅、藍寶石、祖母綠和貓眼。結果人造成本最低的貓腰賣的最好。真的很意外。

為此雜造局鐵器所還開了一個刀具改裝工作室。幾千貫改一柄刀劍的案例比比皆是。開張不到三個月就接了不少於二十單生意。最小的也有幾百貫的入帳。唉,這真的好麽。斷了很多人的財路啊。為此,張璟開發了和北方知名刀劍匠師的聯名合作款。當然那些執意不願意合作的就管你死活了。

雜造局現在賣的火熱的煤球爐子,雖然北平城乃至通州順義都有仿製的工坊。可是官宦富戶卻都認璟造出品必屬精品這塊銅牌。順帶著風管的生意也好了起來。張璟在樣板間的煙管上貼上了銅片用以更好的散熱。為了裝飾,銅片上被軋製除了各種花紋。比手工的要快且整齊。這下這煙管也賣瘋了。這個隻接定製單。上門測量根據客戶喜好然後報價。這利潤大到張璟都有點不好意思開價了。基本上成本後面加兩個零。雖然有人仿製,但是架不住雜造局是用機器軋出來的花紋。深淺都一樣,圖案分毫不差。每片銅片的角上都有一個赤豆大的圓印,裏面是朱高熾手寫的璟字。用激光掃描了做的模具軋出來的。這效果直接拉滿。客戶兩廂比較後手工貨被完虐。雖然張璟自己屋裏面的煙管是雜造局的工人手打的銅片。但是市場上隻認雜造局的貨。家裏沒幾件璟造的日用百貨你都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

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張璟如果要發力,整個衣食住行都能拿下。但是這樣大明本土的製造業會被摧毀。那些手工藝了都沒有生路了。所以張璟出產的貨物基本都是高價的。隻做官宦富戶的生意。而底層百姓的市場則不去碰。但是,張璟開設了工匠培訓營。民間的工匠可以免費參加培訓。畢業以後可以在作品上再敲一個璟培字樣的鋼印。然後還教授很多實用技巧和實用器具簡易版的打造。比如湯婆子的鐵包銅版本的打造技術,初級版簡易閥門的打造技術等等。當然這個鋼印可是有授權使用費用的。有這個鋼印,你就是璟造的外圍。如果做得好可以升級為璟授。再升一級就是璟備。有些雜造局內的工匠想要自己做生意的也行。但是沒有了大工業的很多配件就只能打造些手工產品。也只能用璟備的鋼印。

雜造局是官營的,按規矩是朝廷養著的。張璟可不想開先河,該要的財政不會放棄一文錢。該繳的稅款也不會短了一文錢。在燕王府麾下沒人敢出手奪這份產業,因為有燕王和世子的份例在裏面。就算有人想要謀奪這份產業。張璟只要把機器刀頭全部拆走,關鍵的匠師帶走不到十分之一。就能讓雜造局回到以前的狀態。圖紙就沒有在雜造局過過夜。你就算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沒有生產工藝和執行工藝的手段,都白瞎。在雜造局依葫蘆可畫不出瓢。

燕王府的收入主要是佃租、商鋪、互市這些常規的斂財手段。但是張璟一個雜造局給到燕王府的分潤就趕上以往燕王府年入的一半。讓燕王和王妃怎舌不已的是,砂糖工坊的收益更是趕上了雜造局收益的三分之一。還有酒樓。哪怕不提分潤,現在燕王府中的吃食一大半是酒樓做好了直接給送過來的。就收個物料成本和人工錢。光這個能省多少?現在王府的廚子都被生生逼成了點心大師。這炒菜煲湯的也用不著他們啊。

為此,王爺和王妃總感覺虧欠了張璟。但是這麼小年齡也不能胡亂授官。畢竟律法森嚴。沒過幾日,酒樓拿了開張以來的收入給燕王府分成的時候把燕王和王妃著實驚到了。一個酒樓拋去成本,王府能分潤的接近萬貫。這還是王府一方的收入。帳本上,一個月的純利潤是一萬八千餘貫。一個月純利啊!這是瘋了吧。王妃心心念念想要一個點翠鑲紅藍寶石的頭飾榮寶齋開價也就一千八百貫。已經是黃河兩岸的天價了。這頭飾工匠要花小半年才能製作出來。兩相比較張璟真是搖錢樹啊!

燕王當時就給張璟授了個正八品迪功郎的文散階。當然張玉和張輔也沒跑。張玉是正四品升授宣威將軍,張輔是正六品升授承信校尉。王妃還請燕王給王氏請了個四品恭人的誥命。燕王大手一揮連李氏也請了個六品安人的誥命。小王氏沒辦法,身為妾室實在是沒辦法因為丈夫而受封。當王氏帶著去安慰小王氏的時候,小王氏卻說:「早晚,璟官兒會讓我也帶上那金燦燦的頭面。」

至此張府全家都進入了燕王的核心心腹圈。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