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瞬間1》過年
年二十三掃棚,那天她學媽媽的樣子,用毛巾系罩著頭。把笤帚綁上木杆掃,有礙事的地方,她還要站在凳子上掃。賢賢幹活有一種快樂,不覺累。娘只要坐在那,不用忙。因為有娘,就永遠保持一份童真。三哥曾說:爹娘在,那才是家,家的感覺完整完美。

過年要點燈。這是常道的活兒。

常道掛起自己做的燈,年前年後有八九天,大紅燈籠高高掛在燈籠桿上,嶄新燈籠穗在風中擺動。杆子上端,有橫樑鋼環,穿著繩子,可以升降。杆子原先放天線,後來閉路電視接線入戶,就做了燈籠桿。如果風大,還是掛矮的舊桿上。舊桿矮,看得清,照地亮。過去的燈複雜多樣,很多人家有轉燈。轉燈得用蠟燭,利用蠟燭燃燒的熱量產生風,形成動能,驅動燈裏面的人物、風景旋轉。燈外層的紙需是透明的,它只是擋風的,看得越清越好。燈形一般是多稜體,可以分4-6個框面,構成獨立的畫面,裏面轉動,給人以變化的一幅幅畫。裏面的活兒是關鍵,畫工的精細需要技藝和時間。有的人有好材料,也為省時間,剪貼現成的畫。蠟燭一宿得換兩三次,點不到天明。後來用電燈就省事了,但是不能轉,只是「普通」的燈。也有能人,加小電機,帶動裏面旋轉,速度控制可是大學問,一般人弄不了,所以沒有興起。過去,燈的底下,多有幾個小孩,在那拆小鞭兒,然後到別處放。

如今過年,沒有散放鞭,沒有孩子遊走。成掛鞭炮都集中在午夜,叫辭舊迎新。放鞭是圖吉利,要個喜慶,也是驅邪,只剩了這一點意義。這讓人不得不做,到點兒走走這個形式。有這樣心理的,一定看準時間,到點鳴放。地點選在大門口,或在過道。

過去大夥兒抱怨鞭炮聲吵,讓人看不好電視。現在,聽鞭炮也連不成片,常道出去倒水時,往遠處聽,街裡還像模像樣連成混響。禮花在西邊的空中開放,紅的,綠的,一束滅了,一束升起。大道上有幾戶放完鞭的男人,仰頭遠遠地看。

以往過年,常道要找一張紙寫菜譜。菜譜不能寫在台曆上,猶如飯店裏給廚房下的菜單,備菜要用,炒菜時要看。準備時忘了什麼要拿過來看,掂對什麼要捏在手裏,這張紙弄濕了弄油了,但是不壞,用到所有菜出鍋上桌。一家人歡天喜地吃著菜,端起杯,說祝酒話,飲料也能代酒,其樂融融。

現在人少了,菜得少做,剩了得吃幾天,不如每頓現做吃新的。

玉芝做菜,做了先放在碗櫃上,擺雙筷兒。

然後玉芝端菜上桌,上飲料。

兒女們回家,喚起雙親的喜悅,那是多子女的幸福快樂!

那時,常道總是笑眯眯的,嘴裏叨咕著,到倉房取吃的,一樣一樣,慢慢核計,準備年飯。泡蘑菇、木耳、海米,分工,擇菜,他手裏一根一根捋韭菜,去泥掐爛葉,洗好控水。

玉芝洗水果,緩凍梨、凍柿子,上糖塊、瓜子、花生。兒女都願吃花生,過去是扒完皮兒的,可以做一道菜,可是往往沒等到做菜,就已吃得差不多了。每當接到包裹,兒女們就著急拆開,就嘗嘗,吃了又吃。常道總要說,那是你奶奶親手扒的,一個一個挑撿,才給郵來的。玉芝說,不用她郵,咱們自己買。常道說那能一樣嗎?玉芝說有什麼不一樣?後來買帶皮兒的,炒出來,邊扒邊吃更香。

壓歲錢,裝上紅紙袋。她舀米和面。她開心,笑意洋溢在臉上。

…………

現在過年,常道親自和餡,他和的餡味道好。以前玉芝和餡,也要常道聞一聞,說好才好。常道和完餡,端起小盆兒聞了聞,「行了。」又拌了拌,「差不離了。」

看一陣子電視,開始包餃子了。人少,餡也沒多少,面也沒多少,「包餃子快。」

在電視裡敲響鐘聲前,玉芝掌杓下餃子,點水三次,看餃子漂起來,鼓起來,撈出盛到幾個盤子。碗櫃上擺了,上桌開吃——這才是年夜飯。

後半夜,爐火早熄,各家不敢壓煤,怕一氧化碳中毒。這年的陰曆照往年置前,除夕是一年中最冷的天,後半夜又是一天氣溫最低的時候,外邊零下三十多度。屋子在降溫,一晚上燒的熱乎勁漸漸冷卻。玉芝醒了,拿自己的棉襖給春生蓋上,把常道的棉襖給常道蓋上。看春生佝僂著腰腿,她又把自己的棉褲壓在春生被子下面的地方。

媽想兒女。人老了,經常夜裏醒,尤其是在年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