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白衣主教》第145章 阿德裡安-丹特利
阿德裡安·丹特利職業生涯總得分23177分,場均得分排在第18位(24.3分)。他還是有史以來的罰球數第6多的球員(6832次)。

職業生涯場均24.3分5.7個籃板3次助攻1次搶斷。此外,他還是一位高效的得分手,投籃命中率高達54%,而罰球命中率則高達81.8%。

23177分,54%的恐怖命中率,連續四個賽季平均得分超過30,9次出現在賽季得分榜前列。每個人都想弄清楚,阿德裡安·丹特利究竟有多強?

當然,他是一個充滿智慧,堅實可靠,力量與技巧兼備的球員,他精力充沛,既是外線手感柔順的射手,又是衝殺內線的恐怖力量……

每個想了解丹特利的人都應該去讀讀《達拉斯晨報》上一則膾炙人口的小故事:在九年級的時候,丹特利一次歷史測驗中得了99分,其他學生甚至沒有人連超過80分。

於是他的老師,同時也是他的籃球教練摩根·伍滕(Wooten)懷疑小丹特利作弊,他把丹特利叫到講台前讓他回答問題,丹特利對答如流,伍滕大吃一驚:「我永遠也不該低估你」後來他對丹特利這樣說。

在場上,丹特利既是一個訓練有素的投手,也擁有爆發力十足的突破腳步,同時他還是比賽心理的大師。在比賽中,有時他會故意讓他的第一次出手被蓋掉,然後在其他時間用他特有的頭部假動作去引誘和激怒防守者,他也常常故意把球運得非常高,騙對手來盜球,當然,對手不會成功。場下,丹特利是個謹慎的人,他講話總是力求確定、誠懇和正直,甚至有點外交辭令的味道。

丹特利籃球場上的成就包括76年奧運金牌,最佳新秀和兩次得分王,他在15年運動生涯為七支球隊效力,穿得最久的是猶他爵士的緊身球衣,遺憾的是,丹特利沒能染指總冠軍。

阿德裡安·丹特利的球場風格和個人性格也許起源於他在華盛頓的童年,在他三歲時他的父母就離婚了,小丹丹與母親,姨媽和一個表兄一起生活,這樣一個溫情脈脈,沒有父親角色的成長環境造成了丹特利內向的性格,他很少感情外露。

「當阿德裡安還是個孩子,他就讓人難以理解,你甚至沒辦法讓他微笑。」

他的母親維吉尼亞對作家托馬斯·邦克(ThomasBonk)說,

「我得問他:『這個怎麼樣了?那個怎麼樣了?』不然跟他在一起你什麼都不知道。」

12歲那年,丹特利靜靜地選擇了籃球作為自己鍾愛的事業。

貫穿他的人生,丹特利總是讓人驚訝,尤其是那些批評者們。

「好像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不該做的。」

在職業生涯後期,他在一次《達拉斯晨報》的訪談中這樣說,「但是我都做了。」

在馬利蘭海厄茨維爾(Hyattsville)的DeMatha高中,丹特利入學時有6尺4,245磅。他的巨大體型和年幼為他贏得了外號「BabyHuey」,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個不夠高的胖子沒辦法打好籃球。他們明顯都錯了,丹特利帶領DeMatha高中獲得57勝2負的戰績,贏得了全美高中的榮譽,他像得了強迫症一樣玩命訓練,哪怕是在聖誕節,只要他能從伍滕教練的房子裏弄到體育館鑰匙。

1973年當丹特利進入聖母大學時,他隻輕了10磅,高了1寸。

他在學校三個賽季平均拿下25.8分,兩次贏得全美榮譽,三年級結束後,阿德裡安投身NBA選秀。

若乾年以後,在《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文章上,丹特利回顧了那些在他生命中始終懷疑他的人:「都是一些相同的調調:『丹特利怎麼可能這麼僥倖?他根本不是那塊材料!』

我總和那些喜歡懷疑我的人開玩笑,當我在他們面前得分,我就會跑到球場另一頭,站在他們身後,改變嗓音說:「我不會讓這6尺4的胖小子進內線像這樣蹂躪我。」他們轉過身,看見我站在那兒。

從1973年到1976年,丹特利都在為聖母大學愛爾蘭戰士隊打球,並一直是球隊的主角。他在1975和1976年兩度在得分和籃板上高居全隊第一。

併入選全美最佳陣容,最終獲得了1976年USBWA全國最佳大學球員稱號。他的總得分(2223分)是聖母大學史上第二高的,615次罰球得分和769次罰球則都是球隊紀錄。

丹特利大一時,就在一場71-70戰勝棕熊隊的比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那場比賽是聖母大學籃球隊史上最重要的比賽之一,他們終結了由約翰-伍登(JohnWooden)執教、比爾-沃頓(BillWalton)和賈馬爾-威爾克斯(JamaalWilkes)領銜的的88連勝。

到1976年,「胖小子」這個稱呼不合適了,丹特利的體重減至220磅以下,其時的他已經是一台能源充沛,高效機動的籃球機器。

雖然在場上打小前鋒的位置,但他的體格看上去像十項全能運動員。隨著左手運球技術的提高,他可以在身體兩側熟練的控球。

布法羅勇敢者隊用第六順位選擇了他。成為職業球員之前,丹特利還是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奪冠的那支美國隊中的得分王。他在7場比賽平均得19.3分,並在與南斯拉夫的金牌決戰中30分鐘得到了32分。

在勇敢者隊,丹特利迅速竄紅,他在新秀賽季每場平均20.3分,命中率52%,並最終獲選最佳新秀。

但是丹特利在布法羅安定下來的願望很快泡湯,他在新賽季開始前和另一名球員一起被交易到印第安那步行者,勇敢者隊換來比利·奈特。

比利·奈特前一個賽季每場得到26.6分7.5個籃板,更重要的原因是布法羅的老闆約翰·布朗(JohnBrown)。這位曾經在ABAl聯盟擁有肯塔基陸軍上校隊的老闆希望隊中能有更多前ABA球員。

湖人時期丹特利在印第安那待了沒幾天就又被送往洛杉磯,在湖人隊結束了他的77-78賽季,他的78-79賽季仍然和湖人隊在一起,平均每場得到17.3分,他造犯規的技巧神鬼莫測,這致使他的680次罰球和541次罰中都冠絕聯盟,這種冠軍他在職業生涯裡拿到過五次。

由於球隊中的另一位強力小前鋒賈馬爾·威爾克斯的存在,丹特利第三次換東家,他和大前鋒斯潘塞·海伍德互換,來到了剛剛搬家的猶他爵士,並在這裏度過了七年職業生涯最好的時光,成為聯盟最致命的得分手。爵士隊從新奧爾良遷徙而來,這裏的球迷還完全不知所措,但是他們看見了巔峰時期的阿德裡安。79-80賽季,丹特利平均每場28分,命中率達到匪夷所思的57.6%。丹特利經歷了他總共六次全明星之旅的第一次,並為西部隊得到23分,而他的前東家湖人在一個被稱作魔術師的新秀帶領下獲得了總冠軍。

接下來在猶他的六個賽季,丹特利的持久和他的得分一樣值得讚賞。從80年到86年,丹特利的平均得分從26.6到30.7,其中連續四個賽季超過30分,他在80-81,83-84兩個賽季是聯盟得分王。他的造犯規技巧幫助他在83-84賽季一共獲得813次罰球,創下了聯盟歷史紀錄。這也成就了他的另一項紀錄:每場只有18.3次出手,卻可以得到超過30分!在同火箭的比賽中,阿德裡安獨攬46分。他投中了28個罰球。這一點此前只有威爾特·張伯倫在100分那場比賽做到過。

爵士時期(7)在丹特利為爵士效力的前四年,球隊都沒能進入季後賽。丹特利並不是一個勝利者。許多批評者指責他自私,在場上不防守也不無球跑動。無論這些批評公正與否,一個事實被反映出來:聯盟最強大的攻擊武器帶領的卻是一支進攻最乏力的球隊。

在弗蘭克·雷登(FrankLayden)兼任球隊主教練和總經理的第二個賽季,也就是83-84賽季,事情發生了變化。爵士隊比上一年多贏了15場,不但歷史性的打入季後賽,還成為中西區冠軍。82-83賽季因為腕傷缺陣60場的丹特利這一年大放異彩,獲得「最佳復出球員獎項」。爵士隊一下子成為了一支明星雲集的球隊:得分王丹特利、搶斷王裡基·格林(RickyGreen)、蓋帽王馬克·伊頓、三分王達雷爾·格裡菲斯(DarellGriffith),以及俏皮話大王弗蘭克·雷登。雷登在《鹽湖城論壇報》上說:「我們都愛他(丹特利),他是我們的食人魚,他會活吃了你,他得分就像海上狂怒的暴風。」

在1984年的季後賽,爵士遇上了同樣以進攻火力聞名的丹佛掘金,結果經驗更豐富的爵士五場過關,然後第二輪輸給了太陽。

接下來兩年爵士都進入了季後賽,丹特利仍然負責把他的任務做到最好。然而到了85-86賽季,他和雷登的關係已經僵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鹽湖城已經不能同時容下他們兩個,丹特利職業生涯第四次被交易,這次他去了底特律。

活塞時期(4)這次交易給丹特利帶來了空前的球隊成功,同時也有更多的挫折。在底特律活塞的兩個完整賽季,丹特利每場得到20分以上,幫助球隊殺入了1988年的總決賽,面對Showtime時期的湖人隊,丹特利在第一場就16投14中獨取34分,但是活塞最終7場敗北。

小牛時期這是丹特利離總冠軍最近的一次,在接下來的賽季他季中被送到小牛交換馬克·奧古爾。諷刺得很,3個月後,活塞成為NBA總冠軍,丹特利極度渴望的NBA戒指在最後關頭又一次躲開了他。33歲的丹特利繼續拚搏,88-89賽季他為小牛每場貢獻19.2分。

雄鹿時期(2)二月份,丹特利遭受了生涯第二次重傷——右側腓骨損傷,這使他又坐到了賽季末,89-90賽季結束後,成為自由球員的他四處兜售自己,直到賽季結束前10場比賽才在雄鹿找到一份工作。

1991年4月30日是他職業生涯最後一場比賽,他上場8分鐘得到2分2板。[1]該賽季結束後,35歲的阿德裡安宣佈退役,留下聯盟史上第九的得分和第五的罰球命中數,24.3分的平均得分足以讓他加入那些歷史上超級得分手的行列。

一年之後,阿德裡安去了意大利打球,表現依舊強悍。每場可以得到26.7分,命中率達到59%,在此之後,他回到美國,在馬利蘭的一所大學擔任助理教練。

丹特利退役後仍然從事有關籃球的工作,現任丹佛掘金首席助理教練。2010年常規賽末代替因治療癌症而暫時離任的喬治卡爾擔任掘金隊主教練,可能因為威望以及指教水平所限,他接手掘金後掘金戰績便有所下滑,季後賽首輪更是在佔據主場優勢的情況下被爵士4比2淘汰。卡爾2010-2011賽季回歸後,丹特利重新坐上了替補教練的位置,可能主教練真的不適合他吧。

退役23年的老將正在老家的小鎮上拿著1萬4千多美元的年薪,當著交通協管員。不過,他做這行不是因為破產而是純粹因為想幫助更多人。

56歲的丹特利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鎮上小學旁邊的一個斑馬線路口執勤,當有小學生過馬路,就招呼過往車輛停車讓行。「一直以來我的生活好像就是在健身房裏舉杠鈴什麼的,但現在每天幫助那些可愛的孩子們,當他們穿過馬路,都會和我擊掌相慶,那種感覺太棒了。」丹特利說,「我想,未來20年,我會一直做下去,而不是待在屋子裏一天天老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