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白衣主教》第151章 橫掃太陽
美國時間1991年,5月2日,托金斯迪克度假酒店球館(簡稱美西球館),晚上7點,國王隊客場挑戰太陽的比賽正式開始。

回到主場的太陽隊有著裁判和主場的加成,然而依舊不是國王隊的對手,張元還是使用了第二場在決戰的時候使用的陣容:

中鋒:瓦伊曼-提斯代爾

大前鋒:查爾斯-巴克利

小前鋒:萊昂內爾-西蒙斯

得分後衛:托裡-克雷克

控球後衛:米奇-裡奇蒙德

太陽的陣容如下:

中鋒:湯姆-錢伯斯

大前鋒:馬克-韋斯特

小前鋒:丹-馬爾利

得分後衛:傑夫-霍納塞克

控球後衛:凱文-約翰遜

科頓-菲茨西蒙斯變陣了,讓湯姆-錢伯斯打中鋒,避開了國王隊最強力的巴克利,想要讓錢伯斯進攻端獲得進攻機會。

雖然巴克利是最強的,瓦伊曼曾經作為國王隊的首發中鋒簡更衣室老大,他一手的實力雖不比巴克利強,但是防守水平也是聯盟當中中等偏上的。

這一場替補席上的阿德裡安-丹特利爆發了,單場拿到41分的高分率領球隊在客場獲得了勝利,打了太陽隊的一個措手不及,科頓-菲茨西蒙斯以為丹特利會首發,但是他算錯了,算錯的代價就是大敗。

最終雙方的比分結果是121:112,太陽隊雖有過努力,但是無奈還是硬實力的差距,輸給了已經成熟後的國王隊。

本場的MVP給了阿德裡安-丹特利,他獲得了41分5籃板7助攻1搶斷1蓋帽的數據,替補上場能獲得這個數據的他是第一人。

國王隊的主力球員們幾乎與太陽隊的主力得分持平了,太陽隊輸了就是輸在了替補上,因為丹-馬爾利本身就是太陽隊的最佳第六人,被提上了首發,替補就沒人帶領了。

太陽隊的主力數據已經做到極致了,還是不能贏球,這就讓太陽的士氣一落千丈了,數據如下:

凱文-約翰遜:20分4籃板13助攻2搶斷1蓋帽

傑夫-霍納塞克:18分2籃板8助攻1搶斷0蓋帽

湯姆-錢伯斯:20分10籃板3助攻1搶斷1蓋帽

丹-馬爾利:13分5籃板7助攻1搶斷1蓋帽

主力發揮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依然輸了,沒辦法國王更強,除了丹特利的數據漂亮之外,還有:

查爾斯-巴克利:16分10籃板10助攻2搶斷2蓋帽

托裡-克雷克:12分5籃板5助攻1搶斷1蓋帽

米奇-裡奇蒙德:18分3籃板2助攻0搶斷1蓋帽

瓦伊曼-提斯代爾:19分12籃板4助攻1搶斷0蓋帽

主力發揮正常的情況下,告訴我,太陽拿什麼贏?比分也來到了3:0,太陽隊已經提前回家釣魚去了,在20世紀初NBA聯盟當中季後賽的賽製還沒有變成後面必須要打完四場。

。。。。。。。。。。。

這裏給大家科普一下NBA季後賽的演變規則,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賽事發展:

2006-2007賽季之前,季後賽種子排名規則為:排名1-3由3個賽區的榜首球隊以成績排列,而4-8則由其他球隊按排名排列。

關於季後賽種子排名規則一直存在著爭議。

由於一個賽區的亞軍可能比其餘2個賽區的冠軍成績還要好(即是一個賽區的冠亞軍同時亦是聯盟的冠亞軍)。

如果排名1-3由3個賽區的榜首球隊以成績排列,而4-8則由其他球隊按排名排列。那聯盟冠軍便是第1種子,聯盟亞軍便是第4種子。只要兩隊球隊於首輪晉級便會於第二輪對陣,對於這兩隊球隊來說會晉級會比較辛苦及不公平。

這個問題於2006年NBA季後賽的西部聯盟出現。聖安東尼奧馬刺和達拉斯小牛皆是西南賽區球隊,亦是聯盟的冠亞軍。

他們於第二輪便要對戰。而且西北賽區冠軍丹佛掘金,成績不及第4、第5、第6、甚至第7種子。但卻位於第3種子的有利位置。最後,NBA便進行賽規改革,確保聯盟中成績最好兩隊於聯盟決賽之前不會對戰。

自2006-2007賽季之起,季後賽種子排名規則為:排名1由最好的榜首球隊獲得,排名2-4由2個賽區的榜首球隊和最好的非榜首球隊以成績排列,而5-8則由其他非榜首球隊按排名排列。

2015年6月26日新製上路後,東西部八強將完全按照戰績排名,賽區龍頭不再享有優勢。以2014-2015賽季西北賽區龍頭波特蘭開拓者(Trail)為例,在一開始的制度下,他們會是西部第三,現行制度則是第四,而新製則會是第六。

這制度對於像西南賽區這種地獄賽區來說是比較公平一些,若以2014-2015賽季成績套用新製,西部前五名會有休斯敦火箭(HoustonRockets,第二)、孟菲斯灰熊(MemphisGrizzlies,第四)、聖安東尼奧馬刺(SanSpurs,第五)等三隊是西南賽區球隊。

2020年8月26日,NBA密爾沃基雄鹿隊抵製參與他們和奧蘭多魔術隊的比賽,以抗議美國非裔男子布萊克遭警察槍擊事件。NBA隨後宣佈,原定於26日舉行的另外兩場季後賽推遲舉行。2020年8月30日,季後賽正常恢復。

排名規則

東部西部的前八名進入季後賽,球隊排名按勝率從高到底依次排列,當有球隊戰績相同時需要分別考慮情況,[2]

第一種情況:當兩隊勝場差相同時,依次按以下依據排出先後:

1、相互之間戰績好的居前;

2、分區冠軍居前;

3、在分區中勝率高的居前(僅當兩隊同屬一分區時適用);

3、在各自所屬聯盟中勝率高的居前;

4、與所屬聯盟的其他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

5、與另一個聯盟的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

6、得失分差高的居前;

7、抽籤決定。

第二種情況:當三隊以上勝場差相同時,依次按以下依據排出先後:

1、分區冠軍局前;

2、所涉及球隊相互之間戰績好的局前;

3、在分區中勝率高的居前(僅當兩隊同屬一分區時適用);

3、在各自所屬聯盟中勝率高的居前;

4、與所屬聯盟的其他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

5、與另一個聯盟的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

6、得失分差高的居前;

7、抽籤決定。

分組對陣規則

常規賽結束後,每個聯盟按照NBA排名規則(詳見上條)分別選擇8名球隊進入季後賽。季後賽為淘汰製,採用7戰4勝製(2002年以前季後賽並非全部採用7戰4勝製),哪支球隊先獲得4場比賽的勝利即可淘汰對手晉級下一輪。

比賽採用2-2-1-1-1型原則(1985-2013年總決賽的賽製是2-3-2),常規賽勝率高的球隊將獲得四個主場(2主場-2客場-1主場-1客場-1主場)。季後賽總共分為四輪,總決賽亦屬於季後賽一部分。

首輪:

東西部分區獎盃第一名vs第八名勝利者A

第二名vs第七名勝利者B

第三名vs第六名勝利者C

第四名vs第五名勝利者D

第二輪(分區半決賽):

AvsD勝利者E

nba總冠軍獎盃BvsC勝利者F

分區決賽(勝利者就是西部或者東部冠軍):

EvsF勝利者G

總決賽(勝者就是當年的NBA總冠軍):G東vsG西

東西部冠軍各有一個分區獎盃,總冠軍有冠軍戒指和總決賽獎盃。

註:總冠軍戒指與獎盃被運動員與官員,乃至全世界籃球運動愛好者認為是無上的光榮,是一種能力肯定,因此普遍非常看重和珍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