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大明殺神》第120章:不出來?給你燒成焦土!
事情就那麼湊巧嗎?

是,也不是。

這世間或許會有巧合的存在,但兩件事加一起的話就不一定是巧合了,如果是三件事,那就必然不是巧合。

那大明先是遭遇瓦剌越界,後又遭遇倭寇侵犯,這是巧合嗎?

別的不知道,但朱棣知道這兩件事並不是巧合。

瓦剌的問題他早就想明白了,就是時間長了,明軍給草原造成傷痛已經慢慢癒合,在草場的誘惑下,瓦剌終於是邁出了那一步。

畢竟,那麼大的一塊草場對於草原牧民的誘惑力,可能不亞於一片無主的良田對漢人的誘惑力。

至於倭國,那其實是必然的事件。

倭寇的事情比草原的事情還要早一些,那個啥都缺的小破地方現在已經算是人口巔峰時期了,給他們的路就只有兩條。

一是如同歷史一般,他們繼續內鬥,內耗,直至人口下降到那幾個小破島能夠養育他們的程度。

第二,就是走出去。

上一次,也就是前年,他們被朱瞻壑給擺了一道,利用錦衣衛的特殊權利,通過奸商和貪官得知了他們的下一步行動,然後給他們來了一個一網打盡。

這都兩年了,那些矮子已經比草原上的那群蠻子更能忍耐了。

不過,朱棣卻並沒有像上次一樣給雲南發八百裡加急。

作為一個皇帝,他怎麼可能處處都依賴一個孩子?他永樂大帝是吹出來的嗎?

永樂九年,七月初二。

自永樂七年的那次昭告之後,永樂皇帝朱棣再次以北征昭告天下。

趙王朱高燧為主帥,英國公張輔為副,安遠侯柳升統帥神機營,武安侯鄭亨統帥三千營,永康侯徐忠、寧遠侯何福為左右哨,寧陽侯陳懋、成安侯郭亮為左右掖,總二十萬眾,北伐草原!

相比上一次,這次朝廷的動作要小很多,畢竟上一次可是號稱五十萬大軍的,而這次只有二十萬。

上一次是永樂皇帝朱棣禦駕親征,漢王、趙王扈從,而這次是趙王朱高燧為統帥,英國公張輔為副。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三千營的統帥換了。

當然了,這只是昭告天下,等調兵遣將、糧草輜重什麼的都準備好了,就算是這次只有二十萬人,那最少也得是兩個月之後才能出發了。

歷史,在這裏發生了轉折點。

英國公張輔自永樂四年因戰功累封英國公後,又先後兩次南下交趾,歷史上的今年,他本來應該第四次下交趾,徹底解決陳季擴父子的問題。

但現在,他卻南轅北轍,去了草原。

事實上,這也足夠了,因為張輔已經是這個時期為數不多能夠獨當一面的武將了,派他去草原足夠解決瓦剌的問題了。

當然了,想要和上次滅掉韃靼一樣滅掉瓦剌是不可能的,因為朝廷總體上來說還是要臉的。

這次去,看似是打仗,實則是去問責的。

按照以往的劇本來看,一般都是等明軍趕到了,瓦剌那些越界的人也就退了,到時候瓦剌再賣個慘,哭訴一下怎麼怎麼不容易,最後再向朝廷象徵性的增加一些歲貢,事情就過去了。

基本上,只要瓦剌不想跟大明鬧掰,朝廷是不可能率先跟瓦剌鬧掰的,這是文臣們的一貫做法了。

你當誰都是朱瞻壑這種道理都不講一點就直接開殺的?

不過朱瞻壑表示這都跟他無關,除非老爺子傳詔讓人來找他,不然他不可能一臉不值錢的樣子貼上去。

畢竟,漢王一家已經就藩了,若無皇命不得私自進京。

此時此刻,他已經進入了交趾,這尚屬來到雲南之後的首次。

他之前也進來過,不過嚴格來說不算是,因為他只是在交趾和大明的邊界附近晃蕩,在賭咒河放了一把火,在保祿放了一把火。

這次,是他第一次深入交趾。

此時的他正置身於陳季擴曾經的大本營:升龍。

這裏其實只是陳季擴其中的一個大本營,前些年明朝多次派兵圍剿他,在這段時間內他換了很多個地方。

現如今,這升龍也被他給拋棄了。

站在洮江畔,朱瞻壑望著江對岸那曾經還算是繁華的升龍城,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此時的升龍城已經幾乎是一座空城了,因為城裏面無論是貴族階層還是尋常百姓都幾乎跑乾淨了,原因就是他朱瞻壑來了。

還別說,此時的朱瞻壑還真有一種特殊的氣勢。

他站在洮江畔,身邊一左一右分別站著朱凌朱平,再後面則是三千輕騎,背景板則是冒著青煙的黑色焦土。

他的背後,放眼望去,全都是大火燃燒後的黑色,伴隨著縷縷白煙,當真是有一種攝人心魄的氣勢。

朱瞻壑放下那根自己再次找人製作的單筒望遠鏡,珍而重之地將其收入懷中,輕輕地揮了一下手,下達了命令。

洮江和賭咒河不一樣,洮江太寬,想要用賭咒河的法子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就算是成功了,火勢也不會像上次那樣迅速蔓延,在短時間之內就形成人力所不能撲滅的森林大火。

所以,這次朱瞻壑選擇讓人建造輕舟,渡江放火。

這就是一個嘗試罷了,畢竟河對岸就是升龍城,他雖然是讓人去山中而非城中放火,但也是存在風險的,因為誰也不知道在目光所不能及之處有沒有人隱藏著。

輕舟的建造其實很簡單,只要求能夠乘坐一人就可,朱瞻壑也只派了十個人渡江。

除去翻船等意外情況,這些人足夠了,除此之外,這樣還能避免更大的損失。

如果有人埋伏在對面,這樣能夠將損失降到最低,至於身後……

一片焦土,雖然仍有未倒的樹木,但是誰敢上去?

能燒的基本都燒乾凈了,如果想要藏人那基本也就只能藏在土裏了,但若是這麼做,地上肯定會留下大量的腳印。

看著十艘輕舟慢慢的劃向對岸,朱瞻壑的嘴角上揚了起來。

「來吧,陳季擴,我們來賭賭看。」

「到底是你的大越國上下齊心,將我這個漢王世子趕出交趾,穩定你的統治……」

「還是我能一把火一把火地放下去,從安南放到南掌,再到暹羅、吳哥王朝,最後把你給燒出來!」

腦子裏回想著泰緬所犯下的罪行,同時暢想著將這一片土地燒成焦土之後的樣子,朱瞻壑暢快地笑了起來。

這樣想想,似乎也挺好的,畢竟……

刀耕火種可是自遠古時代傳下來的耕種技術,這一把火燒完,這裏肯定能種出高產量的糧食!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