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靠命》第41章 心機
「以後幾日還要勞煩季常去沙摩柯處聯絡!」

「那是自然!」

「明後兩日還要勞煩黃老將軍與沙摩柯前往曹營挑戰!」

「吾料那陳群、鍾繇雖然無謀,兩日後必定生疑,不過到時西城勝負已分,即使孫吳再生,也是回天乏術了!」

「孝直先生神算,吾等甘拜下風!」石頭言道。

「少來,賢弟還是不要過謙。如今夏侯惇糧道已斷,欲要退兵,又恐西城城下三萬餘眾為吾全殲,只能硬著頭皮等候西城敗兵匯合。」

法正起身道:「吾料那夏侯惇營中糧草不過支撐半月,若再收了西城軍兵,恐怕維持十天都難。」

一旁張翼躬身道:「先生,如此說來,豈不是痛擊敵軍良機!」

法正嘆道:「話雖如此,然則夏侯惇雖然兵敗,尚存十萬餘眾,其中至少有三萬多馬軍,若做困獸之鬥,吾軍想將其全數留下,必定傷亡慘重。」

「曹操坐擁中原,人口繁盛,不出兩三年便可恢復元氣。半年來,在東三郡吾方已傷亡近兩萬人,吾等若一味貪功,不計士卒死活,恐回川無顏見巴蜀父老!」

聽罷此言,眾人皆是沉默不語。

法正見狀,恐傷士氣,趕忙起身道:「諸位莫要擔憂,曹軍無糧難以持久,不久便會奪路而逃,到時吾等隨後掩殺,多收輜重潰兵,無需損失,便可名利雙收,豈不美哉!」

樂進大營。折騰一夜,夏侯惇困坐帳中,臉色鐵青,許久無言。

眾將恐觸了霉頭,皆不敢言。陳群一見,隻得勉強上前道:「將軍,如今形勢危急,切不可耽誤了!」

「先生有話請講當面!」

「如今吾軍糧道已斷,屯兵堅城之下,恐生變數。。。」

「看來唯有撤軍一途了,只是西城李典部眾尚未回來!」

「請將軍傳令,令李典、劉曄速速退兵,前來匯合,再派人前往樊城,請世子派兵接應,方為上策。」

夏侯惇以拳捶案道:「也只能如此了!」

不一時,幾十騎快馬已衝出曹營,分別往東、西而去。

不說曹營專心固守,單表沙摩柯回至大寨,只見曹營丟棄軍械、糧草堆積如山。夏侯惇狼狽而去,自己的牛皮帥帳連帶一切應用之物,全便宜了沙摩柯。

沙摩柯在大帳中,東摸摸西看看,好不得意。剛擺上一桌酒菜,還未舉杯,就聽得帳外一陣吵嚷。不一會,龍山、麻河並一眾酋長撕袍摞袖,湧進大帳。

原來是眾人分贓不均,險一險火併起來,來找沙摩柯評理。

沙摩柯一見,兒子沙可鈴也摻和其中,不禁火往上撞,奪過一旁親衛的長槍摟頭便打,眾酋長趕忙相勸,沙可鈴抱頭鼠竄而去。

「這逆子簡直給武溪丟臉!」沙摩柯見兒子沒了蹤影,丟了長槍,作勢一旁生氣。

眾人本來找大王辯理,見此情此景,隻得好言來勸。

「還是諸位明白事理,不似那逆子不識好歹!」

眾人大眼瞪小眼,隻得應承,免得做了沙摩柯兒子,平白矮了一輩。

「各位兄弟,馬良先生好意,將共同打下的大寨讓與我等屯兵。武溪雖窮,但也是講義氣的地方。曹營內所獲之物,分一半運往漢營,其餘按出兵多少平分與大家,可有意見?」

眾人隻得齊齊稱是,沙摩柯遂遣麻河領三千兵車拉肩扛,將一應物品送到漢營。

法正、馬良見了,很是欣慰。念在武溪軍遠征勞苦,只收了糧草,其餘物品原樣退回,又留麻河飲宴。

回到大寨,眾人一見,俱是欣喜。沙摩柯又將物資均分,囑咐眾人莫忘漢中王恩德,大家歡宴一場,盡興而回,一天忙亂而過。

一日無話,次日一早,黃忠便帶張翼領五千軍兵曹營前討戰,夏侯惇嚴令免戰高懸。

第二日,沙摩柯帶人又去,鬧到午後,夏侯惇還是不理。

老陳群一見,不禁狐疑滿腹,遂找鍾繇相商。

「嗨,敗局已定。」鍾繇嘆道,「漢軍縱有機巧,此時發覺已是晚了。」

「只是吾等坐困於此,實在令人於心不甘。」

「老兄莫要煩惱,吾軍雖然數敗,損兵幾萬。但馬軍主力猶在,大耳劉備若想將吾等全數吞下,也會撐破肚皮!只等李典來會,便乘機突圍而去,世子自會派人接應。」

「倒是如此,只是當初十八萬眾來取東三郡,如今損兵折將而歸,實在有傷顏面。」

「想當年魏王親統大軍數十萬會戰赤壁,還不是敗於臥龍孔明之手!如今臥龍、鳳雛聯手,吾等技不如人也是無話可說。如今魏王病重,還是早思身家性命為重,損失幾萬軍卒有甚要緊?」

「受教了!」陳群聽罷躬身一揖。

「廢物!」樊城帥府內,曹丕接到夏侯惇告急文書,閱畢不禁破口大罵。

司馬懿輕輕撿起奏報,略一觀瞧,也是愁眉緊鎖,上千諫言道:「世子且熄雷霆,夏侯將軍如今被困上庸,宜早發兵接應,免生不測!」

「依先生看,該如何應對?」

「不敢,如今營中大將只有曹仁將軍,不可輕動。隻可派副將領軍五千於襄水上多架浮橋,接應夏侯將軍便可!」

「五千?可否太少!」

「夏侯將軍雖敗,但主力未損,縱有蠻兵助戰,也無大礙。樊城如今只有兵十萬,襄陽關羽虎視眈眈,吾隻恐江陵諸葛亮不會錯過如此良機!」

「報!」司馬懿話音未落,親衛已奔入廳來。

「快講!」

「孔明盡起江陵之兵,殺奔樊城而來,昨日已過當陽,所過府縣望風而降。」

「再探!」

曹丕渾身一軟,癱坐於椅上,口中叨念,「諸葛村夫又來,這如何是好?」

司馬懿拱手道:「世子莫要煩惱,孔明不過是來摘桃子爭功而已,樊城堅固,非十萬人三五年難以攻克。待得夏侯將軍領兵退回,也不過是對峙局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