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靠命》第7章 水攻
張石頭在上庸,不時計算著日期,思慮半年未到,三場大戰已拉開帷幕,這進程不免發展太快,遂傳令三郡加緊修整城池,打造弓弩,羽箭、滾木等守城應用之物那是多多益善。糧草均按萬人兩年用度囤積。

不言東三郡備戰,單表樊城。夏侯惇、蔣濟營中商量,預備大雨稍歇,便要移營至高地,免遭洪水之厄。

當夜大雨如瓢潑一般,半夜忽聽遠處,地裂山崩一響,不久軍卒來報,襄水斷流。

夏侯惇不知為何,忙請蔣濟前來。蔣子通聽得,嚇得面如土色,連呼洪水來矣!

慌忙拉上夏侯惇及曹洪,縱馬出營,直奔樊城,身後親兵、衛隊

跟來,營中將士均丟盔棄甲,一路狂奔。

只見夜色中,一條白色水線自遠而近,水聲轟鳴如悶雷相仿,所過之處,房倒屋塌,人畜皆為席捲不見,隨波逐浪者不計其數,哭爹喊娘哀嚎呼救聲不絕於耳。

夏侯惇等一路逃進樊城,其後馬步軍兩萬多人奔進城來,之後大水洶湧而至。樊城平地水高丈許,倉廒府庫皆為洪水浸泡。

好在曹仁見連日暴雨不斷,已將米糧盡搬至城內高處,損失不大。

水勢稍緩,荊州水軍即乘船而來,追殺逃至高地僥倖未死之曹營兵將。

原來孔明早算得炎熱之後,必有大雨,遂暗遣馬謖、吳班於襄水上遊各處水口壘壩蓄水,待雨後洪水一至,遂決壩放水,水淹樊城。

隨後孔明率眾將乘艨艟戰船而進,曹軍大部為洪水席捲,少數僥倖未死者逃至高地,也大都衣甲全無,赤手空拳。無奈之下,降者甚重。

兩日後漢軍便將城外曹軍掃蕩乾淨,之後便乘船圍城。

樊城為洪水所困,白浪滔天,城牆多有坍塌,曹仁著人押城中百姓拆除房屋,擔土搬磚,猶然填塞不住。

城中眾將皆是喪膽,均來求告,勸曹仁棄城而走,那曹仁正舉棋不定。

蔣濟、滿寵來到,諫曰:「山水驟至,豈能長存。將軍乃魏王至親,多年經營於此。值此緊要關頭,怎能輕言放棄,陷己於不仁不義境地!」

曹仁聽罷,頓時醒悟,遂誓言道:「吾受王命鎮守於此,自當與城池共存亡,今後有復言棄城者,立斬!」

遂與夏侯惇、李典、樂進各守一門,驅趕士卒、百姓上城死守,以土石填塞城垣,緊急時以糧包填之。孔明邊著兵將攻城,邊投書勸降。

曹仁全力守城,只是不理。幾日後洪水漸次退去,荊州水軍隻得撤了,孔明復圍樊城。

此次樊城用水,雖未得城池,卻敗得曹營十萬大軍,夏侯惇收攏殘兵,只剩四萬餘人。且大都赤手空拳,聞得孔明之名,盡皆喪膽。

見事不可為,夏侯惇、蔣濟商議,遂選精兵一萬留李典率領,助曹仁守城,其餘撤回宛城,整補修整。夏侯惇急修本章請罪,蔣濟亦修書詳述敗軍經過。

孔明清點繳獲,隻得降軍三萬,其餘輜重糧草,皆為洪水浸毀。

降卒中籍貫荊州萬人留用,其餘兩萬青、徐、冀州人士隻得放歸。

隨後孔明上表報捷,玄德聞樊城大捷,不覺甚慰。遂升孔明為都亭侯,其餘參戰將佐皆有升賞,那張翼也沾光升了一級。

樊城兵敗消息,傳至祁山,曹真悶悶不樂,隻傳令堅守待援。

合肥曹營大寨。自曹操親征後,在合肥與江東苦戰數場,互有勝負。

曹操接得夏侯惇請罪表章,與坐下謀士傳閱。眾人皆面色凝重。

陳群(字子文)諫曰:「樊城一敗,宛洛不寧,如今萬全計,只有從速與孫權議和,抽兵回援,方為上策。」

司馬懿聽罷,不禁搖頭不語。曹孟德數次相問,司馬仲達隻得起身道:「夏侯將軍雖敗,卻是困於天災,非戰之罪也。

雖損兵五萬,但大部降卒家眷子女皆在吾手,料其難為孔明所用。宛城武庫充足,不出兩月,夏侯將軍所部便可恢復戰力。

夏侯將軍處尚有四萬人馬,算上曹仁樊城三萬軍,雖攻之不足,但守之有餘。可嚴令其與蔣濟助曹仁守城,戴罪立功。

吾軍新敗,合肥戰事焦灼,若急於議和,必為孫權所乘,少不得割地賠款,恐為不智之舉。」

曹操聽得,不禁點頭,一旁鍾繇、劉曄、程昱皆附議司馬仲達。

陳群見了,不禁面現不悅之色,拱手道:「如今樊城、祁山、合肥三處皆成騎虎之勢。若曠日持久,幾十萬大軍吃穿用度,如何籌得。臣非怯戰,只是憂國,請大王三思!」

曹操笑道:「子文言重了,諸君為孤股肱之臣,奏議皆為國事,言者無罪,不必介懷。」

司馬懿聽得此話,趕忙上前與陳群賠罪,陳群有了面子,自然無事。

司馬懿又道:「微臣聽陳尚書高論,不禁茅塞頓開,亦覺議和早晚必行,臣願往孫權處一趟,商議議和條款。趁此機會,看看江東底牌也是好事,請大王恩準。」

曹孟德聞聽,亦是點頭,遂令司馬懿為使,去往江東大營。

臨行前,司馬仲達規規矩矩往陳群處拜望,隻言問計。

陳子文見其態度恭謹,很是受用,遂直言道:「孫仲謀雖為一方霸主,臨陣決機非其所長!江東士族又皆追名逐利之輩,是以數攻合肥無果。今見吾軍樊城兵敗,定難輕易撤手!」

「先生句句至理,仲達受教了!」司馬懿謝道,隨後起身帶隨從往江東大營而去。

江東營中,眾將聞得孔明樊城大勝,曹軍氣衰,不禁躍躍欲試,均言速速乘機進兵,以奪合肥。

孫仲謀亦下決心,正欲排兵佈陣,聽得中軍來報,曹營使臣司馬懿來到。

顧雍上前言道:「曹操聞樊城兵敗,必有議和之意,故派人前來探聽底細,司馬懿隱忍圓滑,主公莫要輕視。」

孫權點頭,隻說有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