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靠命》第10章 反目
話未說完,甘憐兒一抱拳,已回艙內。回想子龍神勇,憐兒不覺心頭一顫,但思已為人婦,遂輕嘆一聲。

趙雲見狀,隻得提槍懷抱阿鬥,回到張飛船上,一見趙雲與阿鬥無恙,張三爺黑炭臉上滿是笑意。

兄弟商議,孫尚香畢竟身為大嫂,二人不敢以下犯上,去留隨其自便,隻得放周善船隻去了。

張飛見趙雲懷抱阿鬥,默然不語,隻當他心憂孫夫人,安慰道:「四弟,莫要自責,嫂嫂若思大哥恩義,定會早早回來。」

趙雲點頭懷抱阿鬥,不禁回頭一望,見那黑漆快船已然行遠。阿鬥與子龍最是親密,輕撫身上甘憐兒鬥篷,隻道:「叔叔,再飛一次!」

趙雲不由苦笑,「吾真的不會!」

又行不到數裡,軍師孔明率水師大隊前來接應,聞得阿鬥已回,不禁大喜。到得荊州,遣人送禮物往漕幫致謝,又寫文書報與玄德。

趙雲回至府中,使人暗中打聽,遂知甘憐兒家事,不覺暗嘆一聲,其時子龍已娶妻樊氏,生子趙統、趙廣。

孫權得周善來報,接回郡主,但為趙雲所阻,未賺回阿鬥。嘉勉幾句,令扶郡主與國太問安,之後嚴加管束。孫夫人見國太無恙,已知被騙,但身在江東,只能每日望江興嘆。

權見接回孫夫人已無掛礙,每日君臣籌劃,謀奪荊襄以成大業。忽得細作來報,曹操起兵三十萬,二下江南。權隻得暫收了覬覦之心,調兵遣將,在濡須口築塢,以擋曹軍,又遣使往荊州告急。

孔明接孫權文書,聚文武商議,眾人皆覺江東無恥,才騙走孫夫人,又來求救,皆言不允。

孔明言道:「孫權反覆小人,見利忘身,不可輕信,孫劉姻親尚在,亦不可廢。」著關羽增兵襄陽,緊守隘口又回書孫權,隻道已飛馬報與劉備,又雲孫夫人探家日久,隻盼早歸。

曹操這邊,令曹丕留守許昌,賈詡輔之。率眾將起大軍再下江南,令謀士荀彧相隨。彧知操有殺己之心,遂託病止於壽春。

一日忽接曹操送來空食盒一隻,知在曹營已無俸祿可享,恐禍及家人,乃服毒自盡,年僅五十歲。

其子荀惲發書與曹操。操心中亦悔,乃厚葬荀彧,留荀惲軍中效力。惲見父親慘死,恐操加害,雖心懷怨憤,亦不敢露分毫。

曹操率軍與孫權對峙於濡須口數月,兩軍交戰,互有勝負,帳下謀士見荀彧下場,皆三緘其口,軍中大事皆決於操。

荀彧死訊傳至荊州,孔明嘆曰:「潁川荀文若,大才也,與族侄荀攸共奉曹孟德多年,屢出奇計,今為操所害,其侄荀攸亦不可免。然操手下謀士陳群,鍾繇,杜襲等皆為彧所舉薦,操今為私慾而自斷膀臂,恐失人心,料其此次南征,必無功而返。」蔣琬、馬謖不禁嘆服。

孔明在府中,每晚獨身一人時,常閱龐德公遺書,見其中善待侄統字樣,不禁躊躇。孔明年少時曾隨龐德公遊學數年,得龐公多般照顧,與黃承彥為婿也是龐德公做媒。今見其書,心中陰晴不定。暗淡燭光映照其面,閃爍間黑白不甚分明!

孔明思索多日,長嘆一聲,終下筆做密書一封,於一月後差馬良往劉備處下書。

孫曹兩軍交兵數月,死傷萬餘人,糧草輜重,糜費甚多,雙方均無力再戰,曹操接孫權書信,兩相議和罷兵,自返其地,休養生息。

且說劉玄德在葭萌關日久,未與張魯一戰。每日取劉璋錢糧,慰問老幼,賑濟貧困,甚得民心。一日接孔明書信,知孫夫人已回東吳,劉備心懷大業亦不上心。

不久,又聞孫曹濡須口交兵,乃召龐統法正相商。龐統言道:「孫曹交兵,恐無結果。荊州有孔明料也無事,張魯無能之輩,不足為懼。吾軍在葭萌關半年有餘,新招兵卒萬人,已整訓完畢,糧草積存足夠半年之用。劉璋已發書多次,催吾等進兵。今遇此事正可與劉璋下書,言欲回荊州與孫權共破曹操,求助精兵糧草,劉璋不予,正可乘便進兵。」

玄德從之,遣人往成都下書,劉璋接書一觀,不覺氣惱,思劉備五萬大軍,在川中已近一年,與張魯未開一仗,每日糧草消耗甚巨。今日卻言欲返荊州,又求精兵三萬,軍糧十萬斛相助,乃傳書與手下觀之。黃權、劉巴苦諫,劉璋此時也是後悔。又恐不發兵糧,玄德見怪,隻得撥老弱軍兵四千,米一萬斛相贈。

劉璋使者到得葭萌關,見了玄德呈上回書。玄德覽書後,佯怒曰:「吾為汝禦敵,勞心費力,不遠千裡。汝今積財吝賞,何以使士卒效命乎?」遂扯毀回書,大罵而起,使者見狀逃回成都復命。

龐統暗將劉璋不與糧草事,著人傳遍全軍。荊州將士聽聞個個憤怒,蜀中新招兵卒也覺劉璋實在過分。見軍心可用,劉備招龐統、黃忠、魏延、劉封、關平議事。

龐統呈上三計,請劉備挑選。其一選精兵強將,晝夜兼程,直搗成都。二者佯回荊州,乘便擒殺楊懷,高沛奪涪水關,進軍雒城。三便是儘快迴轉荊州,玄德與諸將商議取了中計。

劉備於是致信劉璋,隻說曹操令人引兵襲荊州,當立往拒之,不及面會,特書相辭,以安其心。

卻說龐統猶恐劉備心軟,復與劉璋講和。思來想去,隻得狠下心來,暗派心腹去成都散佈消息,隻說張松暗結劉備,引其入川,欲為內應種種。不幾日,謠言便傳得盡人皆知。

張松兄長張肅時任廣漢太守,聽聞此言,恐連累滿門,遂使家人於府中暗查,果得張松與劉備往來文書,其中數言願為內應之事。肅恐牽累,連夜持書見劉璋出首,

劉璋見書大怒,遂下令斬了張松全家,赦免了張肅及其族人。

劉璋又聚文武商議,差人持檄各處關隘,添兵把守,勿放荊州一人一騎入關。涪水關高沛、楊懷接此號令,隻得小心嚴守。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