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靠命》第33章 商談
單言馬超在武都,得了玄德軍令,不敢耽擱。隻得令馬岱、龐德嚴守兩郡,與李恢一同趕回。

兩日後,回到成都,先入宮面見玄德。劉備撫慰幾句,遂囑其居家休息兩日,再做道理。馬超不明所以,也只能回家靜等。

張石頭聞得,晚間便去探訪。馬超聞之,趕忙出迎。二人到得前廳用茶,只見府內人丁稀少,下人亦無幾個,不由相聞。

馬超苦笑道:「蜀人言我馬超殘暴嗜殺,故此在成都連招個僕役都難。家中兩個小妾,也是貧苦人家出身,萬不得已賣身於此,逢年過節親戚也不敢上門。」

「不知馬超將軍膝下之女年方幾何,可曾許了婆家?」

「已有十五歲了!」馬超聽得張石頭相問,不由來了興趣,「還未定親,莫非賢弟有意?」

「吾可沒此福分哪!」石頭湊近低聲道:「漢中王世子阿鬥公子如今只有一位妃子,或可一試!」

「白費功夫!」馬超見左右無人,低聲道:「漢中王對吾成見極深,怎會與我結親。」

「那可就要看孟起如何表現了!」石頭道。

馬超聽罷,屏退左右,拉張石頭進了密室。追問其計,石頭遂將謀劃大略一提,馬超聽了幾句,就雙眼放光,抓住石頭雙手不放,鐵鉗般大手直捏得石頭雙手骨骼亂響,痛得張石頭跳腳喊疼,方才鬆手。

馬超搓手道歉道:「吾一時失態,石頭弟勿怪!」

張石頭搖頭,湊近道:「孟起兄本蓋世英雄,宜當縱橫疆場,如今困守一隅,自然是虎落平陽,一旦入了雍涼,那便如魚得水,龍入深淵,定能重整旗鼓,再為一方諸侯。」

「吾馬氏世代為朝廷鎮守邊關,財產、基業均在雍涼,不意父兄為曹賊所害,興兵復仇又數敗於其手。

如今漢中王雖容留於我,但手下軍卒只有萬人,尚需李德昂相佐,才能調動。吾已年近四十,如此下去,恐此生無望矣!」

「若想西歸,並非無法,只需真心輔佐漢中王,得其信任才能成事。」

馬超嘆道:「吾本粗人一個,隻想成一方諸侯,既無爭天下之心,又無其才。若漢中王垂憐,允吾子孫後代永鎮雍涼,便終生效命,誓死盡忠!」

「如此甚好,吾便可奔走一番,先爭取為雲祿侄女謀個進身,若能與漢中王結親,日後阿鬥公子登基,汝便是當朝國丈,皇親國戚,自然又親近幾分。」

「若果能如此,馬超當牛做馬亦難報賢弟之恩!」

「你我兄弟一場,吾可不需汝報恩,若日後漢中王允你西歸,必要吾來作保,如你日後在雍涼作亂,不但親生女兒沒命,也要連累吾之滿門。你可要考慮周全,是否願去那荒涼之地受苦。」

馬超跺腳道:「吾寧願戰死雍涼,也不願在此碌碌無為,終老一生!石頭弟若疑我之心,吾可當即盟誓。」遂拉石頭出了密室,其時皓月當空,星光耀眼。

馬超對月三拜道:「吾馬孟起今日起誓,終身為漢中王效力,若違誓言,必亂箭穿身,死無葬身之地!」

張石頭聽其發了毒誓,心中稍安。二人又回至密室,石頭道:「馬兄雖勇冠三軍,奈何如今雍涼皆屬曹賊,蜀中兵將有限,無法出動大軍征討。」

馬超道:「吾只需五千精兵,三年時間,自可接連西羌,重整旗鼓,再奪雍涼。為漢中王開疆拓土。」

「可惜那曹操不會容吾等三年!」石頭搖頭道:「汝若西歸,不出三月,曹營必得音訊,一月後大軍必至。到時若無漢軍拚死抵擋,怕你在涼州難以立足啊。」

「若漢中王能全力助我進兵,待得了雍涼,定籌戰馬五萬匹為謝,為皇叔終生驅使,誓不敢負。」

「這樣最好,其實你我兄弟無妨,關鍵是讓皇叔知你忠心,方可準你帶兵西歸,畢竟阻擋曹營大軍,漢軍這邊損失一定不小。」

「既然如此,吾明日進宮,面見漢中王,自陳心事,求皇叔垂憐!」

「如此最好,汝明日不妨提提馬騰將軍與皇叔共簽衣帶詔往事,隻言願早得雍涼,興兵替父兄雪恨,或可有用。」石頭道。

馬超長揖到地,隻言受教。

張石頭這邊,出了馬府,便奔王宮。玄德還未就寢,聽得談話經過,也覺心安。

次日早朝已畢,馬超便獨自入宮,兩個多時辰方出。

傍晚,玄德招道玄、張石頭來見。

談至深夜,道玄、張懷義才出得宮來,二人雖有少許疲態,但卻是談笑風生。

天明五鼓,馬超一身戎裝也來早朝,腰桿挺得筆直,全不似往日失魂落魄狀,眾臣見了甚是不解,唯有法正、黃權面帶笑意。

漢中王升座,處理完瑣碎事宜。玄德便降下一道詔書,言道平西將軍馬超忠勇,其女雲祿賢德溫婉,秀外慧中,特聘為世子側妃,以彰其德。

馬超趕忙拜倒謝恩,一旁眾人見狀,趕忙與漢中王賀喜。散朝後,又對馬超大獻殷勤,把個馬孟起喜得飄飄然,昏頭漲腦回到府邸。

在府中半日方回過味來,趕忙打馬去張石頭府上致謝。

石頭見其親至,打趣道:「勞國丈親來,實不敢當!」

馬超一揖到地,言道:「全賴老弟成全!」

隨後擺上酒宴,二人暢飲一番。席間又密議半日細節,盡興而歸。

王宮內,玄德與黃權、劉巴商議世子納妃典儀,那劉巴不住搖頭,隻言缺錢。

劉巴,字子初,荊州零陵郡人士。

其實也難怪劉巴犯愁,那玄德入川後四年征戰,得成都、升王位兩次大賞群臣。又娶王后,為世子劉禪納正妃,府庫已然見底。如今又要為阿鬥納側妃,資費實在是無法可想。

黃權在旁,見主公煩惱,不禁獻計,可從張懷義處挪借應急。劉備一聽也覺有理,遂宣張懷義速來商議。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