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開局重八請我當皇帝》第二十章 控制兼並
韓林接著說道,「稟陛下,那當然是不用的。因為人口不用刻意控制。到達一個點後,它就會自然下降。只是每一次都因為土地的緣故,沒等到。」

朱元璋沉吟片刻,似乎沒有明白什麼意思,「你不妨把話說明白些。」

韓林不假思索,「因為王朝初期,隨著戰爭人口銳減,土地重新分配,除了有地主之外,國家還有大量的自耕農!」

「這時候控制人口沒有意義,因為大量土地被荒廢,臣聽說湖廣行省元朝先是被元政府辣手摧花一輪,而後又被陳友諒禍害了一遍,這裡百業凋敝,土地大量荒蕪,正需要增加人口,移民墾荒。」

韓林說完在心裡補了一句,朱元璋你也有份,要不是你多次攻打陳友諒,湖廣也不會如此。

朱元璋越聽越糊塗,「你一會兒說要控制人口,一會兒又要增加人口,到底什麼意思!」

韓林解釋道,「陛下,等我慢慢說下去。隨著國家承平,土地開始兼並,地主總會囤積土地,土地兼並導致的就是百姓無地可種。」

「再加上人口暴漲,地就更不夠了。」

朱元璋已經大概搞明白了,意思就是土地現在是需要更多人口耕種,但是等到後面,土地又不需要這麼人了。

朱元璋迫切的說「那你和咱說說,如何應對土地兼並和人口增多?」

韓林沉思了一下,這才說道,「對於土地兼並來說,有幾個辦法可以延緩土地兼並。」

朱元璋道,「什麼辦法?」

「第一就是實行嚴格控制土地買賣,限制人口流動,利用保甲制度,把皇權更加進到地方,協助縣官治理鄉村,管理農事,包括催收錢糧,可以對土地實行統一管理。」

韓林說完,心裡就對大明的百姓說了一聲抱歉,這次算是對不起百姓了,如此一來確實加強了基層控制,但也等於把皇權進到大家的家裡了。

讓大家的生活更封閉了。

不過沒關係,就算韓林不說,過一兩年,朱元璋也會推出同樣的政策。

這導致明朝的農民很多連村都沒出過。

韓林為了自己的性命,提前把這種惡政都搞了出來,也算是喪良心了。

不過這也確實能延緩土地兼並。

而且這保甲長,主要負責土地權屬的界定、對農業人口的監管、對賦稅的征繳及徭役的安排分派等諸多詳細到執行層面的工作。

再也不需要地方豪強這種不尊重皇權的地頭蛇。

對朱元璋這種權力欲旺盛的人來說,再好不過。

果然,朱元璋仔細思考了一番,便很滿意這個,「你這算是謀國之策,還有呢?」

韓林說,「第二,就是清查各地的人口,把隱藏在豪強地主人家中的人口查出來,湖廣布政司有著大量的無主田地,與其等著被侵佔,不如分給這些人,讓豪強地主沒有人替他們種田,兼並的慾望也會被減緩。」

朱元璋問道,「就算能查,可是這些人都是奴籍,咱也不能強行讓別人放他們。」

韓林內心裡再度鄙視了一下朱元璋,要是不明真相的年輕人,還以為你是尊重個人財產。

其實是因為朱元璋自己不好意思提出讓別人釋放奴隸,原因也簡單,朱元璋本人就是一個大奴隸主。

只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

戶籍制度就是在製造世代奴隸。

朱元璋實行了嚴格的戶籍制度。

除了民戶自由點,其他各戶籍世代不得流動,這樣的政策下,軍戶成了軍官的農奴,匠戶成了沒報酬的手工業者,苦不堪言。

是的你沒有看錯,明朝給朝廷做工,純屬白乾,還得自掏腰包,準備吃食。

這不就奴隸嗎?

資本家聽了都流淚,論剝削還是老朱強。

還有賤籍。

這類人世代操持賤業,永世不得翻身,男的世代為奴,女的世代為娼。甚至還有世代住船上都不能上岸生活。

比較有名的有樂籍,浙江的漁戶,廣東的胥民,紹興的墮民。

他們的來源很多,有陳友諒、張士誠軍隊的子孫後代。

可謂是得罪了朱元璋,那不僅你自己倒霉,子孫後代也要倒霉。

所以朱元璋肯定不好意思釋放大戶的奴隸。

韓林也是繼續蠱惑,「我大明現在收的是人口的丁稅!」

就是人頭稅,有多少人頭交多少稅。

「大戶隱匿人口,自然是為了少交丁稅,但是假如我們按照土地面積徵稅呢?許多失地農民不就是為了不交丁稅,這才委身於大戶,假如不需要交稅了,自然不願意再在大戶家做佃農,會更加傾向於做自耕農。」

朱元璋眼前一亮。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