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1三國明》第一百零六章 將作大匠——鄭渾
鄭渾,字文公,河南開封人,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名守,東漢名儒鄭眾的曾孫。著名學者鄭眾曾孫,漢揚州刺史鄭泰之弟,曾祖父眾,眾父興,皆為名儒,兄泰亡,渾將泰小子袤避難淮南,袁術賓禮甚厚。渾知術必敗,時華歆為豫章太守,素與泰善,渾乃渡江投歆。太祖聞其篤行,召為掾,復遷下蔡長、邵陵令。渾課使耕桑,又兼開稻田,重去子之法。闢為丞相掾屬,遷左馮翊。時梁興等略吏民五千餘家為寇鈔,諸縣不能禦,皆恐懼,寄治郡下。太祖使夏侯淵就助郡擊之,渾率吏民前登,斬興及其支黨。太祖征漢中,以渾為京兆尹。渾以百姓新集,製移居之法。太祖益嘉之,復入為丞相掾。文帝即位,為侍禦史,加駙馬都尉,遷陽平、沛郡二太守。渾於蕭、相二縣界,興陂遏,開稻田。轉為山陽、魏郡太守,其治放此。渾政績頗豐,明帝聞之,下詔稱述,佈告天下,遷將作大匠。渾清素在公,妻子不免於饑寒。及卒,以子崇為郎中。

梁興等人擄掠了五千多戶人家,強迫他們一同燒殺搶掠,周圍各縣無力抵抗,都很恐懼,縣令都都逃到左馮翊的治所高陵,當時有人提議移將治所到別處據險防守,但鄭渾反對,認為這是向梁興示弱,又認為應該勸降梁興部眾,讓他們自動瓦解。於是鄭渾一方面修築城牆,一方面以重賞鼓勵吏民打擊梁興的部眾,吏民每每擄得他們的妻兒,妻兒被擄的部眾都向鄭渾請降,於是梁興的部眾漸漸瓦解;同時又派吏民到山谷勸降,又命令各縣官員回到治縣安撫投降的民眾。這些措施令梁興大為恐懼,隻好退守鄜城,不久,夏侯淵率軍趕到,與鄭渾率領的民兵擊破梁興的部眾,並斬殺梁興及其黨羽。賊寇靳富等人挾持夏陽縣長、邵陵縣令和很多官吏百姓進入磑山,鄭渾再次帶兵征剿,大破靳富,解救出兩個縣的官員和被劫持的百姓。又有叫趙青龍的,殺死左內史程休,鄭渾聽說了,派壯士趕去砍下他的首級,前後歸附鄭渾的達到四千多家,從此山賊都被掃平,當地人民安定、專心生產,後來鄭渾轉任上黨太守。

曹操征伐漢中,鄭渾被任命為京兆尹,製訂移居之法,令新移到京兆地區的人民安定生活,更向漢中提供軍糧和派民眾到漢中耕作生產,曹操因而十分欣賞鄭渾,再次任命他為丞相掾屬。

曹丕稱帝,任命鄭渾為侍禦史,加駙馬都尉,遷任陽平和沛郡二郡太守,後又歷任山陽和魏郡太守,所在皆有治績,地方井然有序,深受百姓愛戴。

鄭渾任陽平、沛郡太守時,因為這兩個郡的地勢低窪潮濕,總是遭遇水災,導致百姓窮困飢餓。於是鄭渾在蕭、相兩縣的邊界,修築陂塘土堰,開闢稻田,郡中百姓都認為方便。鄭渾說:「地勢低窪,灌溉很方便,最終會收到魚米的長久之利。這是富民的根本。」就親自率領官吏百姓,興建水利設施,一個冬天就建成了。以後每年大豐收,土地年年增產,租稅的收入也比平時成倍的增長。百姓因這些設施的利益,刻碑頌揚鄭渾的功績,把他興建的水利工程稱為「鄭陂」。

鄭坡沿用多年,在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的地理巨著《水經注》中就有關於鄭坡的記載:「昔鄭渾為沛郡太守,於蕭、相二縣,興陂堰,民賴其利,刻石頌之,號曰鄭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