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1三國明》第二十五章 恭順伯——吳允誠
吳允誠,蒙古人,原名把都帖木兒,歸降明朝後,朱棣賜其漢名,早期居住甘肅塞外一個名叫塔溝的地方,官任到平章,後守備涼州,多有戰功。官至左都督,封恭順伯。死後被追封為忠壯,子孫後代多有戰死。

在蒙古族人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對明朝懷有敵意的,吳允誠早年居住在甘肅塞外一個叫塔溝的小地方,他原來的名字是把都帖木兒,官至平章。把都帖木兒與自己的朋友倫都兒灰率領著妻兒以及部落5000人、還帶著16000隻馬駝,受官府宋晟的招安前來歸附明朝。在當時因為蒙古人大多同名,朱棣還賜給他們漢人的姓名來表示恩遇,朝廷尚書劉俊請求按照太祖時期的規矩,把他們編為用兵符來調遣的隊伍。

於是,把都帖木兒被皇上賜名為吳允誠,還授予了右軍都督僉事,倫都兒灰也被賜名為柴秉誠,授予了後軍都督僉事。其的他人有人被授官,有的人被賜衣帶,還有的人被賜給家畜、田地、房屋等不一,皇上讓他們統領著自己的部下,居住在涼州地區從事遊牧,而宋晟也憑藉著招徠之功,被封為西寧侯。此後前來降附的人更多,邊境也日益安寧,這都是從吳允誠歸附開始的。

吳允誠往亦集乃窺察敵情,回來時他還擒獲了哈剌等二十多人,憑藉者戰功而進升為都督同知。吳允誠跟從皇上出塞,打敗了本雅失裡,又進升為右都督,不久後他又被提拔為左都督。他與宦官王安共同追擊闊脫赤,在把力河這個地方時抓住了他,皇上聽聞後十分高興,下令封他為恭順伯,食祿一千二百石,還給予他世襲憑證。

吳允誠有三個兒子:答蘭、管者、吳克勤。吳允誠和他的兩個兒子從軍,留下妻子和管者住在了涼州城,異域人虎保等想要引誘威脅吳允誠的部下,發動反叛,吳允誠的妻子和管者商量之後,把部將都指揮保住、卜顏不花等人召來,擒住了虎保的黨羽,並將他們全部誅殺。

朱棣知道以後,特意頒佈敕令予以嘉獎,還賜給他們大量絲絹品、銀票、牛羊、糧食等,還讓管者擔任指揮僉事,保住被賜名為楊效誠,也授予了指揮僉事。韃靼可汗鬼力赤被人殺害,他的部下也大多潰散,吳答蘭與別立哥請求出去收納這些人,立下了功勞,別立哥是柴秉誠的兒子。

朱棣討伐瓦次之時,吳允誠父子都隨軍出征,軍隊班師回朝後,皇帝仍命他居住在涼州城,以防備邊境。後來,吳允誠為官期間去世,被皇帝追贈國公,謚號為忠壯,皇上讓吳允誠的兒子吳答蘭襲承了爵位,還特意給他改名為吳忠,以示殊榮。

吳允誠雖然是蒙古人,又投靠了明朝,但卻憑藉自己的忠誠,贏得了皇帝的信任,除此之外,他還幫助自己族人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反觀其他部落那些遊牧的人,每天都要為自己的生計發愁,但他的族人卻有朝廷的幫助,生存自然也不成問題。

總的來說,吳允誠之所以能夠被委以重任,又被加官進爵,和他個人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他多次立下赫赫戰功,又在朱棣面前表現的勇猛忠誠,因此才能得到皇帝的賞識。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