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1三國明》第四章 三代帝師——沈鯉
沈鯉,字仲化,號龍江,又號潛齋,河南歸德府虞城人,理學家。進左贊善,累遷吏部左侍郎,好薦賢士,拜禮部尚書,修《景帝實錄》。拜東閣大學士,又加少保,改文淵閣大學士,在家鄉商丘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贈封為太師,謚號文端。神宗非常悲傷,親書諭祭文四篇,贊其為「乾坤正氣,伊洛真儒」。

沈鯉,生於河南歸德府虞城,嘉靖年間,沈鯉鄉試中舉。師尚詔叛亂,攻佔歸德府,不久向西逃去,沈鯉認為賊民一定會再來,急忙告訴駐守大臣,捕殺城中與賊民勾結的人,嚴加防守,賊民返回,逼近城池,看見有了防備,便離去了。沈鯉考中進士,改任庶吉士,授職為檢討,大學士高拱,雖是他的主考官和同鄉,沈鯉卻未曾因私事拜訪。

神宗在東宮的時候,沈鯉任講官,神宗曾經指令諸位講官在扇子上書寫文字,沈鯉書寫了魏卞蘭的《太子頌》進奉,神宗於是要他講清大義,沈鯉講得非常完備。神宗讚美他,於是他蒙受寵愛,等到神宗即位,因為在東宮任幕僚的恩惠,晉陞為編修,很快又晉陞為左贊善。每次秉直講授,舉止端莊雅正,陳說的事情獨合皇帝的心意,皇帝極為稱賞他。他的父母接連去世,皇帝多次詢問沈講官在哪裏,又詢問服喪期滿了沒有,指令讓他先補任講官。

沈鯉返回朝廷,晉陞為侍講學士,又升遷為禮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職,升任左侍郎。沈鯉斷絕私人的交往,喜好推舉賢士,不使人知曉。沈鯉起初做翰林官時,宦官黃錦因為是他同鄉送禮給他,他拒不接收,教導於內書堂,侍講經筵,都多次與大宦官接觸,未曾同他們交往。等到沈鯉官階更高,更加不需要藉助他們的勢力,即使皇帝的命令以及政府的意圖,他也不會輕易順從。

沈鯉一向正直、光明,在禮部主持典禮,有許多建議,考慮到時俗的侈靡,考察先朝的典禮制度,在喪祭、冠婚、宮室、器服方面全都確定標準,頒佈全國。神宗擔憂旱災,步行到郊外的祭壇祈禱,議論分別派遣大臣到全國的名山大川祈禱。沈鯉勸諫說使臣往來滋擾地方,恐怕又加重百姓負擔,奏請皇帝齋戒三日,用文告授予太常負責此事,罷除寺觀的祈禱,神宗大都同意了他的奏疏。起初,藩府有事奏請,賄賂得勢的宦官為內援,禮部大臣不敢違背,總是滿足他們的想法。

到了沈鯉執政時,一概革除,得勢的宦官都很怨恨,多次借事端在皇帝面前挑撥。皇帝漸漸不能沒有猜疑,多次責問沈鯉,並剝奪了他的俸祿,沈鯉從此有了辭退的想法。而且申時行懷恨沈鯉不依附自己,也忌恨他。沈鯉遇事秉正不屈服。被沈一貫壓抑,志向得不到全面實現。而此時沈一貫多次被非議,稱病閉戶,沈鯉才得以處理內閣事務。雲南的武弁殺了稅使楊榮,皇帝很惱怒,準備派遣官員將他們逮捕懲治。沈鯉詳細陳述了楊榮的罪狀,請求誅殺帶頭殺楊榮的人,而寬免其他的人,於是果然沒有廣泛拘捕。當時沈一貫雖然稱病閉門在家,而奏章大多送到家中由他擬旨,沈鯉極力陳說這沒有先例。

沈鯉已經與沈一貫積怨,沈一貫即將離職,顧慮沈鯉在職,給自己留下後顧之憂,想與他一起離開內閣,暗中活動使他離職。神宗也嫌沈鯉剛正,趁著沈鯉請求退休,於是指令他與沈一貫一起退休。朱賡上奏請求挽留沈鯉,沒有答覆,抵家後,沈鯉上書答謝,仍然極力陳述懈怠政務的弊端。沈鯉時年八十歲,神宗派官去探視慰問,賞給他銀兩,沈鯉上書答謝,又陳述當時政治的要務。

沈鯉在家鄉商丘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贈封為太師,謚號文端,神宗非常悲傷,祭文中稱讚他「乾坤正氣,伊洛真儒。」沈鯉一生方正剛介,為萬曆年間著名的政治家、理學家,為人峻潔峭直,力行古道。歷嘉靖、隆慶、萬曆三朝,被稱為「三代帝王師」,世稱「沈閣老」、「歸德公」。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