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1三國明》第二十七章 抗日援朝——楊鎬
楊鎬,字京甫,號風筠,河南商丘人,明朝末年大臣。日本侵略朝鮮,奉命經理援朝軍務,明軍在蔚山大敗,楊鎬被丁應泰彈劾隱瞞敗訊不報,謊報軍功,遂遭罷職,以萬世德代之。復起巡撫遼東,後金攻破撫順,楊鎬以兵部右侍郎經略遼東,力主討伐,以十萬餘人分四路出師出擊後金,四路軍為山海關總兵杜松、遼東總兵李如柏、開原總兵馬林和遼陽總兵劉綎,以杜松部為主力。劉綎驍勇善戰,但與楊鎬素不和,被派往東路,孤軍深入,四路軍企圖「分進合擊」,但由於杜松輕敵,在薩爾滸遇伏,全軍覆沒,繼而馬林敗逃開原,劉綎戰死,僅李如柏全師而退。薩爾滸之戰大敗,損軍四萬餘人,開原和鐵嶺相繼失守,明廷禦史楊鶴交章劾奏楊鎬,因此下獄,令兵部侍郎熊廷弼代任經略,楊鎬被處決。

楊鎬,本為歸德府學生,後為國子生,先後當過南昌、蠡縣知縣,然後進入朝中當禦史,因事調為大理評事,後來又升為山東參議,負責防守遼海道。曾經和大帥董一元一道在雪夜中翻越墨山去襲擊蒙古炒花部的營帳,大獲全勝,遷任了副使。這期間,開墾荒田一百三十多頃,每年儲藏糧食一萬八千多石,又被提拔為參政。

和副將李如梅一道開出邊塞作戰,丟失了十員部將,一百六十多名士兵,正好這時朝鮮又一次用兵,神宗下令免除楊鎬的罪過,提拔他為右僉都禦史、經理朝鮮巡撫。楊鎬尚未到達朝鮮,就先上書講了十件事,請允許讓朝鮮官民捐贈糧食後得以陞官、任官和贖罪,鄉吏奴丁就免除他們的勞役,大都是一些苟且的事務。又因為朝鮮君臣把糧食儲蓄隱藏起來,不給官軍糧餉,他上書揭發朝鮮君臣的罪過,因此朝鮮人對他有很大的怨氣。

當時,日本將領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等已經佔領了南原、全州,又引兵進犯全羅、慶尚,勢逼王京,威力很強大,幸好沈惟敬被抓獲,倭寇的嚮導才沒有了。朝鮮在兵亂之餘千裡蕭條,日軍沒什麼可以掠奪的了,因此只在全羅積存軍糧,做長期駐留的打算,這時中國部隊也漸漸聚結過來。楊鎬才到達王京,正好當時副將解生等屢次挫敗倭寇,朝鮮部隊也幾次立了戰功,倭寇於是退守蔚山。楊鎬召集總督邢玠、提督麻貴討論進兵方略,決定把四萬兵力分為三協,副將高策率領中軍,李如梅領左邊,李芳春、解生領右邊,合攻蔚山。開始時用少量部隊去嘗試作戰,日軍出來交戰,大敗,全都到島山去駐紮,在島山城外修起三道柵欄來自我保護。

楊鎬在遼東做官時與如梅結交得很深,到這個時候遊擊陳寅接連打下了日軍的兩道柵欄,第三道眼看就要打下來了,楊鎬因為李如梅還沒到,不想讓陳寅的功勞比李如梅大,所以就鳴金收兵。日軍從此閉城不出,堅守著等待援兵,明軍從四麵包圍著,地面泥濘,並且時際嚴冬,風雪裂人肌膚,士兵缺乏堅強的鬥志。日軍日夜放大炮,用毒藥煮了彈子,被打中的必死無疑,明軍又圍攻了十天打不下來,日軍了解到明軍泄氣了,就假稱求降拖延時間。

小西行長的救兵突然來了,楊鎬十分害怕,狼狽不堪地搶先逃了,各部隊也跟著逃,日軍追上前進行襲擊,明軍戰死的人不計其數。副將吳惟忠、遊擊茅國器斷後,日軍才返回去,但是明軍的輜重大多丟失了。這次戰役謀劃了幾年時間,傾用國內的全部力量,聯合了整個朝鮮的兵力,被楊鎬一下子給敗棄了,滿朝文武為此嘆息不已。楊鎬逃出以後,帶著麻貴跑到慶州,害怕日軍過來襲擊,就把全部兵力撤回王京,與總督邢玠一道虛假地向朝廷告捷。各營隊報上人數,明軍死亡了差不多兩萬,楊鎬大為惱火,把實際情況壓下來不向朝廷彙報,隻說死了一百多人。

楊鎬這時死了父親,朝廷下詔命令他剋製孝心繼續辦理國事,禦史汪先岸曾經彈劾過楊鎬別的罪過,閣臣卻庇護他,起草了一道聖旨對他加以稱讚,這道聖旨長期未加公佈。贊畫主事丁應泰聽說楊鎬打了敗仗,去向楊鎬詢問今後的辦法,楊鎬把張位、沈一貫的親筆信連同他們所起草的那道未經公佈的聖旨給應泰看,並且揚揚得意地吹噓自己的功績。應泰感到氣憤,就抗言上書講了軍隊戰敗的情況,說楊鎬應當問罪的有二十八條,可羞的有十點,並且彈劾張位、一貫同他共同作奸。萬曆帝極其惱火,想依法懲處他們,首輔趙志皋做了營救,萬曆帝才罷免楊鎬,讓他聽候核實,讓天津巡撫萬世德去接替了他。後來,東征朝鮮的事情完結了,給事中楊應文講到楊鎬的功績,萬曆帝下詔準予再任用他。

楊鎬起複為遼東巡撫。期間,他在鎮安襲擊了炒花部落,禦史田生金彈劾他挑起爭端。當時遼東戰事很忙,楊鎬極力推薦李如梅,請求重新任用他做大將,被給事中麻僖、禦史楊鶴彈劾。楊鎬上書辯解並請求離職,神宗不加過問,楊鎬最後回鄉去了。

後金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攻明,打下撫順,守將王命印戰死,遼東巡撫李維翰催促總兵官張承蔭前往增援,承蔭與副總兵頗廷相等人都戰死了,周圍一帶大為震驚。朝廷討論認為楊鎬熟悉遼東的軍事,就起用他為兵部右侍郎,前去擔任經略。楊鎬到任後,就申明紀律,徵集四方部隊,打算大舉作戰,後金軍由鴉鶻關打下清河,副將鄒儲賢戰死。萬曆帝命令賜給楊鎬尚方劍,允許他斬殺總兵以下的將官,楊鎬就把清河逃將陳大道、高炫斬了,在軍中巡迴展示。這年冬天,各地援兵大批集結起來,楊鎬就決定進兵。當時,蚩尤旗這顆彗星有整個天空那麼長,彗星又出現在東方,天上發生隕星,地上發生地震,有見識的人認為這些是失敗的徵兆,大學士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嘉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等人都認為部隊駐久了糧餉缺乏,就傳發紅旗,天天催楊鎬進兵。

楊鎬才召集總督汪可受、巡撫周永春、巡按陳王庭等決定,兵分四路:總兵官馬林出兵開原,攻打北面;杜松出兵撫順,攻打西面,李如柏從鴉鶻關出兵直奔清河,攻打南面;東南面則讓劉綎出兵寬甸,經涼馬佃搗後,用朝鮮部隊來幫助他。號稱大兵四十七萬,約定三月二日在二道關集合後一起出發,當時天下著大雪,部隊不肯向前走,出兵的時間又泄漏出去了。

杜松想立個頭功,先期渡過渾河,開到二道關來,伏兵大起,杜松全軍覆沒了。馬林統領開原部隊準備從三岔口出師,聽說杜松戰敗,就停步不前,結營自保。後金部隊居高臨下,奮勇出擊,馬林招架不住,大敗而逃了。楊鎬聽說後急忙傳令想停下李如柏、劉綎的兩支部隊,李如柏就停止不前了,劉綎當時已經深入三百裡,到了渾河,金軍攻打他,但打不動他。

後來,就打著杜松的旗幟,穿著他的衣甲矇騙劉綎,金軍進入他的兵營以後,劉綎的營中大亂,劉綎奮力拚戰而死,只有李如柏的軍隊得以完整保存。文武將吏前後死去的有三百一十多人,士兵四萬五千八百多人,丟掉的馬匹、駱駝、兵器就多得無法計算了,戰敗的報告遞到朝廷後,京師大震,禦史楊鶴上書彈劾他,萬曆帝沒有答覆。

不久,開原、鐵嶺又相繼失守了,言官紛紛上書彈劾楊鎬,楊鎬於是被逮進了天牢,判為死刑,崇禎二年,楊鎬伏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