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真沒想過賺這麼多錢》第104章 女首富
1995年6月

駱老太在房間裡翻開相冊,翻到了去年曾祥升職成為督察的照片,她拿出來,在窗戶下看了又看。

洪姐給她端來一杯薑汁撞奶,笑道:「還看呢?今日大少和大少奶要回來吃晚飯,你等會兒就能看到人啦。」

駱老太道:「申兒這工作太忙了,半個月也見不到他一次。」

洪姐:「讓大少奶生個小曾孫陪你。」

駱老太沒說話,關於生孩子的事,她也很鬱悶,將來葉昭生出來的孩子姓什麼?姓曾還是姓駱?

按傳統應該姓駱,但她怕曾二巧會從中作梗。

這事,她也不好主動提,也沒個人可以商量,只能悶在心裏。

洪姐見駱老太沒說話,忙自己岔開話題:「老太太,郭小姐不是要從澳洲回來嗎?她什麼時候回來啊?」

駱老太放下相冊,道:「我讓她沒事就別回了。」

回來鬧心,葉昭不高興,郭許言估計心情也好不了多少,最後搞得大家都不開心。

洪姐忍不住調侃:「老太太你也是偏心,偏心大少奶奶了。」

駱老太拿起調羹喝著奶,輕聲道:「難道不應該嗎?」

洪姐也不敢直說,大家都明白,葉昭是自家孫媳,自己人,而郭許言不過是個乾女兒,到底隔了好多層的。但這事,她一個僕人,就算駱老太再信任她,她也不應該去評價。

到了晚上,葉昭和曾祥難得抽空回來陪駱老太吃飯。

駱家房子大,雖然主人就駱老太和二少爺兩個,由於每天都有公司職員來跟駱老太彙報工作,還有其他親朋晚輩上門請安問好,所以也不會顯得特別冷清。

他們三個就在駱老太房間吃晚飯,談起最近投資的事,駱老太問葉昭:「你那個房產公司,最近怎麼沒動靜啊?不拿地了?」

葉昭吃著鹽焗雞,道:「接下來沒有拿地計劃。」

駱老太不解:「為什麼?現在房產大勢,不趁機擴大市場嗎?」

葉昭:「我覺得這兩年房產市場很快就要超飽和,接下來行情未必會一直這麼好,不如趁早轉彎,做點別的。」

駱老太點頭道:「我們駱氏也開發樓盤,應該說,港城的有錢人啊,十有八九是做房地產起家的……」

葉昭謙虛笑道:「我這個跟駱家不能比,我開發的都是小樓盤,不像駱家,都是幾十億上百億的大項目。」

駱老太愛聽葉昭說好聽的話,不過她也知道,這是葉昭謙虛,她道:「現在大家開發的都是小樓盤。沒有大地皮,都是這樣。我們駱家最早嘗到甜頭,也最早把企業多元化發展。你接下來打算投資什麼?」

曾祥道:「她自小的願望就是做包租婆。」

葉昭並不想讓太多人知道她接下裡的投資,她笑著「嗯」了一聲:「多麼樸實無華。」

駱老太哪裏會信,但這兩口子不說,她也不好多問,反而趁機道:「那不如回來接管駱氏,現在開始接手學習,爭取讓奶奶八十歲能退休。」

曾祥和葉昭互相看了看,這是老調重提了,但奶奶終究年紀大了,駱氏一日沒人接班,她一日沒辦法退下來。

他們都知道葉昭不願意,曾祥也不想讓葉昭那麼辛苦,所以,這是他奶奶間接逼曾祥妥協。

明知道這是個坑,他還是跳了。

「奶奶,你再堅持幾年,等我拿到高級督察的臂章,我就辭職回來打理駱氏。」

駱老太一聽,整個精神頭都起來了,「真的?你可不許騙奶奶。」

「真的。我答應你。一言九鼎。」

葉昭笑著調侃:「就怕你高級督察的升職考試通不過。」

駱老太

對自家孫子自信滿滿,她笑道:「不會,只要他想考,他肯定通得過。如果通不過,就是他不想通過,他在欺騙他家老奶奶。」

曾祥:「你看,我考不過都不行。」

吃了飯從駱家出來,快到家的時候,葉昭接到徐太電話,她說剛好經過馳騖居附近,問葉昭在不在家。

葉昭說還在外面,晚點到家。

徐太就說晚點要來拜訪。

他們才到家,徐太就來了。

徐太拿了一些黑松露來,說是別人送的,吃不完,給他們拿來一些。

徐太坐下喝茶後,直接開門見山道:「我這次來,是有個項目想邀請你一起合作。」

「什麼項目?」

「我跟很多人不一樣,我是看好深城發展的,說不定以後兩個城市會無縫接軌,現在港深交界元化那一大片土地,荒在那裏,太浪費了。我想找人一起拿下來。你有沒有興趣?」

葉昭笑道:「徐太,你怎麼會想起我呢?」

「我聽說你們最近都沒拿到地,那你手上的閑錢總要找地方投,是不是?而且你是深城人,你跟其他人不一樣,你一定會對深城有更多感情,也更有信心,只要深城能發展起來,就能帶旺兩城交接的地方。」

葉昭點頭:「我對深城、對內地的發展都有信心,但是,我對港城人沒信心。元化要發展起來,需要港城人都能達成共識,要港城人想靠近內地,都看好對面的發展,大家才會去元化投資買房。要不然,我們買下來後,單靠我們自己的暢想,是沒辦法發展元化的。」

「我主要是想囤地,趁著便宜囤它個十年八年,目前我跟你一樣,也不看好,但十年八年之後,肯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為什麼這麼有信心呢,因為我是看著深城從一個小鎮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內地基建翻新能力日新月異,我相信十年八年之後,元化會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我出十五億,你只需要拿5億出來,可以把那一大片現在無人在乎的便宜土地,全部包下來,以後肯定值得幾百億!」徐太是個有遠見,敢想敢拚殺的人。

葉昭如果不是知道未來發展趨勢,她肯定願意跟徐太一起搏一搏。

可惜港城回歸後,雖然整體經濟發展很不錯,但各派勢力鬥爭非常厲害,關於元化的發展,三十年後都沒解決。

不單是沒解決那麼簡單,在那周圍,還建起了垃圾場和墳場,除了噁心深城人外,也把元化發展之路堵死了。

在葉昭成為植物人之前,才終於看到了些許元化未來的遠景規劃,但真要發展起來,起碼得五十年之後。

所以這五億投進去,基本上就埋在那兒了。

誰能等得起五十年?

葉昭勸道:「徐太,兩個城市最後能不能融合到一起,可能需要幾十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時間成本太高了。我看好兩座城市各自的發展,但並不看好,兩邊未來能在短時間內順利融合。港城人習慣了俯視,短時間內是沒辦法平視深城的,想要扭轉這種慣性思維,很難。我建議徐太慎重考慮,你的十五億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徐太有些意外,「你也不看好?」

「我不看好。是不是其他人也不看好?」

徐太道:「其他人是對深城有偏見,覺得那邊沒那麼容易能發展起來。」

葉昭:「其實這個跟內地能不能發展起來沒有關係。無論內地能不能發展起來,但偏見是這裏大多數人持有的,我們很難靠一己之力去改變大家的想法。」

徐太聽懂了,「你的意思,我有錢投資元化,不如直接去投資深城,是嗎?」

葉昭笑道:「我不是這個意思,但你可以這麼理解。」

「哎,駱申,你聽聽你太太說的話,上下左右都是矛盾,但

又讓人忍不住覺得很有道理。葉昭,你這門說話的藝術,我要學一學,我要學一學。」徐太說話藝術也很高。

葉昭:「徐太太,我要是有你一半厲害就好了。」

徐太喝茶潤了潤喉嚨,「你的話我要回去好好琢磨琢磨,投資元化這個事,我家那位也不同意的,看來,這次他贏了。」

徐太在他們家聊到十點多才走,睡覺前,葉昭去書房上網。

她現在每天都會打開電腦,看華爾街那邊的訊息,研究各種走勢。

她發現93年之後很多事都跟她印象中的不一樣了,就比如,全球最厲害的店商平台ANSD本應該在1994年成立的,但網上一點ANSD的信息都沒有。

她想查ANSD創始人的信息也沒查到。

這個未來最牛逼的平台就這麼憑空消失了。不應該說消失,而是從來就沒存在過。

唯一讓她安心的是,美國總統沒有變,出的政策,目前為止也沒有改變。

從1993年開始,美國的「國家信息基礎結構行動計劃」也就是「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只要繼續往下執行和推薦,未來會有兩個絕佳的投資機會。

一個是97-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一個是21世紀初期的互聯網泡沫破滅。

每一次危機的誕生,就代表了一次賺錢的機遇。

葉昭打卡電腦,點開香梨股份的最新報價表,看了一眼,她愣住了。

按照她的記憶,96年香梨股份大概是6美元左右,那基本上是最低價了。

但是進入1995年後,香梨股份就已經跌到了6美元。

難道時間進程快了一年?就像世貿組織那樣,提前一年成立了。

葉昭本想再觀察幾天,結果十一點多接到祁連安電話。

祁連安道:「葉總,香梨股份股價觸發我們之前設置好的購買線,已經開始建倉買入了。」

「開始了嗎?」

「對。」祁連安從葉昭的語氣中聽到了猶豫,他問:「要終止計劃嗎?」

葉昭想了想,「不用。就按照計劃執行吧。」

「那後面我就按照計劃,慢慢把這邊回籠的資金,全投進去買香梨股份。」

葉昭提醒:「謹慎一點,倉位維持在60%左右,不要滿。」

她現在還有點看不清。

「60%倉位?」

「對,60%的倉位。」

祁連安道:「好!我知道了。」

香梨股價在六美元左右,上下震動了一周之後,開始往下滑,很快跌破二十日均線,跌到了5.6美元。

葉昭幾乎每天都往美國增加籌碼,但倉位一直為此在60%,結果三個月後,香梨股價跌到了5美元。

按照葉昭記憶,這是香梨股份歷史上從來沒有的股價。

這個世界,果然變得越來越不可捉摸了。

葉昭讓祁連安把倉位調整到70%,低價補倉了大量的香梨股票。

1996年後,香梨股票剛爬回5.5元,結果一周後又跌到了5美元。如此反覆震蕩了一個月。

此時葉昭在港城的樓盤已經基本上全部售罄,資金打滿,卻陷在慢慢熊途的股票中,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趨勢逆轉。

不過無論是葉昭還是祁連安,內心都還是很淡定的,總覺得熬過這一段,就能看到黎明。

那天晚上葉昭在紫竹林的家裏沒出去,巧姨在打麻將,保姆請假不在家,她到樓頂去澆花。

她家頂樓有個大花園,一半是鮮花,一半是蔬菜,巧姨夢寐以求的自種蔬菜,終於安排上了。

夜空星光燦爛,深城的城市夜景,也越來越漂亮,這周圍漸漸有了大

城市該有的模樣。

葉昭拿著水壺正澆著花,手機響起,她從兜裡掏出手機,接了:「喂,祁叔。」

祁連安語氣焦灼道:「葉總,香梨股票今天大跌,一口氣跌到4美元。」

股價長期震蕩之後不往上走,而是直接往下跌,趨勢一旦形成,那就壞了。

相對於祁連安的焦慮,葉昭還算是鎮定,因為她沒有借錢炒股,沒有任何槓桿,都是她自己的錢,虧了就虧了,她熬得起。

葉總問:「為什麼今天會突然下跌?」

祁連安道:「香梨最新一季的業務量大跌,市場佔有率只剩下4%,據傳管理層會有大的變動。」

「什麼管理層變動?」

「CEO辭職了,據說要把原來的創始人請回來重振香梨。」

創始人回歸?

這個葉昭記得,香梨股份在創始人回歸之後,就開始逆勢而起,揚帆起航了!

無論世界怎麼變化,該有的趨勢不會變。

葉總放下花灑,吩咐:「把倉位調整到80%!」

祁連安擔心道:「現在加倉嗎?我擔心還會再跌。」

「如果再跌,跌破3.5美元的話,繼續補倉位,到時倉位線調整道90%。」

祁連安小聲道:「葉總,我們虧損,已經接近10億了。」

一年時間不到,虧了差不多10億,這事交給誰去操辦,誰都會手抖。

祁連安有心理壓力。

葉昭非常理解祁連安的擔憂,她道:「沒事祁叔,就算虧了,那我願賭服輸,我和鍾利民、徐光榮不一樣,我虧得起。」

祁連安也慶幸道:「對,幸好這次我們沒有上槓桿。」

不然早爆倉了。

「祁叔你就按照我剛才說的去執行,我跟它耗得起時間。虧了我最多不管不問,讓它躺幾十年……」

祁連安笑道:「那還不如買元化地皮呢。」

「不一樣。一個是確定性失敗,一個極大可能是會成功的。」葉昭願意選後者,而且股票隨時可以抽身,不像地皮,買了,如果沒有發展前景,可不容易賣出去。

祁連安聽從葉昭的指揮,最後倉位差點就打滿到90%!

也是這一年,1996年,港城房價最癲狂的時候,葉昭在美股的谷底安靜獃著。

每次到港城,周圍的中產和富人,似乎都在夜夜笙歌,而她遊走在邊緣。

那天葉昭開車在警局門外等曾祥下班,曾祥下班後,和她一起去吃打邊爐。

兩人坐在鬧市的一家平價餐廳裡,葉昭就點了一份炸腐竹,一份魚丸。

曾祥看了後,笑道:「這是虧了多少啊,就吃這麼點?」

「看你老婆虧錢,你還笑。」

曾祥拿起筆打鈎,「我今天發工資,我買單,你喜歡吃的,我都給你勾上。」

葉昭笑道:「謝謝駱老闆,拯救貧窮小女子。」

曾祥摸了摸她頭:「你這叫裝窮!我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如你昭華大廈一個小小辦公室的月租金高。」

葉昭當然不是捨不得吃,她是發現自己好像長胖了,想晚上少吃點,她問:「我是不是胖了點?」

曾祥搖頭:「沒有。你不能因為怕胖就吃一點點。你應該像我學習,多運動,多鍛煉,肯定不會長胖。」

葉昭笑道:「我的理想是什麼?躺平做包租婆,我不要鍛煉。」

「你能忍住不鍛煉就行。」曾祥早看穿了她,每次只要漲個兩三斤,她的鍛煉減肥計劃就要拉起來,一旦減下去,她就又躺平了。

兩人吃完火鍋,去看電影,在電影院,她接到祁連安發來的短訊,香梨股份的股價突然飆升,漲到4.5

美元了。

雖然還是虧損,但葉昭還是很激動,逆轉趨勢終於發動。

之後香梨股價從底部的3美元漲到了6.8美元,從虧損十幾億,到盈利十幾億,也就用了短短的2個月時間。

但6.8美元依然是香梨股票股價的坑底,葉昭在股價漲到5美元之後又加倉了。

香梨股票在7-8美元區間又震蕩了一段時間。

操盤手建議祁連安賣掉一部分盈利,等股價跌下來的時候再接回來。

祁連安拒絕了,他相信老闆的目光,這個時候做這些無謂的操作,萬一股價再次突然起飛,那他們很可能會踏空。

到了1997年1月,香梨股份果然再度毫無預警地起飛,這次是從7.6美元直接漲到了42美元。

也就一個星期的時間,葉昭在美國股市的資產已經超過200億。

當然,單位是港幣,不是美元。

沒有人知道她在美股賺了這麼多錢,大家都以為葉昭是打算清理掉自己的房地產開發公司,準備入主駱氏。

但一直不見葉昭動靜,又有人猜想,她可能是在備孕,畢竟為駱家生下下一代的繼承人,才是她這個豪門孫媳最大的責任。

1997年3月,香梨股價漲到了歷史最高價78美元。

與此同時,美聯儲宣佈加息,大量美元迴流美國。

葉昭再三考慮之後,讓祁連安在一個月內慢慢賣掉香梨股份。

1997年7月1日,港城回歸。

1997年7月2日,本應在泰國開始爆發的金融危機沒有到來。

手中握著近五十億美金的葉昭,傻眼了。

港城地產以及港股依然狂熱,所幸的是,香梨股份的股價沒有往上走,而是往下跌了一小段。

葉昭猶豫著,難道繼續回去在香梨溫暖的懷抱裡躺平?

在她思考了一個月之後,金融危機雖遲但到。

泰國頂不住美元逃跑,外匯逐漸被掏空,不得不改變固定匯率的貨幣政策,以此引發多諾米骨牌反應,東南亞各國逐一倒下。

國際遊資趁機介入做空東南亞各國貨幣,這是一個能賺得盆滿缽滿的絕佳機會。

說白了,這是一次,美國人利用自己掌控的國際貨幣——美元,洗劫全球的陷阱。

美聯儲每一次的加息,都會引發美元迴流美國,從而掏空各國的外匯。

葉昭不需要自己動腦,隻跟著遊資去做空各國貨幣就可以。

但這是帶血的錢,帶血的籌碼,還是一個個本就不富裕國家的血,她不想賺這樣的錢,免得最後成為眾矢之的。

所以,她選擇反其道而行之。

她要和港城政府一起,跟國際遊資對抗,因為這場亞洲金融危機,只有港城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頂住了大鱷門的鋒利爪牙,最後險勝。

1997年10月開始,金融風暴正面襲擊港城,港股大跌。

但因港城政府手腕強硬,暫時穩住了局勢。

到了98年,金融危機在周邊國家越演越烈,大鱷們在別家吃飽喝足後,蹲在了港城大門口。

港股在短短2個月時間內,跌了將近50%,房價也接近腰斬!

股市、房市哀鴻遍野!

槓桿炒股炒房的人,破產的,跳樓的,每天都有。

而港城政府不願意屈服,誓死守護匯率,一邊請求國家支援,另外一邊,呼籲港城的富商們一起護市,抵抗外敵。

葉昭是第一個響應的,她以匿名的方式,在關鍵時刻,拋售美金,換回將近400億的港幣,投入了港城的股市。

之後駱家、李家、大徐家等等紛紛站出來,跟政府一起,共同

抵禦金融風暴的襲擊。

等這場風暴過去之後,當初站出來在港股低谷加倉的富豪們,或多或少都賺到了錢。

包括葉昭,因為她介入的早,買的股票又準又狠,雖然盈利沒有香梨股份那麼豐厚,但她在港股的總資產,已經接近700億港幣。

成為實打實的匿名女首富。

當然,葉昭資產都是分散到各投資公司,沒人知道她的資產究竟有多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