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假面王妃》371騎兵
那邊懲罰在進行著,而這邊的驗兵依就在繼續著,兩撥人馬好像彼此不受一點打擾一般,餘下的二十九萬人心無旁物,絲毫不看一眼那在收拾訓練場的弓箭手們,因為接下來就是他們的戰鬥了。

「十萬騎後出列,擺騎陣……」同樣是除了眼睛其他全部包裹起來的裝備,但他們盔甲明顯的要輕便一些,也是騎在馬背不適宜負重太多。

再細細看,這些騎兵與平日所見又有區別,他們的裝備顯得更加的上等級,十萬騎兵個個手持手駑、腰間挎著環首刀,而在馬腹處有一個勾子掛著一把長茅,這樣的裝備真上讓人嘖嘖稱奇,近可攻、遠可打,一身盔甲防身效果極佳。

「好。」皇上忍不住叫了起來,十萬騎兵沒有發威,他們只是凝視待敵,雖然敵人不在眼前。

「放飛鳥……」謝玄暉一身令下,十萬騎兵立刻策馬向前,他們面對的只是一群沒有攻擊力的飛鳥但他們卻一個個嚴陣以待,九少說了,不能因為敵人弱小而就瞧不起敵人,只要是敵人沒有強弱之分,只有敵我之分……

策馬奔騰,手駑朝天而射,天上有一萬隻飛鳥,而他們只有十萬人……不過這些飛鳥只是前排的騎兵的工作,他們主要的目的是將那些紮好的稻草人和那些在營地飛奔的走獸砍死……以驗證改良後的環首刀的功能,而配以長茅他們戰鬥力有多麼的強。

這是驗兵場,但確切的說這也是戰場,十萬騎兵面對的不僅僅是飛向天空的飛鳥和那些不會動的稻草人,還有那些亂躥絲毫沒有規律可言的走獸,一不小心他們就會被走獸攻下馬……

這考驗的不僅僅是他們的騎術還有他們與戰馬的配合,九少說在戰場上戰馬也是他們的夥伴,如何與戰馬配合、如何安撫自己的戰馬也是很重要滴,而這一刻就體現了。

有些人的戰馬受驚了,一時沒來的及安撫一個驚顫間,那人已從馬前上跌了下來……

「小心。」站在幕後看著李易之一臉擔心,忍不住叫了出來,天呀……這只是驗兵,這不是戰場不需要用命來玩的。

皇上等人同樣的擔心,但是他們卻克制住了沒有叫出來,只是緊張的看著那如同真正戰場一般的演練,九少太狠了,這完全是拿人命在練兵呀。

可是就在他們心疼於那個士兵將死在馬蹄下時,讓他們鬆了口氣的事發生了,身旁一騎兵長茅出手,看似輕勸一勾卻直接將那跌下馬背的人給掛了起來,而那人也聰明一個借力已跳到了左邊一同伴的馬伴上,同時抽出這馬上的長茅繼續廝殺之,一切隻發生在瞬間,那匹馬承受了兩人的重量只是稍稍一緩,但卻穩步向前,可見這騎手將馬安撫的極好……

「他們之間這默契就如同千百遍的演練好的一般,如若不是知曉這些士兵不知道朕在,朕以為這是小九特意安排的一切,可事實卻不是。」

「皇兄,九少說士兵的天職是服從不是沒有理由的,您看玄暉的指揮,只是指了大方向,接下來在戰場上的運用卻是完全要靠自己的,他們只是服從打與不打,如何打……至於在與敵廝殺時卻便是要自己以團隊為前提靈活而戰,這樣的士兵訓練一番假以時日便可獨當一面,無論如何小九給大唐練了一隻好軍。」李修之細心的分析著自己所見,同時儘可能的不著痕跡的偏向小九……

皇上點了點頭,小九的確功不可沒,看向站在點將如悠閑的小九,皇上狂汗,這人也太自信了,她就自信的以為自己訓練的士兵一定能圓滿的完成嗎?

(手駑是比弓箭更加小巧便捷的武器,單手可以操作但威害力不如弓箭,在漢唐時期用的比較多,汗汗,我應該沒有記錯,我記得秦朝是用大駑威力極強的,漢朝就用了比較輕便的強駑,威力不如秦弩但便捷,後來應該也配了手駑給騎兵。

環首刀這個名字不是瞎編的,唐朝的騎兵很有名的,而環首刀功不可沒。環首刀是冷冰器時代的王者,漢朝的騎兵最初是配劍很不方便戰鬥力極低,西漢開始便配刀,配的就是環首刀,某種程度上講,匈奴就是被環首刀打敗的,算是戰場之王了,做為華夏兒女我們不應該不知道環首刀。不過環首刀到唐朝才發揚光大了因為那時候鍊鋼煉鐵的技術更強。

另外應該還有陌刀,這個了解不多,只知道很大很重,步兵用的,一刀砍下去不死也腦震蕩,現在我們估計提不起,據說那個時候是30斤,而古代是九兩一斤,那就是一把刀27斤重……古代士兵很可憐。

這算是阿彩額外寫的一些兵器解答,沒在情節裡的,有興趣的親當娛樂看一下,阿彩也不專業的說,只是想著分享一下,估計女生不愛這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