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教皇奧古斯都》第二百一十二章 各國反應
長風浩蕩千裡,帶來非同尋常的消息。威尼斯首都淪陷的消息幾乎和教宗國對威尼斯宣戰的聲明同時傳出,傳到各國的宮殿和街巷,再一次震蕩了本就人心思變的天下。

不等各國做出反應,戰場最新的消息又紛至遝來,教宗國軍事大臣洛倫佐叛亂、威尼斯主力被全殲、教皇親自平叛、威尼斯各城淪陷、皮薩尼篡權投降奧斯曼帝國、威尼斯共和國覆滅……

整個過程不到半個月,戰事進展之快,讓各國瞠目結舌,同時也感到深深的恐懼。

北意大利地區的各個國家距離戰場最近,最先從逃亡的貴族和流亡的難民口中得到零碎雜亂的消息。教宗國和威尼斯共和國同為意大利地區的強權,如果能鬥個兩敗俱傷,對它們這些置身事外的小國自然是好事。

更何況在傳統印象中,教宗國和威尼斯可是差了幾個檔次的。當年戰神教皇尤裡烏斯二世組建康布雷同盟,糾集幾大列強聯合絞殺,最後都因為內部分歧不了了之。這次沒有任何強國支持就貿然進攻,又怎麼能佔到便宜呢?

不得不說年輕人氣盛、易衝動,只怕是要吃大虧,熱那亞甚至還想出兵幫教宗國一把維持一下平衡好讓雙方能一直打下去。

可是很快傳來的後續進展卻讓他們大跌眼鏡,威尼斯這樣一個傳承數百年有著深厚積澱的強權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轟然倒塌,教宗國的實力不知不覺竟然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認知,倘若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自己又如何能抵擋?

……

奧地利一直密切關注著教宗國許諾派來幫助自己的援軍的動向,得知教宗國居然跑去打威尼斯了,頓時有一種被耍了的感覺。

可是在看到教宗國攻勢如此迅猛之後,驚訝和忌憚之餘,又重新燃起了希望:身為教皇,大概不至於言而無信。威尼斯戰事這麼快結束,也就不耽誤教皇的軍隊來援助自己,有了這麼強的一支援軍,還愁不能擊退奧斯曼帝國收復失地?

只是不知道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雖然奧地利和威尼斯關係一直不好,卻也一直視威尼斯的土地為自己嘴邊的一塊肥肉,這一次性全進了教宗國的肚子裏,要說一點不眼紅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伊斯特裡亞,對教宗國而言還是塊飛地。

……

憑藉著對米蘭和那不勒斯的掌控,西班牙在意大利地區也有較強的信息獲取能力。雖然現在只是西班牙治下一塊領地,但米蘭本身的實力絲毫不弱於教宗國和威尼斯外北意地區任何一個國家。

作為同樣和威尼斯相鄰的地區強權,手握上萬大軍。得到威尼斯淪陷的消息之後,米蘭總督如果先斬後奏,並非來不及在威尼斯主力被滅之前強行干涉進這場戰爭。

只是那樣自己要著冒極大的政治風險,很顯然,米蘭總督並不認為有這個必要,而且馬德裡也不大可能支持自己,此時西班牙的重心仍然在鎮壓尼德蘭叛亂上。於是報告和答覆在米蘭和馬德裡之間一來一回,自己也只剩下看戲的份了。

歐洲大陸宗教改革運動風起雲湧、各種異端異軍突起,一個私德無虧且各方面極為強勢的教皇,對整個天主世界都是極其有利的,尤其是在尼德蘭獨立以及和英國的爭端中深受其害的西班牙。

可是對西班牙而言,這個教皇似乎過於強勢了。在意大利地區,西班牙是有很強的影響力並且希望謀求進一步擴張的,因此並不希望意大利地區的平衡被完全打破。

可這個時候和教皇產生直接衝突又太不明智。西班牙本就是被異端圍攻的對象,和法國也有尖銳的利益衝突,盟友奧地利自顧不暇而且還指望著教宗國幫忙,波蘭立陶宛聯邦遠在千裡之外還更傾向於教皇。

一旦和強勢崛起的教宗國交戰,法國勢必不會袖手旁觀,到時候只怕米蘭和那不勒斯都保不住,英國和尼德蘭更要捲土重來。

因此西班牙雖強,在這件事上卻沒什麼底氣。不過那麼大的事發生,西班牙自然不能充耳不聞,多少從教宗國手裏要點好處,想必教宗國也不會拒絕。畢竟從實力的地位出發,西班牙的承認與否對教宗國體面的吃下這塊肥肉至關重要。

……

距離較遠,在意大利地區勢力較弱而且主要集中於西北邊界,近年又專註於內部事務,法國對威尼斯發生的一切比較後知後覺,知道開戰的時候,卡爾已經打到特雷維索了。

先前為了對抗西班牙,法國曾和教宗國、曼圖亞、威尼斯、托斯卡納結盟。儘管《韋爾萬條約》的簽訂確立了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和平,但所有人都知道,和平僅僅是暫時的。

威尼斯仍是法國天然的盟友,原因很簡單,在意大利地區,西班牙的勢力遠強於法國,米蘭橫亙在中間,同時是威尼斯和法國的眼中釘。

更重要的是,法國和威尼斯在經濟上有非常密切的往來,確切的說,威尼斯是法國的大債主。

近十年的王位鬥爭,夾雜著血流成河的宗教內戰和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讓法國經濟瀕臨崩潰。亨利四世不得不借了大量的貸款,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威尼斯,登基之前,法國財政赤字達29600萬裡弗爾。

儘管休養生息已有幾年,任用蘇利恢復振興國內經濟,從1601年起做到收支基本平衡,並且有餘力支撐同年的一場與薩伏伊公國的短暫戰爭,奪取了布雷斯、布熱、瓦洛梅和熱克斯等地,但欠威尼斯的貸款仍未完全還清。

威尼斯共和國就這麼被滅了,是否意味著法國能有一大筆貸款不需要還了?既然如此,如果誰要提出讓威尼斯復國,法國第一個不答應。

可是,讓教宗國完全吃下威尼斯,是否又會讓教宗國過於強大?雖然法國暫時沒有重回意大利的打算,最該頭疼的是西班牙,但是等法國國力恢復,意大利地區也是要爭一爭的。

屆時如果面對的是一個同時具有道義製高點、強大武力、廣袤土地的教宗國,是否會過於棘手?不過那都是後話了。教宗國要更進一步,首先要過西班牙這一關,削弱教宗國還算不上當前法國的當務之急。

……

求存,求援,求地,求錢,求勢……

各國有各國的考量,各國有各國的立場。各國的使者,帶著各國的訴求,不約而同的先後來到了羅馬。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