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教皇奧古斯都》第三十六章 局勢(六)——俄羅斯
在歐洲的東邊,俄羅斯尚未崛起。這個時候的俄羅斯在其他國家心目中的地位,比起後世讓人聞風喪膽的「歐洲憲兵」、「歐洲壓路機」、「戰鬥民族」、「灰色牲口」等印象,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斯拉夫人,農奴製,沙皇,蠻夷沐猴而冠;第三羅馬,東正教,拜佔庭亡國陋規。國力使然。

後世俄羅斯的崛起,伴隨著三頂王冠落地。大洪水時代重創並之後三次瓜分滅亡波蘭,大北方戰爭廢掉瑞典,前後兩百多年多次俄土戰爭打的奧斯曼江河日下。

只是很可惜,現在的俄羅斯,沒把握打贏這三個國家中的任何一個,並且正遭受著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入侵。

俄羅斯的外交局勢整體上總是不大好。弱則舉世皆敵,強則仇滿天下。當然也有例外,大北方戰爭和三次瓜分波蘭外交就非常成功。

這一方面和宗教有些關係,東正孤兒嘛,也許東正教在別的方面有不少加成,但在外交上基本是負擔。更重要的還是另一方面,俄羅斯的吃相,實在是太難看太嚇人了,1853年克裡米亞戰爭搞的英法聯手勞師遠征幫助奧斯曼抗擊俄羅斯就很能說明問題。

現在俄羅斯的外交狀況,要多慘有多慘,孤立無援,周邊國家輪番毆打,只能悶著頭向東邊的西伯利亞拓荒,還得時刻提防外敵入侵。

至於夢想,應該是有的,但不可能有後世那麼大,而且還得先等政權穩定下來。

對於目前外交狀況同樣窘迫的瑞典,俄羅斯可能還以為會有機會捅刀子,即便現在正應對著共同的敵人。對正處強盛期的波蘭,俄羅斯大概不會有太多想法。對尚未衰落且維持著極其遼闊疆域的奧斯曼,俄羅斯也不可能有整吞的想法。克裡米亞出海口八字還沒一撇,沙皇格勒的野心自然無從談起,個別人做夢的不算。

真實世界不是遊戲,不會有個戰爭分數,分數夠了就想割哪割哪,奧斯曼只要還有一口氣,都是不可能讓出伊斯坦布爾的。何況以大部分真實戰爭的進度,打上一百年,分數都不夠割君士坦丁堡的。

如果不細分,再排除掉偽政權和外族統治時期,從9世紀的基輔羅斯起一直到1917被二月革命推翻,上千年的歷史中,統治俄羅斯的主要就只有兩個王朝:留裡克王朝和羅曼諾夫王朝。

而1605年,正是王朝更迭的大空位時期,直到1613貴族們推舉伊凡四世的親戚、16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新沙皇,開啟羅曼諾夫王朝。

1605~1613這段大空位時期算得上是俄羅斯自成立以來數一數二動蕩的時期,也是最虛弱的時期之一。

在這期間,波蘭兩次扶立偽沙皇。1605偽季米特裡即位,因採取親波蘭的政策觸怒了俄羅斯大貴族被殺,大貴族舒伊斯基即位,號稱瓦西裡四世。1607年,另一個偽季米特裡出現,再次得到波蘭的支持。1610年,波蘭軍隊攻佔莫斯科,舒伊斯基被殺。波蘭入侵者在1612年被俄羅斯貴族們召集的軍隊驅逐,這一動蕩時期才結束。

說到俄羅斯,不得不提俄羅斯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伊凡四世有著非常響亮的別稱——伊凡雷帝、恐怖的伊凡。

伊凡四世對內將莫斯科大公國改造成沙皇俄國,並在多方面進行深入徹底的改革(稱之為自上而下的革命都不為過),影響深遠,對外急劇擴張,大大增強了俄羅斯的國力,讓俄羅斯有了一個作為大國強國的基本盤。

但他失手殺了自己的長子,間接造成了留裡克王朝絕嗣,影響也包括這次大空位時期。因此伊凡四世既是第一位俄羅斯沙皇,也是留裡克王朝倒數第二個君主。

伊凡四世富有才智、英明能幹,活動具有遠見和堅定的目的性,並具有進步的性質,在沙皇俄國的開國史上佔有非常特殊重要的地位。

但在另外一方面,生長在階級鬥爭和統治集團內部鬥爭極其複雜的環境中,自幼即養成意志堅強和冷酷無情的性格,有很強的猜忌心理,好激動,殘忍,對貴族嚴厲鎮壓。

伊凡四世1530年出生,出生時莫斯科電閃雷鳴,一道閃電擊中了克裡姆林宮的塔尖,瞬間蹦出巨大的火球。莫斯科人見狀驚恐萬分。

三歲時即位,母親暫時攝政。他的幾個叔叔不把他放在眼裏,在他面前非常放肆,甚至公開侮辱他。他的母親葉蓮娜為了維護伊凡的王權與他的幾個叔叔爭鬥,結果在他8歲的時候被毒死了。伊凡四世成了孤兒,那些大貴族就更加肆無忌憚了。後來,伊凡在舅舅的幫助下,殺了那些害死他母親的貴族,真正掌握了權力。

由於從小生活在壓抑的逆境中,伊凡四世的性格變得非常乖戾,經常虐殺小動物,13歲時就下令處死了反對他的世襲大領主。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

他開始執政後,於1549年建立重臣會議,編纂新法典,對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法律、財政、軍隊、宗教等方面進行改革。伊凡四世的政府竭力鞏固專製政權,強化國家中央集權。

其軍事改革的基本內容是完善軍事指揮體系,限制按門第選任軍官的制度,建立常備軍,整頓俄國地方部隊的勤務和調整俄國邊境守備與屯紮勤務,奠定了俄國正規軍的基礎。伊凡四世改革,尤其是軍事改革,使俄羅斯走向強大。

1564年冬,伊凡四世突然離開莫斯科並讓人送信回來:「因為不能容忍我周圍的背叛行為,我不再管理這個國家,而是按上帝指引的路去走。」他的行為在莫斯科引起了恐慌,在得到總主教對他的「有權處決任何想處死的叛徒」的許諾之後,他回到了莫斯科。

1565年,他在國家推行獨創的「特轄製」,把全國化分為普通區和特轄區,給貴族勢力很大的打擊。打破了領主政體對沙皇的一切權力限制,消除了領主政體,建立沙皇專製政體,打擊地方割據勢力,統一俄羅斯,建立了中央集權。同時組建了一支對沙皇絕對忠誠,對臣民冷酷專橫的特轄軍。

接著一場場屠殺開始了,以1565~1572年實行特轄製期間為高峰。屠殺的對象主要是有實力抵抗沙皇的封建王公和大貴族。在7年間有4000多名大貴族被殺。伊凡四世在剷除大貴族的同時,扶植了小貴族和市民的力量,消除了地方領主割據的隱患,加強了中央集權。這也許是俄國歷史發展中必須經歷的一步,雖然採用的方式也過於激烈了。

但另外一些行為只能說是暴虐了。他的軍隊洗劫了有獨立共和傾向的諾夫哥羅德,上萬人蒙難。在吞併喀山汗國時實施屠殺,古老的領主家庭中存活的僅有九家。莫斯科主教菲利普因譴責伊凡四世的殘酷統治而被勒死。

伊凡四世甚至一度傷害了自己的兒子兼繼承人,並最終於1581年在暴怒中失手殺死了伊凡太子,《伊凡雷帝殺子》這幅列賓的世界級名畫講的正是這件事。他的屠殺終於在無法挽回的內疚中劃上了句號。

伊凡四世在領土擴張方面很有作為,他先後吞併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和西伯利亞汗國,還打敗了克裡米亞汗國遏製了奧斯曼人,俄國的領土向東大幅推進,蒙古人從此不再成為威脅。

他在其中一些戰役中親自上陣,勇敢作戰,並提出了「連續打擊敵人」、「在野戰中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出發點」等策略。

此外,他吞併了大諾蓋汗國和巴什基爾亞,使北高加索許多民族歸順俄羅斯,使俄羅斯成為了一個多民族國家。他在1558年發動了立窩尼亞戰爭以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但沒有成功。

令人難以置信的,這樣一個殺人無數,其中包括自己的六個妻子和長子的沙皇,還是一位知識淵博、才華橫溢的學者。

伊凡四世是當時莫斯科最優秀的演說家,他酷愛讀書,博覽群書,尤其閱讀了大量歷史書籍。擅長寫作,有很高的俄語造詣,是當時俄羅斯優秀的語言學家和作家,現存的作品主要是政治性的,遣詞造句的本領和尖刻諷刺的技巧卻躍然紙上。伊凡四世還是所有俄羅斯的大公、沙皇文化水平最高的,並且十分重視俄羅斯文化事業的發展,推廣了印刷術。

王儲伊萬死後,伊凡四世除了弱智的兒子費奧多爾以外,再沒有繼承人了。雖然伊凡的末任妻子給他生了兒子季米特裡,但很多人認為他是非法所生,不能立為王儲。伊凡四世無可奈何,隻好將費奧爾多立為王儲。

1598年費多爾死後絕嗣,外戚戈都諾夫秘密殺害有王位繼承權的季米特裡,被推舉為沙皇,留裡克王朝結束。戈都諾夫之後又因眾叛親離,被波蘭扶持的偽季米特打的節節敗退,憂懼去世。1605年,戈東諾夫的兒子費多爾二世即位49天即被殺死,偽季米特裡登基,俄羅斯的混亂即將開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