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中國帝王的私密生涯:趙匡胤私密生活全記錄》死上個把王妃算什麼(4)
趙普「哎呀」一聲大叫,拔腳就要離開。趙光義連忙攔住問道:「趙兄意欲何往?」趙普言道:「你今日遭遇,全是為兄之罪!為兄要面見皇上理論,不然,為兄於心何安?」趙光義搖頭道:「趙兄啊,皇上氣怒如此,你此時入宮,豈不要惹上殺身之禍?」趙普回道:「縱然被皇上千刀萬剮,為兄也無怨無悔!」「算了吧!」趙光義將趙普拉回了座位上,「既然此事是兄弟我出頭,那你趙兄就不要去自討沒趣了!如果皇上真要處治於你,那你就是想躲恐也躲不掉啊!」趙普嘆道:「光義兄弟,我趙普本隻想著要把那馬林繩之以法,萬沒料到,竟惹得兄弟你與皇上產生這麼大的矛盾!我說馬林罪該萬死,我這般作為,豈不也是罪該萬死?」「趙兄言重了!」趙光義居然笑了笑,「其實啊,我倆是一根繩上的兩隻螞蚱,你若是安然無恙,那我就會平安無事,而若我真的到了宰相府去做管家,那大宋的宰相就肯定不是你趙普了!」趙光義所言應該是正確的。也就是說,趙光義與趙匡胤之間雖然鬧出了矛盾,但趙光義與趙普之間的關係卻又大大地加深了一層。這層加深了的關係,對趙匡胤而言,是喜還是憂,是福還是禍?不幾天,趙匡胤突然當廷宣諭:馬林恃寵驕縱、恃功妄為,已著開封府依律正法,以儆效尤。趙匡胤還令趙普代擬詔書,頒佈天下。趙光義暗謂趙普道:「看來,皇上是想通了!」趙普喟然言道:「在我看來,不是皇上想通了,而是皇上給了我趙普一個天大的面子!」從表面上看起來,趙匡胤也的確給足了趙普一份臉面。自馬林死後,趙匡胤一直未在趙普的面前提及此事,似乎馬林之死,與趙普毫無關係,更似乎,本來就沒有馬林這個人。連那和氏都覺得有些疑疑惑惑的,她問趙普道:「老爺,皇上是不是變了?」這回趙普的回答就與在趙光義面前所言有所不同了,趙普回答和氏道:「不是皇上變了,是因為皇上要攻打李唐了!」這一年(開寶四年)十一月,大宋都城汴梁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不速之客是誰?乃南唐國主李煜的弟弟李從善(李從善時封南唐鄭王)。說來也許不信,李從善竟然獨自一人從江寧渡江北上,一直走到了汴梁。早有地方官把李從善朝宋的消息報告了趙匡胤。不過,直到李從善進入汴梁之後,趙匡胤才弄清楚李煜派弟弟朝宋的目的。李煜讓李從善帶給趙匡胤一封信。信中,李煜先大大地歌頌了一番趙匡胤的豐功偉績,接著,便謙卑地向趙匡胤請求去掉其國號,改「唐國主」為「江南國主」,改「唐國印」為「江南國主印」。李煜還在信中請求趙匡胤不論在任何場合都可以直呼「李煜」的名號,說是這樣聽來親切。趙匡胤看了李煜的信後,自然是萬分的高興。高興之餘,他設宴款待李從善,趙普、趙光義等人作陪。就在李從善喝得面紅耳赤的當口,趙匡胤笑嘻嘻地對李從善言道:「鄭王爺,你就不要回江寧了,就留在汴梁吧!」李從善大驚,趙匡胤此言,分明是要拘留於他。可還沒等李從善開口說話呢,趙匡胤又喚道:「來人啊!送江南鄭王去休息!」李從善就這麼被帶走了,在座的宋臣大都很是愕然。按理說,兩國交戰都不斬來使,大宋與南唐未交戰,李從善又是李煜的弟弟,還代表李煜來向趙匡胤討好的,趙匡胤應該沒有理由將其扣下。不過趙普沒有愕然,因為他覺得趙匡胤有充足的理由將李從善扣留。這理由就是四個字:弱肉強食!在趙匡胤看來,攻滅南唐只不過是小菜一碟。既如此,南唐皇弟主動送上門來,那自然就該叫他有來無回了。想當初,趙普與趙匡胤制定統一天下大計時,是把南唐作為南方最強的對手而放在最後一位攻打的。沒想到,時過境遷,南唐國竟然變得如此軟弱。不過話又說回來,在趙普的眼裏,南唐國也並非一攻即滅的。所以趙匡胤決定將李從善扣押做人質,趙普就很想勸說趙匡胤幾句。趙普最終之所以沒有去勸說,是因為他想起了馬林之事。皇上既然在馬林一事上沒有找我的麻煩,那我又何必為一個李從善而惹皇上不高興?反正,南唐遲早是要被大宋所滅的。趙匡胤扣留李從善而趙普沒有表示異議,這使得趙匡胤很愉快。愉快之下,趙匡胤就在一個夜晚跑到宰相府去吃和氏燒的狗肉了。吃到酒酣耳熱之際,趙匡胤樂呵呵地對趙普言道:「愛卿,那李煜主動向朕請求去掉國號,豈不正說明了他心虛國弱?朕就在想啊,如果朕派二萬人馬過江,是不是就可以把江寧拿下了?」不難聽出,趙匡胤有輕敵之意了。要知道,當時的南唐國有數十萬戶人口,趙匡胤想憑二萬人就滅了南唐,口氣也未免太大了些。趙普也「哈哈」一笑道:「皇上如果真派二萬人馬過江,即使拿不下江寧,也至少會嚇得李煜尿襠!他向皇上請求去掉國號,只不過是希望皇上不要派兵打他、讓他在江南苟安罷了!」「他真是想得美!」趙匡胤冷哼一聲,「若讓他在江南苟安,那朕又如何能心安?」「是啊,是啊!」趙普連連點頭,「只有把那李煜捉到汴梁來,皇上方能心安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