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中國帝王的私密生涯:趙匡胤私密生活全記錄》朕要令目極之處均歸大宋(12)
趙普眉毛一動:「這麼說,你已經同皇上談論過北伐之事?」趙光義回道:「趙兄在此等候之時,我正在宮內同皇上談論。雖然我的見解不如趙兄深刻,卻也知道皇上再度北伐並無十分的把握,所以,我就把我的看法與皇上說了……」「於是,」趙普接道,「皇上就把你剛才對我說的話對你說了!」「還不僅如此呢!」趙光義喝了一杯酒,又抹了一下嘴唇。「皇上以為,是趙兄你唆使我入宮去勸說皇上不要再度北伐的。皇上還笑著對我說:你以後不要什麼事都聽趙普的,更不要與趙普一個鼻孔出氣!」趙普趕緊道:「你就沒向皇上解釋一番?」趙光義言道:「我當然解釋了。我對皇上說,我此番入宮見駕,趙普根本就不知道,可皇上始終不相信!」趙普「唉」了一聲道:「皇上真是太冤枉我了!這同時也表明:皇上對我早有成見!」「所以呀,」趙光義又喝了一杯酒,「當此時刻,趙兄你就不能入宮勸駕,否則,後果可就難以想像了!」趙光義口中的「難以想像」,實際上就是「不難想像」。故而,趙普自嘲地一笑道:「現在想來,我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沒去宮中勸駕,而是來找兄弟你飲酒。」趙光義也含蓄地一笑道:「趙兄,就讓我們一邊飲酒一邊耐心地等待吧!」也用不著什麼耐心地等待。剛交二月,趙匡胤就當朝宣布:再度北伐劉繼元。而且,趙匡胤此次還是禦駕親征。趙匡胤命趙光義為東京(汴梁)留守,代理朝政,命大將李繼勛率二萬宋軍騎兵為先鋒直趨太原,自己親率趙普等十數位大臣和曹彬、黨進、趙贊等大將及八萬宋軍步兵隨後跟進。瞧趙匡胤擺出的這副架勢,顯然是志在必得了。趙匡胤還在朝堂冷冷地宣稱:誰要是勸阻北伐,誰就是居心叵測。這樣一來,大宋滿朝文武,都把雙唇閉得緊緊的,不發一言。所以,從表面上看去,此次北伐,大宋君臣已經是同仇敵愾、別無二心了!不過在大宋宰相府,趙普與妻子和氏曾有過這麼幾句對話:趙普謂和氏道:「皇上此番是孤注一擲了!」和氏問道:「孤注一擲又如何?」趙普回道:「或是大勝,或是大敗!」和氏又問:「老爺以為,此番是大勝還是大敗?」趙普作答:「我當然希望皇上能夠大勝!不過,這只是我的希望而已。」不知為何,和氏的眼淚都快要下來了,不禁泣聲對趙普言道:「但願老爺能平安歸來……」如果趙普和妻子的這幾句對話讓趙匡胤聽見,趙匡胤的心中肯定是大為不快。因為,北伐剛剛開始,趙普還沒有離開汴梁呢,和氏對趙普就有點生離死別的味道了。在李繼勛走後的第二天,趙匡胤就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帶著趙普等大臣、曹彬等大將和八萬大軍及大軍的糧草,浩浩蕩蕩地開出了汴梁城。出城之後,趙匡胤意氣風發地對送行的趙光義等人言道:「待朕歸來,定與爾等大醉一場!」李繼勛率二萬宋軍騎兵攻入北漢境內後,真可謂是勢如破竹,又恰如秋風掃落葉一般,隻短短數天工夫,便向前推進了三百多裡。過了瀟河,往西北走一百多裡就是北漢都城太原。然而李繼勛卻道了聲「且慢」,接著問部將道:「你們說,那劉繼業為何不戰而退?」一部將回道:「因為我大宋鐵騎來勢兇猛,那劉繼業不敢應戰!」另一部將言道:「劉繼業只有萬餘人,而我大宋鐵騎卻有二萬之眾,劉繼業當然只能不戰而退了!」部將所言,自有道理。但李繼勛卻搖了搖頭道:「非也!那劉繼業並非膽小之人,且又詭計多端。我以為,他之所以不戰而退,正是想誘使我等儘快地過河!」一部將問道:「李大人的意思是,那劉繼業在河的對岸設有伏兵?」李繼勛言道:「我不敢肯定。我敢肯定的是,只要我等繞道別處渡河,那即使劉繼業在對岸搞什麼名堂,也奈何不了我等了!」眾部將紛紛點頭。接下來的問題,是繞道瀟河以西呢,還是繞道瀟河以東?如果繞道瀟河以西,那就重複了去年北伐的道路,而如果繞道瀟河以東,則離太原城就越來越遠。李繼勛沒有叫部將商議,而是自作主張道:「向河東走,然後找個水淺的地方過河!」事實證明,李繼勛的這一決定是正確的。當時,北漢的軍隊大多集中在汾河以東、瀟河以北這一地帶,越往瀟河的東邊走,北漢的軍隊就越稀少。李繼勛作出這一決定,就是想暫時避開北漢主力,渡過瀟河,先與那劉繼業戰上一場。於是,李繼勛就率二萬騎兵沿瀟河南岸向東一口氣跑了七八十裡,跑到一個叫馬首的地方才打住了馬腳。與此同時,李繼勛又派人南下,將自己的做法和想法稟告皇上。到達馬首之後,李繼勛讓部隊略略休整了大半個時辰。待官兵們吃飽飯、恢復了精神之後,李繼勛便下令渡河。果然,渡河很順利,沒遇到任何攔阻。渡過瀟河之後,有部將提出:乾脆一直向西北打,直攻太原。李繼勛沒有同意。他對部眾言道:「我們應該沿著瀟河向西打,這樣,就可將漢匪主力吸引到我們的身邊,待皇上率大軍趕到之後,我們便可把漢匪主力消滅在瀟河北岸。漢匪主力既完,那太原城就不難攻下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