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中國帝王的私密生涯:趙匡胤私密生活全記錄》滅南漢只是朕的雕蟲小技(1)
轉眼間,荷殘菊枯,冬天來到了。這是開寶二年(公元969年)的冬天。在冬天到來之前,也就是趙匡胤二度北伐失敗後回到汴梁不久,趙匡胤患了一場病。這病算不上多大,就是一天到晚病懨懨的,提不起精神來。慌得那宋皇后和花蕊夫人等沒日沒夜地守候在趙匡胤的榻邊,寸步也不敢離開。終於,當冬天蹣跚地來臨的時候,趙匡胤又打起了精神。有了精神,趙匡胤就要乾正經事了。他頒佈了一道旨令:改任王彥超為右金吾衛上將軍,武行德為太子太傅,郭從義為左金吾衛上將軍,白從贊為左千牛衛上將軍,楊廷璋為右遷牛衛上將軍。王彥超等人新任的官職,就地位而言,毫不遜色於節度使一職,只不過,這都是些虛銜,並無實權。也就是說,趙匡胤沒有讓王彥超等人「罷職歸鄉」,而是讓他們一起留在京城養老了。事後,趙匡胤對趙普言道:「朕以為,朕如此對待王彥超他們,應該算是公平的!」趙普笑著回道:「皇上行事,豈有不公平的道理?」於是,趙匡胤也咧嘴笑起來。不難看出,自宋軍二度北伐失敗後,趙匡胤與趙普之間的關係的確是融洽了許多。因為關係融洽了,趙普就更加挖空心思地為趙匡胤出主意想辦法。而無論趙普出什麼主意、想什麼辦法,趙匡胤一律是準奏。比如,有一天晚上,大雪紛飛的當口,趙匡胤優哉優哉地趕到趙普的宰相府嚷著要吃狗肉。那和氏一陣忙碌之後,趙匡胤與趙普二人就面對著熱氣騰騰又香氣撲鼻的狗肉把酒敘談了。一開始,二人只是閑聊。聊了一會兒,趙匡胤對趙普言道:「愛卿啊,大宋的疆域日漸擴大,不久又要南征,可朕發現,現在京城裏的人才太少!你說,朕如何才能尋得更多的人才以備國事和南征之需?」趙匡胤此言,很有些求賢若渴的味道了。當時朝廷選拔人才,主要是通過科舉考試(世襲、補官、捐官者,未必是真正的人才)。科舉考試不僅有一定的時間限制(當時科考一般每年舉行一次),且真正優秀的人才也不一定都去參加科考。這對於雄心勃勃的趙匡胤來說,自然難以滿足。「是呀,」趙普言道:「大宋疆域這麼大,不久又要南征,人才的確是很缺乏啊!不瞞皇上,臣近日也在思考著這個問題……」「那太好了!」趙匡胤高興地道,「我等君臣真是不謀而合啊!快說,你近日的思考可否有了結果?」趙普回道:「臣的確有了一個不成熟的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哎呀愛卿,」趙匡胤急道,「此時此地,你還用得著跟朕客氣?有什麼話你就快說嘛!」趙普言道:「臣的想法是,由朝廷下令,著各州官吏以五千戶為一個單位,每一個單位中選舉一名忠孝、德業皆突出者入京供朝廷擇用。如果一個單位中確有奇才者,名額可不受一人之限。不知皇上以為如何?」「好!」趙匡胤大叫了一聲,「愛卿這主意妙!這樣一來,天下人才將皆為朕之所用,朕也無遺珠之憾了!」趙普謙遜的一笑道:「臣之想法還很粗淺,敬請皇上斟酌!」趙匡胤還真的在斟酌了。片刻之後,他對趙普言道:「愛卿,朕對你的想法略作修改和補充。一、不由朝廷下令,而由愛卿你代朕擬一道旨意,立即曉諭各州;二、加上這麼一條:若有人才不報者,以抗旨論處,若有以尋常人等濫充人才者,以欺君論處!愛卿,朕如此修補,可有道理?」「皇上太英明了!」趙普一邊說話一邊殷勤地為趙匡胤斟酒。「臣先前所言,就像是從山中采來的一塊石頭,而經皇上這麼一修補,這塊石頭就立刻變成美玉了!」趙匡胤「哈哈」大笑道:「趙普,你也學會當面吹捧了!不過,你如此吹捧,朕聽了很是舒服!」趙普連忙道:「皇上冤枉微臣了!微臣並非吹捧,微臣說的是實話!」「那好吧,」趙匡胤笑吟吟地道:「這事就這麼定了!待各州所舉人才聚京之後,由愛卿統一去安排,然後朕親自去選拔!」趙普應喏道:「微臣遵旨!」趙匡胤走後,那和氏謂趙普道:「老爺,妾身看得出,你與皇上現在的關係好像很親密呢!」「一點不錯!」趙普不無得意地道,「皇上不顧老爺我的勸阻,兩年時間內兩次北伐,均無功而返,所以皇上就不得不承認:老爺我的話,總是有道理的!」和氏又問:「老爺,你與皇上現在的這種關係,能一直保持下去嗎?」趙普停頓了一下,然後道:「當然不能!」和氏接著問:「那依老爺之見,這種關係究竟能保持多久?」趙普沉默了,臉上的那種得意早已蕩然無存,露出了痛苦的表情。和氏忙道:「妾身多嘴了……請老爺恕罪!」趙普搖頭道:「夫人何罪之有?只是老爺我實在說不準啊……我與皇上的這種關係究竟能維持多久?一年?兩年?還是一月兩月?」和氏不再說話。其實和氏的心裏很清楚:只要老爺事事都依著皇上,不要與皇上作對,那老爺與皇上的關係就會永遠親密。只是,她心中雖這麼想,但並未說出口。因為她知道,老爺是不可能事事都依著皇上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