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中國帝王的私密生涯:趙匡胤私密生活全記錄》得美人易,得人心難矣(24)
二十五日,趙匡胤沒有上朝,說是「偶感風寒」,正在后宮中調理。不過,他卻派一名執事太監到朝堂向文武百官宣讀了他的處理決定。趙匡胤的處理決定大略如下:王猛等十數位罪大惡極的宋將立即處絞,並示眾於市;免去王仁贍原先在朝中擔任的樞密副使一職;在隨州設立崇義軍,命王全斌前往統率;在金州設立昭化軍,令崔彥進前往節製;重賞當初攻打蜀國的東路軍所有將領;擢劉光義為鎮安節度使;升任曹彬為宣徽南院使兼義成軍節度使;等等。那王猛終究沒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據說,王全斌曾在趙匡胤的面前極力為王猛說情,說王猛曾救過他王全斌的命,希望皇上留下王猛戴罪立功。趙匡胤卻道:「興師吊伐,婦人何罪?而殘忍至此,當速置法以償其冤!」王全斌最終無奈作罷。那些被王猛割乳而死的「婦人」們,在九泉之下,總算是得到了些許安慰。在趙匡胤的處理決定中,除王猛等十數位被處死的宋將外,要數王仁贍受到的懲罰最為嚴重了。王全斌和崔彥進雖然都被降了官職,但好歹還有一支軍隊統領,仍不失為大宋朝的一名將軍,而王仁贍卻不僅不再握有兵權,連朝中樞密副使之職也被免去了,幾乎變成一介平民了。王仁贍為何會落到如此結局?原因是,他太不識時務了。趙匡胤曾在二十四日分別召見過王全斌、崔彥進和王仁贍。王全斌和崔彥進聞聽百官議定他們死罪後,不敢再嘴硬,當著趙匡胤的面,對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認不諱,尤其是崔彥進,認罪的態度還特別地好。而王仁贍則不然,不僅不好好認罪,且還「歷詆諸將過失」為自己開脫。趙匡胤氣憤地問道:「納蜀國侍中李廷珪妓女、開豐德府庫取金銀珠寶,難道也是諸將所為?」見趙匡胤舉出了鐵證,王仁贍才被迫低頭認罪。但已經遲了,趙匡胤不想再優待他了。以劉光義和曹彬為首的東路宋軍,除劉光義和曹彬二人外,其他的主要將領也都得到了趙匡胤的大力提拔。朝中文武百官雖然大都覺得皇上對王全斌、崔彥進和王仁贍三個人的處置未免有過輕之嫌,但也只是把自己的看法隱於心裏,頂多在私下裏悄悄議論幾句而已。不僅是一般的朝臣了,就是趙光義,在聽到趙匡胤的處理決定後,也只是輕輕地搖搖頭,然後一笑了之。但趙普則不然,他不僅在朝中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明確表示皇上對此事處理不公,且還嚷著非要與皇上當面理論。群臣勸他,他不理。趙光義勸他,他不聽。然而,趙匡胤自那日「偶感風寒」後,一連數日沒有上朝。趙普去宮中詢問,宮中太監告訴他:皇上在花妃娘娘的寢殿裏調養身體,恐還有幾日方可上朝。那太監還對趙普說,皇上有旨:調養期間,不見任何朝臣。趙普頗為不快地對趙光義言道:「皇上哪裏是什麼偶感風寒?他分明是故意躲避臣等!」趙光義又勸道:「算了吧,宰相大人!皇上既然已經做出定論,你也就不要過於計較了!再者,任你如何計較,你也不可能推翻皇上的旨意!」「不行!」趙普態度很堅決,「此事非同小可,臣定要與皇上理論個是非曲直!」趙光義見趙普如此較真,生怕趙普會與趙匡胤大吵大鬧起來,於是就跑去找趙普的妻子和氏,請和氏出面勸說趙普。和氏果然勸趙普道:「老爺,甭想著去找皇上理論了!就算你理論贏了,於老爺你又有何種好處?」趙普回答和氏道:「夫人有所不知。若是一般之事,我決不會堅持去找皇上理論。但此事非同一般:是我主張由百官共議王全斌等人之罪,百官也依了我的意思判定王全斌等人為死罪,可到最後,皇上卻推翻了百官的判定。夫人想想看,如果我不就此事與皇上認真地理論一番,那皇上以後還會聽我的話嗎?皇上不聽我的話,也就不會把我放在眼裏了!皇上不把我放在眼裏了,文武百官便不會惟我馬首是瞻了!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我縱然官居宰相,又有何實際意義?」和氏覺得丈夫言之有理,便馬上改口道:「那好吧,你就去找皇上理論吧!大不了,妾身與老爺離開這裏!」趙普高興地道:「這才叫夫唱婦隨啊!」和氏問道:「皇上不上朝,老爺又如何去找他理論?」趙普笑道:「國事繁複,皇上豈能久居后宮之內?說不定,皇上還會主動召見我呢!」又讓趙普說中了。五六天之後,趙匡胤傳旨:傳當朝宰相入宮見駕!正如趙普對趙光義所說的那樣,趙匡胤根本就沒有「偶感風寒」。趙匡胤呆在花蕊夫人的身邊,主要的目的也就是想躲開趙普的糾纏,順便趁此機會與花蕊夫人好好地逍遙快樂幾日。趙匡胤深知,他赦免了王全斌等人的死罪,趙普心中定然有所不滿。他以為,避在后宮幾日,趙普心中的不滿也就自然而然地會消失了。由此不難看出,就趙匡胤而言,其實也不想與趙普發生什麼爭吵的。但事與願違,趙普心中的那種不滿一點也沒有消失。這樣,一番爭執也就不可避免了。不過,趙普入宮剛一見到趙匡胤的時候,態度還是十分溫和的。他伏地給趙匡胤磕頭,還輕聲問道:「皇上龍體無恙耶?」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