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有事請找妖妖靈》第36章 準備
送走了黃奶奶,吳克昂回家摟著孟極,然後開始觀察起了自己的爹媽。

這倆人的狀態真的挺有意思,明明一切都「正常」,但兩人只要手上沒事可做,就會兩眼放空開始發獃。

而且發獃的程度還挺厲害……就是那種別人一看就知道,這一定是進入了「無念」的狀態才有的效果。

孟極被摟的舒服了,於是開始逐漸響起了呼嚕聲。兩隻爪子開始在吳克昂的肚子上有節奏的一下一下踩著,看起來彷彿快進入做夢的階段了。

坐了一會,吳克昂放下懷裡的孟極對自家爹媽說道,「你們兩個早點睡吧?明天還得上班呢。」

一句話讓自家爹媽一起起身去睡覺之後,吳克昂也迅速完成了全套清洗上床睡覺。

明天開始,說不定就得被城隍相關的事兒折騰咯。

既然有了這樣的預期,那是不是就應該好好休息,然後爭取以最飽滿的精神來迎接這樣的挑戰呢?

吳克昂覺得而自己的判斷沒有錯,畢竟現在寧遠確實面臨威脅,那當然要儘快對這種威脅進行研判和處置,才能夠保證寧遠安全。

兵貴神速,時不我待嘛。

結果,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一直到三個月以後,吳克昂終於憋不住了。他讓枷鎖將軍替自己帶了一封信給吳友謙,信裡委婉的提及了一下自己還在等待配合調查,並且就「竊取城隍之位」和相柳提過的「方法」結合起來,大膽推測了一下文化巷四十七號裡,那些浮塵的作用。

吳克昂覺得,那些浮塵很有可能就代表了一個又一個世界——其中可能有一顆或者幾顆都被相柳和幕後黑手當成了試驗田。

竊取城隍權柄,這很明顯不會是對方的根本目的。擁有一個大概率能夠溝通其他世界的神器,結果就只是為了給妖族整個屬於自己的城隍……這投入和產出根本不成正比。

綜上所述,吳克昂覺得自己應該把自己的意見轉告給吳友謙醫生,讓他提高警惕才行。

畢竟寧遠也是一座大城市,如果這裡真的鬧起了妖精……妖精們如果真的到處搞事情,那就真的很麻煩了。

枷鎖將軍帶著吳克昂的信消失在了幼兒園的操場陰影裡。很快,兩位將軍再次出現,並且帶來了吳友謙的回信。

吳克昂接過信件,然後仔細閱讀起了上面的內容。

隨後吳克昂發現,他看不懂這上面的字。

大夫的手寫字,那確實看起來就和黃紙上的鬼畫符沒什麼區別。

·

·

·

時間在吳有謙和吳克昂一封又一封的信件中過的飛快,儘管沒有直接向吳克昂說明自己最近的工作方向,但吳友謙很明顯也沒閑著。

根據他的調查結果,文化巷四十七號裡的那一大堆會發光的灰塵,可能是曾經在城隍們眼中出現過兩次的「法器」。

是的,它是一種法器。儘管在過去的記載中,這種法器前後有過完全不同的名字。

它第一次出現並且被城隍所記錄是在晉朝太元十二年。當時的漢中郡武陵縣南有一條叫做武陵河的大河,而一位漁民前往漢中郡城城隍廟內上香叩頭,說自己在武陵河附近發現了一片盛開著花朵的桃花林。順著桃花林繼續往裡面走,就能發現一個隱居的村落。根據村人所說,他們是在秦王政二十五年時為了躲避暴秦苛政,流落隱居於此的。

城隍有記錄本地人口信息的職責,而這個「記錄登記」是天然形成的——只要這個人生活在本地城隍的轄區內,

那他的一切資料都會出現在速報司的記錄之中。

但根據漢中郡城隍的查詢,本地壓根就沒有這麼一群人——速報司的記錄上顯示,漁民所報告的區域,在過去一千年中隻居住過七戶四代,共計五百二十七人。

漢中郡城隍派遣速報司司主和陰陽司司公前去走訪調查,而最後得到的結果是——什麼都沒有。

但根據城隍的陣法研判,那個前來報告的漁民也確實沒有說謊。他甚至還帶著桃花源的居民們所贈送的衣服和鞋子——那些東西的款式和製式確實也符合秦王政二十五年時期的常規。

漢中城隍百思不得其解,最終認為桃樹林和後面的隱居之地,大概是「天地自然造化」而形成的「絕境」。並且將這一「絕境」命名為「桃花源」。

桃花源第二次出現於太建九年的信安郡石室山,根據當時信安郡城隍的記錄,郡內有一人在城隍廟內焚香哭訴,聲稱自己於赤烏二年上山砍柴。引觀仙人下棋而忘了時日,等再次下山的時候才發現物是人非,就連砍柴用的斧頭手柄都已經爛透了……他自己已經完全找不到回家的路。

他連身上的衣服都爛光了,這套衣服還是仙人賞賜給他的。

這人的哭訴很快就引來了信安郡城隍的關注,畢竟南陳人穿著先秦服飾,這確實看起來有些古怪。

信安郡城隍根據哭訴者的三魂七魄特徵,命陰陽司詳查。隨後陰陽司證實,此人為建安二十三年生人,距今已有三百五十九年了。

信安郡城隍認為,仙人弈棋一事尚待考證,但此人如今已經三百五十九歲一事做不得假。因此將此事記錄下來,並且通報給了其他南朝陳國城隍。

在通報中,信安郡城隍將此事可能涉及到的法器命名為「爛柯」。

無論是桃花源還是爛柯,在城隍們的記錄中這最多只是一些「值得注意」的事情而已。畢竟漢中郡武陵縣和信安郡石室山相隔接近兩千裡,兩次出現間隔了一百八十九年。它們甚至就連表現都不太一樣,一個是出現之後突然消失再也找不到入口,而另一個則是時間流速突然變慢。

吳友謙認定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兩個傳說其實是同一回事,並且現在這東西就在文化巷四十七號的理由有三。

第一,如果把時間表列出來會發現,無論是桃花源還是爛柯山,事實上都有著兩個「時間節點」。爛柯山是公元239年到公元577年,而桃花源則是從公元前222年到公元後388年。

這兩個時間節點之間具有「重合點」,也就是從公元前222年到公元後388年的610年時間中,從公元239年到388年間,有149年是重合的。

第二,武陵縣漁民獲贈的衣服和鞋子,與爛柯山人所穿的衣服鞋子幾乎完全一致。儘管有一些手工製作上的區別,但這兩件衣服的材質和製作工具幾乎完全一致。

第三,文化巷四十七號的廂房內,發現了一套外形極其古老的衣服。這身衣服和目前保存在十堰以及衢州的那兩套「先秦服飾」幾乎一模一樣。

·

·

·

【所以你就是通過一身衣服判斷桃花源和爛柯山其實是一個東西,而且這玩意現在還在文化巷裡的唄!】吳克昂在信件中酣暢淋漓的進行著吐槽,【那你還搞那麼詳細的一二三幹啥?水字數啊?】

吳友謙的回信非常直截了當,【你怎麼知道我是搞內科的?】

吳克昂看著只有短短一行字的回信內容,擰眉眯眼辨認了半天回通道,【字寫慢點,你是搞什麼的?】

【內科。】吳友謙為了把字寫穩當些,於是刻意放大了字體,這才勉強能讓吳克昂看的懂,【你後天就開學了吧?緊張麽?】

【後天是八月三十一,開學是九月一號。】吳克昂在信中寫道,【小學一年級嘛,課程也沒什麼難的。我主要負責好好享受生活,天塌下來麻煩老大你不要告訴我。】

和吳友謙混熟了之後,吳克昂說話還是挺放鬆的,至少不用像在鍾靈鴖面前還得注意遣詞造句。

【我不擔心天塌,反而比較在意漲水的事情。】吳友謙在回信中寫道,【今年漲水的情況不對勁,影響規模太大了。】

吳克昂看到這封回信,呆愣了好一會。

過了好一會,吳克昂寫信問道,【我看傳說一地的降水河流甚至井水那都是歸龍王管的,咱們這兒漲水難道老大你不管?】

【馬上就二十一世紀了,香江都已經回歸了,你什麼時候才能拋棄這種一點都不科學的迷信思路?】吳友謙的回信也慢了一截,【今年降水比往年偏多一點,但是漲水的速度卻比以往快得多。】

【造成這個原因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綠化不足。】吳克昂想了想寫道,【長滿了樹木和草甸的地貌更容易留住水分,但是現在開荒放牧的情況太嚴重——雨水幾乎無法被保存在土壤中,它們只能裹挾著泥沙沖入河道。除了造成洪水災害以外,泥沙還會淤積堵塞河流,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

【你看起來很關心這個問題啊。】吳友謙寫道,【你對此有什麼好建議麽?】

【遠離河流堤壩,到更高的地方去。種樹種草,封山育林……】吳克昂寫了好多內容,然後又劃掉了。

他當然記得98年那場南北夾擊的巨大洪水,但這種話說出來吳友謙也未見得會信。與其讓人家覺得自己在說胡話,不如提出一些切實可能的方針。

【老大,我覺得咱們應該發揮一下區位優勢。】吳克昂把之前寫了東西的信紙一扔,重新寫道,【那些生活在寧遠的妖族,能不能把它們組織起來?至少讓那些絕對淹不死的水妖們練習一下抗洪救災嘛!】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