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郭嘉,開局劉備重生來招攬》第六十章,請君入甕
英俊的臉龐配以英武的身姿,未來的天下第一猛將,的確有著自身獨特的魅力。世人都說七尺男兒,呂布卻足有九尺高。

丁原本身也算是高大了,站在他面前卻矮了大半個頭。

雖然穿的是一身寬大的灰色便裝,卻能清楚的感受到那具身軀隱藏的恐怖力量。

丁原盯著自家義子看了半響,才收回目光,問道:「為父將你安排在文職,心中可有怨?」

怨麽?

當然是有的。

不過呂布可不會直說,他只是不精通謀略,卻並非莽夫。

事實上,他一直有著自己明確的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甚至懂得怎麼去上位,比如說認個義父當靠山。

之所以後面會弄得聲名狼藉,是因為他太過忽略世人眼中的道德底線。

良禽擇木而棲,改換門庭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關鍵在於他認了義父又背叛,弒父成了世人眼中抹不去的汙點。

呂布抬起頭,一臉認真的說道:「孩兒知道,義父的一切安排皆是為了磨礪孩兒,又怎會怨恨義父?」

「你能明白為父的一片苦心就好。」

丁原點點頭,以他的閱歷,竟也覺察不到少年內心深處潛藏的一絲埋怨。如果沒有來自外部的挑撥還好,一旦有人放大這一點,將釀成悲劇。

憑心而論,他將呂布安排在文職也未必全是為了磨礪對方,畢竟眼睜睜的看著一個人的威望日漸增長,未來很可能會壓過他。

到那時誰才是並州之主?

丁原語氣頓了頓,又道:「如果為父與新來的劉州牧發生衝突,你可會向著為父?」

他若是有心籌謀,這第一件事必然是先獲得麾下心腹的支持。

呂布聞言一怔,不由詢問道:「義父,這是為何?」

「你只需要回答為父的問題。」

丁原不想解釋過多,這其中的問題也不難猜測。

無非就是權力之爭。

呂布當即毫不猶豫道:「孩兒自是向著義父的。」

丁原很滿意這個回答,點頭道:「那就好。」

呂布想了想,又問道:「只是那劉州牧畢竟是朝廷委派,我們若是動了他,朝廷那邊會不會派人問罪?」

此時靈帝未死,董卓也還沒獨霸朝綱,朝廷還是頗具威望的。

丁原淡然道:「我自然不會親自動手。」

呂布當即便明白,自家義父是要用借刀殺人之計了。他看出義父沒有透露計劃的打算,於是也就沒有再多問。

「你先退下吧,這幾日就先待在軍營,如果有劉州牧派來的人,不要跟他們起衝突。」

「孩兒遵命。」

目送呂布退出營帳後,丁原又召來一名心腹,鄭重叮囑道:「你即刻前往雁門,告訴丁通,不論劉州牧那邊做什麼安排,都不要和他們起衝突。」

不論如何,州牧才是並州名義上的主人,如果抗命不遵,完全有可能被順勢拿下。

反之,只要人活著,即使兵權交出去了,也一樣有調動大軍的能力。

這就是邊軍與其他州郡將士的最大不同,經年累月的並肩作戰,足可讓麾下將士對主將的忠誠超過一塊虎符。

這也是歷代君主會忌憚老將的原因,尤其是自己的威望被蓋過的時候。

——

第二天,雁門郡內幾位執掌兵權的校尉,不約而同的受到了新任郡守的荀彧的召令。

「郡守之職空懸已久,怎麼會突然冒出個新任太守?」

「這人不會是冒充的吧?」

「去看看他的文書就知道了。」

幾位校尉聚在一起議論紛紛,當然主要是其中三人在說,另外二人卻是沉默不語。

其中一人正是張遼。

他心中百味雜陳,如果不出所料的話,他今日很可能會向曾經並肩作戰的同袍舉起屠刀。

丁通看向張遼,問道:「文遠,你覺得那位新太守召咱們意欲何為?」

張遼想了想,答道:「也許只是想和咱們打個招呼。」

他已經站隊,註定無法回頭了。

這件事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如果跟著丁原,最好的結果無非是和新州牧撕破臉,就算最後打贏了,也難免淪為反賊。

用不了多久,朝廷平叛的大軍就會抵達,這不符合他的志向。

其中一名校尉抱怨道:「就怕這位新來的不懂打仗,還喜歡對咱們指手畫腳。」

「哼,如果真是這樣,那咱們……」

一人膽大包天,說話間竟比出抹脖子的動作,好像已經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了。

雁門本就是混亂之地,處理善後的方式也很簡單,歸咎於馬賊與胡人就行了。

幾人當即各自帶著一隊親兵向郡守府進發。

荀彧早已命人在後花園備好宴席,隻待請君入甕。

有道是……宴無好宴,此乃鴻門宴。

幾人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一見有酒喝,目光頓時便明亮了許多,對新太守的印象大為改觀。

同時,也無形間放鬆了警惕。

這是因為他們發現參加宴席的並非只有他們幾人,其中也有幾個重要文官,於是下意識認為這只是一場新官上任的酒宴。

五人一致俯首半跪,齊聲道:「末將參見使君。」

「諸位無需多禮。」

起身後,丁通首當其衝上前一步,拱手道:「末將無意冒犯,只是身負重任,可否一觀使君的委任文書?」

「當然。」

荀彧早有準備,一揮手,便有下屬將委任文書奉上。

幾人看過後,終是確認了新太守的身份。

荀彧舉手示意,笑道:「諸君不必拘謹,此番召爾等前來不過是例行公事,將來守關還得看諸位將軍。」

幾人對視一眼,當即分別落座。

宴席上,眾人又隨意聊了聊雁門各處的城防,兵力部署,不知不覺間已是酒過三巡。

不過這其中卻有一個另類,自始至終一言不發,滴酒不沾。

荀彧見狀,不由詢問道:「這位將軍為何一動不動,莫非是嫌棄我府上的酒不夠醇香?」

那人正待開口,丁通卻搶先一步替他回答了這個問題。

「稟郡守,高順將軍從不飲酒。」

「哦?」

荀彧聞言不禁多看了這人幾眼。

為將者,飲酒未必是壞事,不過得分時間地點。

但是不飲酒,就一定是好事,雖然很可能因此不合群。

「好了,如今酒也喝了,本官也是時候宣讀劉州牧的命令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