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篡儒》第120章 靖國公的擔憂
在靖國公府的後花園,今天的氣氛有些凝重。

兵部尚書郭宏皺眉問道:「怎麼,牧達你對此次安南道大捷有所懷疑嗎?」

李玉正在低頭思量,有些漫不經心:

討論群563743675

「大捷總是不錯的,陛下的文韜武略,自然也是史所僅見。再說了,這安南道的外夷,早在二十年前,就被你把根底鏟得乾淨,如今不過是無根浮萍,自然不是陛下的對手。」

靖國公郭宏這才有點開心:

「總算你小子有點良心,雖然我用井田之法,破了這些蠻人的根底,但是這十餘萬浮萍,卻也是鐵浮萍,可不是那麼好打,陛下的武略,老夫欽佩啊!」

李玉斜著眼看他自吹自擂,卻也不得不承認他說得對,鼻子輕哼:

「這自然是不錯,但是靖國公是故意小看我嗎?這大捷自然不假,但是日子確實不對。」

郭宏不看他,只是目光到處瞄著,身周人等紛紛退開,才低聲說:「又胡言亂語。」

「哦?」李玉拿起一枚瓜子,慢慢掰開,將瓜子仁放在盤中:「公爺,我這枚瓜子可是給你剝好了的,且放三日,你吃得香不香?」

郭宏轉頭看那枚瓜子,面露苦笑:「行了,少顯擺,你是怎麼知道的?」

「呵呵,大人們的眼中,下人都是沒腦子的,公爺自然是不在意的。」李玉笑笑卻沒有回答。

郭宏眯眼,想了會,突然說:「仵作?」

原文來>自-於>小說~

李玉點點頭,郭宏卻搖搖頭,拿手指點點李玉:「真是什麼都瞞不住你啊,這倒是疏忽了,這個酋首,確實放得有些久了。」

「公爺睿智!」

「滾!」郭宏不吃這一套。

李玉繼續找茬:「聽說,五萬禁軍已經在回京路上?公爺可知五萬人回京,京中今年運來的糧草少了多少嗎?」

郭宏愣了會,怔怔地看著李玉,好半天才醒悟過來,說話都有些結巴:「這…這…你也知道了?」

「這有何難?」李玉吃著瓜子,笑呵呵地:「京城糧草,多來自安南道,今年送來的糧草少了這麼多,怎麼看,都不止五萬大軍回京能用的掉的。」

郭宏嗞了口涼氣:「這天下還有什麼能夠瞞過你的眼睛?」

李玉突然俯身過來,低聲說:「你新納的小妾,我不知道面貌呢。」

「滾!」

兩人鬧了一會,李玉才說正題:「十五萬禁軍,加上京師十萬,一共二十五萬禁軍,再加上輔軍,合計五十萬之眾啊!」

討論群563743675

「好大的手筆!」李玉讚歎。

郭宏默不作聲,即便李玉看到了,算到了,他還是不想從自己口中說出來。

他換了個話題:「公主殿下突然去追三持,可是你的主意?」

李玉笑而不答。

郭宏又問:「陛下召青北王進京,青北王於半道傷勢發作,是不是也太巧了,難道神謀牧達就這點本事?痕跡太重。」

李玉這次回答了:「陛下所期望的,不過是青北王不在西北而已,真的回京了,以青北王的直性子,只怕讓陛下徒增煩惱。」

郭宏聞言一愣。

李玉接著說:「如今,半路病倒,又有陛下的禁軍保護,我看陛下不僅不會怪罪,反而會君心甚慰,應該是對青北王大加安撫,就連我只怕也要升官發財了的。」

郭宏沒好氣地說:「這你也知道了?陛下今天下旨,著你禦書房行走,你這天天稱病不朝,倒還有功了!哼。」

李玉站起身,對空中拜倒:「下臣謝恩!」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

郭宏看他虛偽造作,不想理他。

等李玉坐下來,郭宏指著他道:

「我這裡天天好吃好喝地招待你,你是東一個主意,西一個主意的,儘是不管我這裡,白吃白喝,也得給個說法。」

「你哪需要說法?」李玉嬉皮笑臉:「半年一個小妾,忙都忙不過來。」

郭宏這次沒有生氣,反而重重嘆口氣:「如今,這招只怕是沒用,躲也躲不過去啊。」

郭宏所說的,李玉完全明白。

神武帝要對東北用兵,朝中何人不知?

只是怎麼用兵,用何地兵?什麼時候用兵?諸人都是不知道。

原以為,必然以西北軍為助力,由青北王親自帶兵,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青北王在皇子中,對陳靜最為追念,好歹也算是陳靜座下門生,比那些遙拜陳靜的師範,可是更加正式,畢竟是聽過言傳身教的。

小說AP.P

不然,以青北王那種性情,若不是天下師範屬意,哪裡會成為黨爭的隱然魁首?

但是,現在出了個陳樂山,本以為年紀尚輕,不至於影響大局;而事實卻是大出意料之外。

陳樂山一出山,就驚現宗師之境,隨後展露帥才,居然憑藉一己之力,萬餘兵馬,打破草原二十萬大軍的封鎖,救下青北王和李玉,然後壓服西北境,直到他一人沖陣,逼殺王歡,西北軍中自始至終沒有任何人敢於阻礙。

哦,還真有一個,沈落,只是說了句紮營,立時被斬,其上司左懷申是個老兵痞,連青北王的帳都不大買,自己屬下被斬,居然屁都不敢放一個,還上請罪摺子。

若果這樣發展下去,領兵殺向東北的,顯然就該是陳樂山,從神武帝冊封他寧候,就可見一斑。

但是其後的事情,就變得讓人看不懂,先是陳樂山拒絕進入朝堂為官,那還如何領兵。

說是不管朝中之事,但是在蘭良縣,為了一個劉成之子,居然斬殺劉家,而且還是催動民意,公然斬殺。

世家大族落得如此處境,自然激憤,朝中彈劾之聲不斷。

但是彈劾無用,也是意料之中,畢竟陳樂山一舉打擊了世家大族,更是把小中正的職位,交給朝廷,朝中哪裡會真的去處罰陳樂山呢?

到這個時候,很多人覺得陳樂山恐怕是假意拒絕入朝,實則待價而沽,他究竟是要進聚賢殿,還是品鑒閣,朝中已經在議論紛紛。

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大多數人都認為,陳樂山恨透胡士奇,又是天下師範之首,只怕是要取胡士奇而代之,要不然,在蘭良縣,只怕找個由頭就殺了胡士奇。

這個少年宗師,只怕還真敢這麼乾。

而不殺胡士奇,可不就是為了堂堂皇皇地取而代之嗎?

如果真的擅自殺胡士奇,那就跟殺劉府父子不同,那是擅殺朝廷大員,可就真的不能入朝為官了。

所以蘭良縣一事之後,眾人都以為他會前往青平山拜山,拜在玄心真人門下,如此之後,他身份也夠,軍功也夠,民政也夠,就此入朝,品鑒閣大學士,可不是手到擒來。

不曾想,陳樂山居然沒去青平山,丟下一應物件,晃晃悠悠東行,最後傳來消息,居然是要去拜祭老夫子。

這件事情看起來也很正常,實則大為詭異。

拓跋家還被天下所指,陳樂山去那裡就不擔心麽?

他輕身出大漢國境,就不怕東燕下黑手嗎?

更重要的是,此刻朝廷對東北用兵在即,他跑到那裡去,可不是礙事嗎?

讀者身份證-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總之有太多不合理之處,總不能說陳樂山年少,不曉事,畢竟前番的事情都已經傳遍天下了,誰還敢這麼小覷他?

是以朝中有人舉報,說陳樂山通敵,雖然沒有人相信,卻使得陳樂山東行一事,更加讓人捉摸不透。

此刻郭宏就很是煩惱,如果朝廷對東北用兵,此刻看起來非他莫屬,他可不怕拓跋家,打仗不畏強敵,那是郭老將軍的本色。

可是陳樂山,他到底在東北幹什麼?

郭宏不無憂慮:「這小子,跟你一般,都是摸不透的。他在東北一日,只怕朝廷難得動兵,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事情落到我老頭子身上,可該怎麼辦?」

他望望後花園的精緻,似乎害怕再也看不到,有些沮喪:

「牧達,我不是怕打仗,更不是畏死,我是怕成為千古罪人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