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共醉梅艷芳》破土而出的掙扎(圖)
如果要尋找一個音樂天才的例證,我們或許並不需要花費多大的氣力。因為,我們的眼前就有一位:這個人就是阿梅!阿梅小的時候,身體非常虛弱,她經常會無緣無故地病倒。醫院成了她記憶中一個抹不去的痕跡。為了讓阿梅順利地長大成人,媽媽將她過繼給了觀世音菩薩(就是讓阿梅做觀世音菩薩的侍女),這樣阿梅就可以得到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的保佑了。奇怪的是,阿梅的身體逐漸地好了起來,再也沒有得過大的疾病。阿梅非常感激觀世音菩薩對自己的精心庇佑,終其一生,她都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爸爸去世以後,整個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媽媽一個人的肩上。"在那個時候,媽媽要獨力撫養兩個哥哥、姐姐和我,真的是非常、非常地辛苦!"多年以後,已經成為"天皇巨星"的梅艷芳動情地回憶著,"我是老麽--家中最小的孩子,但(並)沒有被寵壞的特權。因為家境清苦,我四歲半就登台唱歌了。"媽媽組織了一個粵劇訓練班和一支歌舞團,一方面教授音樂方面的知識,同時也組織學生外出表演,以維持整個家庭的生計。當時,為了提高學生們(同時大部分也是歌舞團的演員)的演唱水平和音樂素養,媽媽除了自己親自授課以外,還經常聘請一些有經驗、有能力的校外老師來指導。不知是出自母親的遺傳,還是受到家中濃厚的音樂氛圍的熏陶,阿梅對音樂一直都抱有濃厚的興趣。在很小的時候,她就表現出了驚人的音樂天賦。每當母親和那些音樂教師授課的時候,她就會站在旁邊津津有味地觀看。在老師們唱歌的時候,她也有板有眼地跟著一起唱。無論是粵曲還是通俗歌曲,她都能夠很好地理解並用最恰當的方式加以重現。這或許就是人們所說的天分吧!在阿梅的身上,有著一種狂熱的表演**,更確切地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在登台表演的時候,她不僅感覺不到什麼勞累,反而認為是一種莫大的享受。1967年,四歲半的梅艷芳在母親的勉勵下,開始了自己的歌唱生涯。那時候,她跟隨媽媽所創辦的錦霞歌舞團,在香港的各個街頭、歌劇院和公園中表演。"每當我唱完一首歌的時候,觀眾的鼓掌都會特別多。(我想)可能因為我年紀小,大哥哥大姐姐能做到的事情我都能夠做到,(大家)便會很滿意。"回首以前的這段時光,梅艷芳總是充滿著一臉的驕傲之情。都說藝術是講天分,沒有這份與生俱來的舞台感覺和歌唱衝動,或許根本就不可能有以後那個叱吒樂壇的"百變天后"梅艷芳了。叮噹叮呤當叮呤當/叮噹叮噹叮噹叮呤當/聽藤上銅鈴叮噹叮呤當牆上掛了根長藤長藤上面掛銅鈴/風吹藤動銅鈴動那風停藤停銅鈴停/長藤好比我銅鈴好比你/你我不分離兩心長相依/交出我的心--《長藤掛銅鈴》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