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余秋雨了卻12年前一段緣:《笛聲何處》》捕捉"來自蘇州的笛聲"…
繼《文化苦旅》、《霜冷長河》等著作之後,古吳軒出版社將於本月下旬推出《笛聲何處》,意味著余秋雨的系列文化散文家族再添生力軍,《笛聲何處》出人意料的關注視角,註定要使世界文化遺產、崑曲、余秋雨這三個關鍵詞成為今年文化輿論關注的新焦點。

作為古吳軒出版社向世界遺產大會獻禮的系列叢書之一,《笛聲何處》尚未面世,已經受業界矚目,征訂已超過5萬冊。崑曲有著600多年的歷史,曾風靡中國200多年,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關於崑曲的著作以往均集中於學術研究,由身兼著名作家和文化學者的余秋雨寫成的這部面向大眾的《笛聲何處》,以文化的視角、散文的風格解讀崑曲,給予讀者極大的期待。

《笛聲何處》封筆於今年春天,但是創作的思考和準備在12年前已經開始了。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的余秋雨,12年前應《聯合報》邀請在台北中央圖書館發表了一個有關崑曲的演講。當時《文化苦旅》尚未在台灣出版,余秋雨留給台灣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崑曲研究者。余秋雨整理當年的演講和多年來從事崑曲研究留下的文字,成為這部《笛聲何處》。余秋雨說,當聽說崑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我在萬裡之外,聽到了來自蘇州的笛聲」,「這本書要捕捉的,就是曾經讓中國人癡迷了兩百年之久的崑曲的笛聲」。(記者高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