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余秋雨了卻12年前一段緣:《笛聲何處》》余秋雨新作捕崑曲笛聲 與《文化苦旅》遙相呼應
余秋雨今年上半年將出版兩本書,一部是文化散文集《笛聲何處》,著眼兩年前終於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崑曲,該書將由蘇州古吳軒出版社於4月下旬推出;另一部是寫父親、寫家世的作品,目前他正在深圳家中進行最後潤色,這本書雖然還沒有定名,也沒有確定最後出版者,但這是余秋雨第一次對自己家世進行的回想。

《文化苦旅》出版10多年後,《笛聲何處》將成為與之遙相呼應的新作。余秋雨在該書中有一段簡短的自序:

「這本書要捕捉的,就是曾經讓中國人癡迷了兩百年之久的崑曲的笛聲。」

記者通過余秋雨秘書了解到,《笛聲何處》在創作的思考和準備上,至少始於12年前。

12年前,余秋雨第一次到台灣,留給台灣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崑曲研究者。因為他曾向台灣的聽眾描述過這種笛聲,並在台北中央圖書館發表了一個有關崑曲的演講。演講之餘還與他所敬重的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作了一次有關崑曲之美的長篇對談。在許多場合,白先生每介紹蘇州崑劇團的演員和劇目時,如家人捧持家珍示客,都讓余秋雨自感慚愧。「我們常常與珍寶相鄰咫尺而不知相護相守」。

余秋雨稱,12年間經歷了很多事情,他的主要精力投注在對人類各大文明廢墟的實地考察上。兩年前他得到消息,崑曲被聯合國評上了世界文化遺產。這個消息使他振奮。

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大會定於今年在蘇州召開之際,古吳軒請余秋雨談談崑曲藝術,於是他開始慢慢地翻閱以前從事這方面研究時留下的一些文字,終於把12年前在台灣的演講和有關篇什整理成冊。(孫紅)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