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幽幽茶香中 走完中國名茶之旅》安徽名茶-太平湖--太平猴魁
第三站太平湖--太平猴魁

站點特色

"黃山情侶"太平湖位於黃山區北部,南與黃山相依相偎,恰似一對情投意合的情侶。風和日麗的天氣,在湖水中可清晰地見到黃山的倒影,故有"水中黃山"之譽。太平湖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沿湖四周群山環抱,翠嶺連綿;湖水澄碧幽深,清澈如鏡;湖內秀島錯落,如繁星點點;島上林木蔥蘢,鳥語花香,整個太平湖宛似一塊未經雕琢的綠色翡翠。

太平湖整個湖面分共幸、廣陽、黃荊、龍門、三門等五大景區,主要景點有西山觀魚、平龍山採茶、三峽水趣、桂林小景、鱷魚戲水、蘑菇松、眉毛峰等。太平湖人文勝跡眾多,三門景區曾是新四軍抗日根據地。太平湖地處"兩山一湖"(黃山--太平湖――九華山)黃金旅遊線的中心,距黃山北大門(芙蓉嶺)18公裡,離九華山南大門(南洋灣)40公裡,地理位置相當優越。

就在這讓人陶醉的青山碧水之間,出產一種名茶--太平猴魁。

茶史追溯

太平猴魁是中國歷史名茶,創製於1900年。關於太平猴魁的來歷,還有個小故事:清未,南京葉長春茶莊在太平縣新明茶區設茶號,收購茶葉。老闆為了賺取利潤,將成茶中的幼嫩芽葉單獨揀出,高價銷往南京等地。猴坑茶農王老二〈王魁成〉借鑒茶商的做法,在鳳凰尖茶園,選肥壯幼嫩的一芽二葉,精工細製成王老二魁尖。由於它在尖茶之中的魁首品質,故以產地猴坑所在地定名為"猴魁"。

1915年,太平猴魁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新中國建立後,1955年,太平猴魁又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

茶導遊

太平猴魁產於黃山區新明鄉猴坑一帶的猴坑、猴村、顏家三個自然村。茶園多分佈在350米以上的山上,面積較大的有鳳凰尖、獅形尖、九龍崗、五裡培等,猴崗一帶更是雲海縹緲,翠峰疊嶂,登高遠眺,依稀可見美麗的太平湖。這裏山高林密,氣候濕潤,土質肥沃,四季雲霧繚繞、花香鳥語,樹香、花香熏染著茶樹和茶葉,使得太平猴魁茶品質獨樹一幟。

名茶鑒賞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獨具一格,有"刀槍雲集,龍飛鳳舞"的特色。每朵茶都是兩葉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翹,不曲,俗稱"兩刀一槍",素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沖泡,芽葉成朵,或懸或沉,在明澈嫩綠的茶汁之中,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對你搔首弄姿呢。品其味,則幽香撲鼻,醇厚爽口,回味無窮,可體會出"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泡四泡幽香猶存"的意境,有獨特的"猴韻"。

小貼士

太平猴魁的鮮葉採摘特別講究,穀雨前後,當20%芽梢長到一芽三葉初展時,即可開園。其後3~4天采一批,採到立夏停采。採摘標準為一芽三葉初展,採回的鮮葉要進行"揀尖",即折下一芽帶二葉的"尖頭",作為製猴魁的原料。"尖頭"要求芽葉肥壯,勻齊整枝,老嫩適度,葉緣背卷,且芽尖和葉尖長度相齊,以保證成茶能形成"二葉抱一芽"的外形。採摘要在晴天進行,雨天一般不採。一般上午采、中午揀,當天製完。製造分殺青、毛烘、足烘、復焙四道工序。該茶製法不經揉撚,茶汁未出,故極耐沖泡。

民間傳說

說起猴魁茶的來歷,民間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傳說古時候,在風景秀麗的黃山,居住著白毛猴一家三口。老猴子夫婦非常疼愛小猴子,經常帶著小毛猴在黃山的各個山峰覓食嬉戲。後來,小毛猴逐漸長大,獨自外出玩耍,到了黃山北邊的太平縣境內,這裏風光旖旎,初次外出玩耍的小毛猴貪玩不歸竟迷失了方向,沒有再回到黃山。

小毛猴沒有回黃山,急壞了老毛猴。它們一個下山來尋找,一個留在黃山守候家門。老毛猴跑遍了整個太平縣都沒有找到。由於尋兒心切,勞累過度,老猴病死在太平縣東北方向的一個山坑裏。這山坑裏,住著一個叫王老二的老漢,老漢是個善良淳厚的人,他以采野茶和藥材為生,一天,老漢上山採茶,發現了死在山坑的白毛猴。善良的老漢就把毛猴移到山崗上,埋葬了毛猴,並挖來了野茶棵和山花栽在墓的四旁。

第二年春天,老漢又來到這個山崗採茶,發現山崗變了樣:墓地旁及整個山崗都長滿了綠油油的茶樹,棵棵枝壯葉茂。此時,老漢才明白他去年埋葬的毛猴是一隻神猴,一定是這隻神猴賜給他這麼好的茶樹,從此,老漢有了一塊很好的茶山,再也不須去翻山鑽嶺采野茶了。

為了紀念神猴,感謝神猴賜茶,就把神猴墓地的山崗叫作猴崗。把自己住的山坑叫做猴坑,把從猴崗採製的茶叫做猴茶。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