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幽幽茶香中 走完中國名茶之旅》浙江名茶-永嘉--烏牛早茶(1)
第十一站永嘉--烏牛早茶

永嘉縣位於甌江下遊,與浙江名城溫州市隔江相望。永嘉縣歷史久遠,隋文帝時即設縣,"永嘉"作為縣名自此始,"永嘉"二字,是"水長而美"的意思,想是古人亦已注意到永嘉楠溪江的"長而美"之水了。永嘉境內的國家級著名風景區楠溪江景區,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灘林美而聞名,是我國唯一以山水田園風光見長的景區。

名山名水出名茶,著名的烏牛早茶就出自永嘉。烏牛早茶最大的特色在於其每年2月下旬即採製上市,比西湖龍井要早一個多月,在春茶市場上獨佔鰲頭,是浙江省最早上市的名茶,也是全國特早名茶之一。

茶史追溯

永嘉烏牛早茶是近年的新創名茶,因主產於永嘉烏牛鎮而得名。烏牛早原名嶺下茶,這裏還有個有趣的小傳說。據傳約200多年前,羅東鄉村民金某路過烏牛鎮嶺下村,見山坡上一叢茶樹生長特別茂盛,發芽抽梢又早,金某就將此叢茶樹連土帶回種植,由於該茶樹春分前後就可採摘(一芽二三葉),比其他品種提早15天左右,故取名"烏牛早",又因該茶最早發現於嶺下,當地農民習慣上又稱之為"嶺下茶"。

嶺下茶經若乾年發展,在羅東、烏牛一帶普遍種植,成為當地的當家品種。1988年,烏牛早龍井在杭州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正式定名為"永嘉烏牛早"。1995年,更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和香港優質食品博覽會金獎兩項殊榮。

茶詩為證

茶學泰鬥莊晚芳先生賦詩:

古載永嘉產奇茗,金毫翠綠勝群英,

山間溪澗煙霧漫,改革創新龍味春。

名茶鑒賞

烏牛早外形扁平挺直,條緊顯毫,色澤綠翠光潤,香氣濃鬱持久,滋味甘醇鮮爽,湯色嫩綠明亮,葉底翠綠肥壯,勻齊成朵。

"烏牛早",芽葉肥壯,形如雀舌。一般在"驚蟄"時節便可萌芽,"春分"之前便可上市,明顯早於其他名茶,在全國名茶市場上可謂獨佔"品茗之道在於新"的優勢。"烏牛早"除早采外,還具有發芽整齊、輪次分明、老嫩均勻、持嫩性強等特點。

茶導遊

烏牛鎮位於永嘉縣東大門,東鄰樂清市,西連甌北鎮,與溫州市區隔甌江相望,104國道穿鎮而過。這裏屬於楠溪江流域,鄰近東海,茶園多分佈於沿江低丘緩坡,這裏熱量充足,空氣濕度高,春天回暖早。山巒林木蔥蘢,植被完好,土壤肥沃,空氣清新,雲霧繚繞,大自然孕育了肥壯柔嫩的茶芽。優越的生態環境,珍貴的早芽良種,精湛的工藝技術,誕生了優質名茶"永嘉烏牛早"。

順道一遊(圖:載不動許多愁的舴艨舟,鸕鶿)

楠溪江是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區,溪水、灘林、竹筏、奇峰、幽洞、村落座座,炊煙裊裊,一派恬靜的田園風光(最大的妙處是來這裏騷擾的遊人還不是很多,少了摩肩接踵之煩擾)。來到這裏,一路欣賞著,不覺已走得口乾舌燥、腰酸足軟,這時驀然從林間閃出一個古樸的"茶"字,這份驚喜,自不待言。於是,你閑閑地坐在山間的茶坊裡看山、聽水、品茶,於是懂得了古人是怎樣地享受這山山水水了,於是懂得了謝公在此是如何的陶然,一時間你也彷彿脫離凡世。星夜來臨,欣然入住這裏獨有的嶺上人家,嘗嘗鮮美的山貨,住農家的木樓,聽著門前的狗吠和遠處的流水,此情此景,怎一個愜意了得。

小貼士

中國的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在任永嘉郡守期間,遍遊永嘉山水,吟詠不輟,寫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山水詩,遂使楠溪江成為山水詩的搖籃,並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尋找詩魂的勝地。楠溪江主流長公裡,有36灣72灘。河流柔曲擺盪,緩急有度,江水清澈見底,純靜柔和,水底卵石光潔平滑,色彩斑斕。泛舟漂遊江上,近觀鬱鬱灘林,遠眺綿綿群山,俯視澄碧江水,令人心曠神怡。

土產推薦

楠溪素麵沙崗粉乾烏牛早茶東崗紅柿楠溪香魚

民間傳說

烏牛早茶的傳說

在永嘉縣,還流傳著一個有關"烏牛早"的神話傳說。

傳說當年狀元蔡襄欲造洛陽橋,卻苦於無錢,為此十分憂煩。南海觀音菩薩決心幫助蔡襄,於是化作一位絕世美女立於舟中,聲稱如果有誰將銀錠擲中其身,即終身相許。消息一傳出,引得無數官宦富豪子弟爭相投銀,一時間銀錠紛紛墜落,熱鬧非常。

這時,正巧"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經過此地,見此情景覺得好笑,有意為難觀音,便化作一個倜儻少年,暗中用拂塵一指,將一粒銀錠牢牢貼在觀音身上,觀音知此事系呂洞賓所為,卻又不好發作,羞憤交加之下回到普陀,一夜之間氣白了頭。此事被西天如來佛祖獲悉,佛祖輕笑一聲,命人賜給觀音一株仙茶。仙茶清香撲鼻,觀音僅摘三片嫩葉,用甘泉沖泡飲之,頓時白髮轉黑。觀音見此茶如此神妙,遂將仙茶栽於竹園中,不料被仙牛聞得清香,張口來嚼,被觀音發覺,仙牛便銜茶而逃。觀音緊追不捨,一直追到風景秀麗的甌江口北岸,楠溪江畔,觀音見此地清山秀水,綠樹蔥蘢,正是栽培仙茶的好地方,便將仙牛打落雲頭,又在仙茶上灑上甘露,仙茶從此便在層巒之中生根發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