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幽幽茶香中 走完中國名茶之旅》浙江名茶-紹興--平水珠茶日鑄雪芽(1)
第十六站紹興--平水珠茶日鑄雪芽

站點特色

紹興,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以水鄉澤國聞名於世,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紹興不僅有山清水秀、秀麗旖旎的自然風光,更有燦如明珠、耀眼奪目的人文資源。這裏,會稽山層巒疊嶂,鑒湖碧波萬頃,這裏,大禹陵氣勢恢弘,魯迅故居底蘊深厚……總之,來到這裏可以盡情領略山水之美,飽覽人文之勝。吟賞"越女天下白,鑒湖五月涼","千金不須買畫圖,聽我長歌歌鏡湖"等千古名句的同時,更可悠然細品紹興出產的兩種名茶--紹興珠茶和日鑄雪芽。

紹興江河如網,湖泊棋布,茶樓酒肆,倚水而建,別具風格。在水邊尋一處古色生香的茶樓,臨窗小坐,品茶賞景,別是一番享受。

平水珠茶

茶導遊

平水位於紹興東南,很早就是茶葉貿易的集散地,各縣所產珠茶,過去多集中在平水進行精製加工、轉運出口。宋代,境內平水、蘭亭等地已有固定茶葉交易市場,茶肆、茶事甚盛。陸遊《蘭亭道上》有"蘭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紛紛趁雨前",描寫了平水茶市盛況。

平水茶區東臨東海,北瀕杭州灣,西臨錢塘江,為會稽山、四明山、天台山環抱。產區內峰巒起伏,河流縱橫,雲霧繚繞,氣候濕潤,非常適於茶葉生產。

名茶鑒賞

平水珠茶,也稱圓茶,風味獨特。其外形渾圓緊結,色澤綠潤,身骨重實,像一粒粒墨綠色的珠子,落盤有聲,堪稱綠茶一絕,被譽為"綠色的珍珠"。其內在品質香鬱味濃,經久耐泡,一般經泡三四次,香味濃鬱不衰,茶湯清澈,芽葉完整色澤明亮,

順道一遊

蘭亭地處紹興城西南公裡的蘭渚山下,相傳越王句踐曾在這一帶種過蘭花,漢代為驛亭所在,因名蘭亭。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曾和友人在此曲酒流觴,留下了著名的《蘭亭集序》。蘭亭也因此成為歷代書法家的朝聖之地和江南著名園林。

而距蘭亭不遠的"花卉之鄉"--漓渚,則是中國蘭花的故鄉,花卉苗木品種齊全,名貴蘭花名揚中外,並建有頗具規模和特色"紹興花市",是花卉旅遊的好去處。

小貼士

紹興有兩大著名特產,一是烏篷船,二是紹興黃酒。

烏蓬船因船蓬烏黑而得名,又因魯迅的《社戲》而聞名。紹興艄公頭戴黑氈帽,以腳劃船,遊客可乘坐烏蓬船,輕盈地穿梭於紹興水巷之中,樂趣無窮。

"汲取門前鑒湖水,釀得紹酒萬裡香",紹興黃酒馳名中外。相傳早在吳越之戰時,越王勾踐出師伐吳前,就曾以黃酒犒賞兵士,留下"一壺解遺三軍醉"的千古美談。漫步紹興街巷,常可聞酒香四溢,而一些臨河的小酒店,更是賓客滿座,一杯在手,淺酌豪飲,已成了許多外地遊客旅遊紹興的一大快事。

日鑄雪芽

茶導遊

日鑄雪芽主產於紹興會稽山麓王化鄉的日鑄嶺。日鑄嶺介於平水與王化之間,距城約五十裡。有汽車班車越嶺而過,通過雙江溪,交通方便。這裏古木交錯,野竹叢生,接近嶺巔處有下祝村,著名的清代"禦茶灣"就在這裏,今仍是著名產茶地之一。茶區雲霧繚繞,土質肥沃,非常適合於茶葉生長。

茶史追溯

日鑄茶,為我國歷史名茶之一,自宋朝始就被列為貢品。唐代陸羽《茶經》中稱:"浙東,以越州上"(越州即是今日紹興),盛讚紹興茶。據歐陽修《歸田錄》記載:"草茶盛於兩浙,兩浙之品,日鑄第一。"南宋的《剡錄》雲:"會稽山茶,以日鑄名天下。"明代,"蘭雪"之名盛行京師,達官貴人,非"蘭雪"不飲,於是形成其鼎盛時期。清代康熙帝亦甚愛日鑄茶,地方官員曾專門在日鑄嶺內辟"禦茶灣",每年採製特級茶葉若乾,專門進貢康熙皇帝。至解放前,日鑄茶幾瀕失傳。解放後,方得到逐步恢復。

名茶鑒賞

日鑄茶外形條索細緊略鈎曲,形似鷹爪,烏綠油亮,因表面有霜雪似的"茶毛"。此茶不宜用開水沖泡,而是以70攝氏度的水浸泡,茶色由乳白漸轉青綠,通杯澄碧,滋味鮮醇,香氣清香持久,湯色澄黃明亮,別有風韻。該茶經沖泡後,雪芽直豎,故稱"日鑄雪芽",又稱"蘭雪",經5次沖泡後,香味依然存在。據說魯迅先生很愛喝這種珠茶,在《魯迅日記》中就記載宋紫佩等親友饋珠茶的事。

茶詩為證

煮茶

晏殊

稽山新茗綠如煙,靜挈都籃煮惠泉。

未向人間殺風景,更持醪醑醉花前。

宋城宰韓秉文惠日鑄茶

蘇轍

君家日鑄山前住,冬後茶芽麥粒粗。

磨轉春雷飛白雪,甌傾錫水散凝酥。

溪山去眼塵生面,簿領埋頭汗匝膚。

一啜更能分幕府,定應知我俗人無。

許深父送日鑄茶

張茲

短箋欣見小龍蛇,諫省初頒越嶺茶。

瓷缶秘香蒙翠箬,蠟封承印濕丹砂。

清風酒落曾水比,正味森嚴更可嘉。

堪笑雲台方忍睡,強行松徑嚼新芽。

會稽茶

龔自珍

…會稽茶乃在洞庭、龍井間,秀穎似碧蘿而色白,與濃綠者不同,先微苦,滌脾,甘甚久,與龍井驟芳甘不同;凡所同者,山水芳馨之氣也。其村名曰平水,平水北七裡曰花山…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