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幽幽茶香中 走完中國名茶之旅》浙江名茶-杭州--西湖龍井(2)
雨過天晴,乾隆辭別了茶農,繼續遊覽西湖。雨後的西湖分外美麗,乾隆流連於美景,直到黃昏時分才來到一家小酒館用膳。點了幾個小菜,其中有一道是清炒蝦仁。點好菜後,乾隆口渴,想起口袋裏的龍井茶,便撩起便服取茶給店小二。店小二看到龍袍一角,嚇了一跳,拿了茶葉奔進廚房,正在炒蝦仁的廚師聽說皇帝到了,驚慌之中把小二拿的茶葉當做蔥花撒進蝦仁裡,店小二又在慌亂之中將"茶葉炒蝦仁"端給乾隆。飢腸轆轆的乾隆看到此菜蝦仁潔白鮮嫩,茶葉碧綠清香,胃口大開,一嘗之下,更是清香可口,連連稱道:"好菜!好菜!"。

從此以後,這道慌亂之中炒出來的龍井蝦仁,就成為杭州名菜。

東坡肉的來歷

東坡肉也是杭州名菜,這道菜為什麼以大文豪蘇東坡的名字做菜名呢?原來呀,這裏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相傳,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曾帶領數萬民工治理西湖,把一度被荒草淤泥吞沒大半的西湖治理得分外秀美,並將挖掘出來的湖中泥土築成一道長堤--蘇堤。蘇東坡此舉不僅為百姓帶來很大的水利利益,還增添了西湖的美色,如今,蘇堤春曉已成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當地百姓為了感謝蘇東坡,每逢過節時,都自動地送來蘇東坡最愛吃的豬肉。愛民如子的蘇東坡又讓人把這些豬肉按照他的方法做熟了,回贈給鄉民,這些肉燒得紅亮軟爛,百姓食之讚不絕口,遂向蘇東坡請教他的做肉方法。蘇東坡於是寫了首有趣的《燉肉歌》:"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這首燉肉歌在民間廣為傳頌,人們用這種方法烹製出來的肉肥而不膩,味美可口,後來,就把這種肉稱為"東坡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