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獨家連載:《溫情馬俊仁》(連載完)》柯雲路解讀《溫情馬俊仁》
本報記者沙林

被柯雲路寫的人不是流芳,就是「遺臭」

6月上旬的中國書界,有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柯雲路出書《溫情馬俊仁》,細細解析這位命途多舛的東北漢子。對作家和記者防範得如鐵桶般的老馬也態度大變,與柯雲路成了掏心換肺的好朋友。這位爭議頗多的體壇怪才被柯雲路寫成了中國少有的好人才子。

這註定要引起一個不大不小的地震,這後面隱含的東西太多了:柯雲路與馬俊仁,他們怎麼搞到一塊了?柯雲路寫這個人,以後的熱鬧和爭議肯定少不了。就像「中國富豪榜」一樣,有的大款拚著命想進去,有的卻哭喊著往後縮,因為進去了後果難料,吉凶不卜。被柯雲路寫的人也類似,不是流芳,就是「遺臭」。柯雲路是中國最愛說實話的作家之一。許多別人只是意會而不說出口的現象,他卻竹筒倒豆子似的繁衍成長篇巨作。他寫的人幾乎都成了爭議人物。他寫的老馬,會不會也因為這個而備受爭議?

另一位與柯雲路同是來自山西的著名報告文學家趙瑜早在6年前就寫了《馬家軍調查》。這本書對當時中國體育界帶來巨大震撼,對馬俊仁有褒有貶,對老馬生長的土壤也有詳細剖析,馬俊仁因此「氣成重病」,經歷了「人生第三次致命衝擊波」。而對柯雲路的《溫情馬俊仁》,老馬的態度是歡迎的,說,「到底是柯雲路,把我的心事全寫透了。」兩本寫馬俊仁的長篇巨製擺在一起,觀點大異。一個體育怪傑引得中國兩位大家出手,寫出了兩個不同的馬俊仁,橫看成嶺側成峰,這也是中國文壇少有的事。

我多想寫曼德拉啊!

柯雲路是當前中國最天馬行空的作家,他的思路誰也揣摩不透。他從極端入世的《新星》突然轉到東方神秘主義的《大氣功師》,再走極端入世的現實主義的路子,寫《芙蓉國》、《蒙昧》、《犧牲》及《黑山堡綱鑒》等系列「文革」小說。《溫情馬俊仁》又是一次讓人眼花繚亂的峰迴路轉。

「產生這個構思很簡單,就是一次又一次別人的推薦。他們的理由是:如果給馬俊仁條件,2008年他能拿金牌!這是中國田徑在這次大賽上的機會。不給他條件,中國女子中長跑將難得金牌。」這關乎民族聲譽的理由說出來很重。一個人能驚動一個國家,必有不同尋常的東西。柯雲路看重精神的質感和重量。「我多想寫曼德拉呀!」他曾經感嘆。

「國民對他的印象有偏差,不符合實際。根據我的經驗,一個人特別是名人經常被別人錯誤解讀。當太多的人的誤解瀰漫在空中時,我們就看不見真實的世界。既然他被偏差封死了,我揭穿它,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這是我的出發點,根本沒從暢銷不暢銷這一點考慮。」

但柯雲路想寫馬俊仁,老馬同意不同意還是個事。讓老馬信任是件很難的事。「馬俊仁這幾年拒絕了幾百個要寫他的人。老馬看起來很風光,實際很孤獨,也很『自閉』。體育界以外的事他基本上不關心。我剛接觸他時他很戒備,但我有這個自信,只要我接觸了誰,就能走進他心裏。果然他被我擊中了。他對我說了從未對別人說過的心事。」

女弟子給了老馬最沉重的打擊

當老馬在講述時強忍眼淚,一遍遍假裝到裏屋洗臉擤鼻涕時,柯雲路驀然發現了一個孩童般的老馬,一個傷感的強人。他最脆弱的地方在哪兒?他最大的情結是他的馬家軍的命運。她們的「兵變」給了他太重的一擊。

「1994年馬俊仁50歲,王軍霞等優秀的中長跑運動員們二十歲上下,這正是中國典型的父女兩輩人的年齡差距。馬家軍曾經是一個團結奮鬥的大家庭,馬俊仁與王軍霞等女運動員之間多年相濡以沫形成的深厚情感,也非常像我們通常家庭中父女之間的情感。這裏的心理情結是極為深刻的。如果有了這樣的角度,再來看馬俊仁與王軍霞等運動員之間的衝突,就非常

清楚了。王軍霞等十幾個女兒們從這個大家庭出走了,她們和馬俊仁這個家長之間愛恨交織的強烈情感,是每個中國人都很理解的。他們原本並不想傷害對方。但是在那場衝突中他們不可避免地彼此傷害了。「1994年12月12日,王軍霞等人離開馬俊仁。12月27日,馬俊仁的父親因馬家軍兵變消息受刺激發病死亡。馬俊仁奔完喪,12月29日從鞍山回大連,發瘋開車,結果發生車禍,馬俊仁當即重傷昏迷。馬俊仁說,他當時連死的心都有。這是車禍發生的心理原因。他死給誰看?在相當程度上是死給那些離馬家軍出走的女兒們看。」

柯雲路專門問過馬俊仁與王軍霞的關係,這在全國人心目中是個問號。馬俊仁在長久沉默抽煙之後終於一句又一句講了出來。柯雲路說,如果沒有這樣深入探尋,這些話有可能永遠埋在心裏。這些話真正詮釋了他和王軍霞等女兒們愛恨交織的情結。

馬俊仁很在意女弟子對自己的態度。他告訴柯雲路,有一次他的兵變女弟子劉東接受電視採訪時對著鏡頭流淚說,「馬導我對不起你。」老馬講到這兒聲音都變了。從這點我們可以直窺馬俊仁的內心。

馬俊仁的故事也是全人類的故事

柯雲路重新解讀馬俊仁。他看起來是寫一個人,實際不是寫一個人,是借寫一個人表達思想。柯雲路最大的特點是思想關不住,老想掙脫出來,造世俗意識一個反,看著「芸芸眾生」驚愕面孔,自有無限愉悅。柯雲路的獨特還表現在他文體的「不倫不類」。既像傳記文學,又像理論著作。為寫《溫情馬俊仁》,他研讀了許多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體育保健學方面的書。他發覺老馬確有一套,在運動學上有獨創。這些很土又很實用的東西太需要中國人去總結了。

柯雲路要書寫特殊,他用特殊的手法寫了馬俊仁精神上的特殊性。馬俊仁最獨特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一種打不垮、壓不爛、死而後生的頑強生命力。這也是中國人最大的特點。沒有一個民族像這個民族能夠這樣頑強地繁衍自己的人口,傳播自己的足跡。「馬俊仁人生三次重創,展示了他的頑強性格。1966年母親去世,曾使馬俊仁遭受第一次重創。1994年馬家軍兵變,使馬俊仁遭受第二次重創。1998年一場文字風波重翻往事,使馬俊仁遭受第三次重創。三次重創之慘烈,每一次都足以毀滅一個人。但是馬俊仁都站了起來。

「2004年的馬俊仁已飽經滄桑。他正不聲不響抓緊準備最後一搏2008年北京奧運。如果沒什麼意外干擾,他很可能讓世界再意外一次。馬俊仁是個成長型人物,他是成長著的中國的縮影……馬俊仁的故事也是人類的故事。」《溫情馬俊仁》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6月即將出版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