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展現改革時期社會百態的經典作品:衰與榮(選載)》衰與榮・下卷・第二章(4)
他的背更駝了,光頭更尖了,腳步更急更重了,眼睛滴溜溜轉更銳利了,有人沒人都要東張西望才能走路了。大北京城發生了什麼事,他一概不知。他眼前只看見一間大房子,紅光燦燦地立著。可有兩天在廠裡加班沒回家,等一回來傻眼了:南房這一家(東院二號)從沒備過一塊磚,兩天之內竟平地起來兩間新磚房,玻璃門窗鋥亮。莊韜穿東院,(過那倆夾道可真要命。)過夾院,入西院,和鄰居們點頭招呼。「莊校長,回來了?」啊,回來了。「莊校長,您成天夠忙的。」不忙,不忙,你們更忙。「莊校長,今兒又去哪兒作報告了?」今天去的人民大學。他永遠要和這些勞動人民打成一片。眼前浮現「她」的形象,一個剛調來的英語女教師,三十七八歲,未婚,課講得很好,人們卻對她評價不一,他決定親自考察考察她。和她一同外出,一個衣衫襤褸的農村姑娘向他們伸出手。他看看「她」,摸了摸自己口袋:我沒帶錢,你有嗎?「她」打開錢夾:「我沒零的,只有五塊的。」好,借我五塊。他接過錢,放到小姑娘的臟手中,拍拍她的頭:你多大了?從哪兒來?河南?家裏遭災了?不用謝,不用謝。他和「她」又一起往前走。你沒有覺得我這樣做怪吧?「沒有。」你會這樣做嗎?「不會,不過我能理解。」他心裏看明白了:坦率承認自己不會這樣做,這很誠實;對別人這樣做能理解,表明為人善良,對勞動人民有同情心。好,他決定了,讓「她」負責英語教研室。月光下,簷影中,陽台上,還在對話。「宇宙有多大?」「一百多億光年吧,一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距離。」「我知道,光一秒鐘走三十萬公裡,繞地球赤道七圈半。宇宙真大啊,你看天上那些星星,有好多要比地球大得多呢。」「大幾千倍、幾萬倍、幾百萬倍的都有,地球小得很。」「站在那些星上看地球,就看不見了。看咱們,更看不見了……」「整個太陽系在宇宙中都微不足道。」「咱們太渺小了……」大四合院內,各家住房面積不與人口成正比,而與地位成正比。東院二號,戶主滕有壽,應屬大院內最有地位的人了,哪個局的幹部處長,一家四口住著東院軒軒敞敞三大間南房。相鄰著西邊,夾院水龍頭旁,還有一間很大但稍矮的南房——可能過去是這大院主人的庫房吧——也是他家的。常言道,錢越多越不夠花,同理,房越多越不夠住。四口人四間房,在大院內寬裕得沒比了,他還嫌不夠住。兒子要結婚怎麼辦?給兒子兩大間,老兩口住一間,當然不合適。隻給兒子一間,又太委屈兒子了。至於那間矮房,是要留著女兒出嫁後回娘家來住住的。有了,平日看不慣大院的人東蓋一間廚房,西蓋一間破屋,索性他也蓋。堂堂三間房,中間是客廳、大門,不說了,兩邊兩間房的窗下,各蓋一間四米見方的大房子,一樣大,一樣高,一樣款式,對對稱稱,也好看。一句話。車水馬龍,八方來人,天翻地覆慨而慷,蓋起來了。最後請眾人在青海餐廳吃了一頓,花費僅這些,禮全有了。這一蓋顯出了氣派。滕處長,還是您關係廣力量大。大院裏的人紛紛恭賀。他背著手站在大門口的台階上,點著那張黃白的臉,嘿嘿嘿地笑著。他不知道,人們轉過頭就罵:缺了德啦。他家這兩間新房,和東房惠奶奶家廚房、西房譚秀妮家的廚房快頂住了,隻留著一輛自行車過的空兒。以後,連平車、三輪車也甭想進來了。他卻呵呵呵乾笑笑,說:「怕大夥兒不好過,我沒敢往大了蓋。這還留著一門多寬呢,大夥兒能搬進家的東西,都能搬過這夾道兒。」好,平平白白出了兩條夾道兒。人們推自行車打這兒過時,得別著身子,要不就蹭牆。夾道兒把大夥兒夾得倒憋氣。他轉來轉去,上上下下欣賞著新蓋的房子。看著尤富貴——他從不叫他尤老鼠——駝著背猥猥瑣瑣推著自行車回來了,從後座上拿下兩塊磚,賊頭賊腦鑽進屋裏。自己生出一種又冷蔑又憐憫的情緒來。活成這樣,太可悲了。成天為蓋間廚房東偷西摸,沒點人格。「叫你呢,怎聽不見,聾了?」夫人在屋裏高聲嚷著。他連忙轉身進屋,賠著笑:啥事?夫人橫著張光蠟蠟的圓臉:「天都黑了,站在外面幹啥?一輩子沒見過兩間破房?我問你,王工程師的調動怎麼樣了?」噢,滕有壽笑了,這陣還沒顧上呢。夫人把手中正打的毛衣往前一伸:「我又要找他愛人求她織毛衣了,她要張嘴問,我怎說呀?」就說正在研究呢。夫人瞟了一眼,不言語了。沒過五秒鐘,夫妻倆又談起局裏的事了。夫人是局裏辦公室的普通幹事,但參政熱情頗高,丈夫常笑著說:你是我的刁德一。「蘇局長現在怎樣?」夫人問。他?提拔了一批年輕的。現在,中年的幹部,還有那些老的,對他都不太感興趣。丈夫答道。「他老婆最近不上班?不是調來了嗎?」他老婆從來不上班,在原單位也是。「他不是和那個電話員勾搭著呢?我看他老婆一不在,電話員就來他家了。」誰知道?老蘇有這點毛病。「韓良是不是葛棟才的人?」怎麼?「我兩次看見他們站在樓道裡說話,聲兒挺低。」是,你沒看錯,他是他調來的。「老榮現在向著誰?」我不是告你了,這幾個老的對老蘇都不感興趣。「老榮對你呢?」對我當然不錯,他女兒是我幫忙調到紡織部的。「那蘇俊才不恨你?」我不介入他們的矛盾,靠哪頭太緊了都沒好處。那天我去老蘇家,碰見老榮,他問我去哪兒,我大大方方說,去老蘇那兒一趟。老榮沒說什麼。過兩天,我又找了個正正噹噹的理由到他家去了一趟。「你這是搞平衡。」我是裝傻。對他們的矛盾裝不知道,這最聰明。「這次老魏調走,會不會提我當辦公室副主任?」哎呀,這個難,早有人選了。「誰?」三四個呢,他們都爭不過來。這幾天要來幾個轉業幹部,還沒位置。你別太急,要看機會。「齊小明今天送來一台電扇。」就那台?「嗯,他說是他四弟送他的。他四弟在電扇廠,職工一人一台,算福利,他四弟有了,送他,他又有了,送咱們了。」要那麼多電扇幹啥?咱們家已經好幾台了。「留著送人也行啊。」他肯定是有所求,這傢夥的東西不要隨便收,這個人滑得很。「有求不有求,再說唄。」我這兩天要去鞏維山那兒走走。「幹啥?」這你不知道了吧,他可能要調到局裏當書記。「是嗎?」現在一般人不知道呢,他本人可能也不知道。我呢,也裝不知道。這樣走走,以後才有人情。「……噯,今天老祖對我說:你不是和錢力住得近嗎?這兒有幾份文件,你捎到他家,讓他瞧瞧。」他是套你的底呢。你怎麼說?「我懂。他是想看看咱們和錢力關係到底怎樣。我和他說:遠倒不遠,可我沒去過。聽說他家不好找,你還是找別人捎吧。」噢,這樣說就對了。我真怕你說漏嘴了。「我連這點彎兒還繞不過來?……喲,怎麼日光燈又閃了,要滅了,又是誰家……」她站起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