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展現改革時期社會百態的經典作品:衰與榮(選載)》衰與榮・上卷・第二十九章(4)
這次更高得多了。上次爬過的樹在不遠處,顯得很小很低了。隔過黑色的樹杈,看見河,河邊大樹的根部,一群小孩簇在一起仰望著像一朵花,每張臉像一片花瓣。抬眼看到更大的天地。忽然發現遠遠浮動著白色的霧海(自己那時沒見過海),覆蓋著田野村莊。霧不厚,比樹低,到處瀰漫著,黑色的土地,黑色的河流。對面戲院灰色的瓦頂。那邊小鎮上的小房積木般排列著,賣花生米的小攤影影綽綽。往西看,迷迷茫茫的霧中不知是否流著黃浦江?他感到新奇。他看下面的世界,那是人們生活的世界。此刻,他暫時超脫了這個世界。(自己當時不懂「超脫」一詞,但確是這種神奇的感覺。)借一家出版社的會議室召開座談會,名稱叫「多學科綜合沙龍」。七八十人高談闊論。陳曉時左邊是郭策,右邊跟著冬平,一進來就有白露、蔣家軒、方一泓等好幾個人招手:來這兒坐。那兒一團人都是他的「嫡系」。一坐下立刻形成一股勢力,整個會議室的人都感到他的到來。近的招呼寒暄,欠身握手,遠的招手點頭,笑笑致意。坐定,觀察。在座的有各種「家」:歷史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評論家,作家,都是中青年。他對身旁的冬平輕聲介紹著在場的一些人,感到對她負有一種引導的責任:各方的人都有,所以叫綜合沙龍。冬平點著頭,這些人,這些活動,她都很感興趣。隋耀國,著名的中年作家,他的小說像大興安嶺的勁風刮遍文壇。一個岩石般冷峻的額頭,使風流倜儻的他更添了男子漢的力度。他開始講話了,聲音渾厚,手左右平掃著,如立在山頂橫指平原。他講藝術家的勇氣:我以為,為什麼我們許多作品沒有長久生命?就是功利主義。過去是為政治服務,現在呢,我看還有功利主義,能不能得獎了,能不能被吹捧了,能不能掛什麼頭銜了。我們應該超脫些,我們應該對歷史負責,對真理負責。陳曉時笑了:「隋耀國,我插一句,我看,想超脫於功利是不可能的。」隋耀國目光一閃:「絕對不講一點功利,當然不實際。我自己寫小說也是要掙稿費的。但是……」「我的意思是:一切創作,最終的、主要的原因都在於功利。」隋耀國眨著眼,看著陳曉時。「你寫小說不為得獎,不為地位,不為金錢,那為的什麼?你可以說為了社會的反響和轟動,那不也是一種功利?——別急,你還會說,我不追求一時的轟動,我要追求不朽的藝術力量,不朽是什麼,不是一種長遠的功利嗎?為了你在後人中的光榮。沒有功利就沒有藝術,關鍵在對於功利的廣義理解。各種人側重的功利不一樣而已。」隋耀國仰身很有氣派地笑了。他提高了嗓音對陳曉時說道:「咱們用的範疇不一樣嘛,我是按人們通常狹隘的功利概念講的。」「通常的功利概念不僅狹隘,主要是虛偽。當我們那樣使用範疇時,本身說明我們沒有擺脫一種思想體系。」隋耀國不愧有大家風度,他哈哈的笑聲震動著胸腔:「好,就用你的功利範疇講話吧。我的意思是,我們應該超脫那些短暫的、一時的、個人的功利,追求長久的、永恆的、人類的功利,這樣說行了吧?」陳曉時說:「我還得批判你。脫離個人的、現實的功利,並沒有人類的、永恆的功利。其實,並沒有一個人完全為著死後的不朽活著的。死後的光榮如果和現實的功利沒有一點聯繫,沒有任何人能為之獻身。」「那宗教的虔誠信徒呢?」隋耀國用一種玩笑的口氣詰問,表明他並不需很認真地辯論就能駁倒對方。「為了解救他個人的、現實的痛苦,為了他個人的、現實的精神滿足。」「像塞尚、梵高呢?他們的光榮完全是死後才得到的。對於他們,未來的光榮和現實的功利並無什麼聯繫。」「起碼在他們心理中有幻想的聯繫,如果毫無這幻想的聯繫也是不可能的。何況藝術搞到一定程度也和宗教差不多,追求精神的滿足和享受。」看到隋耀國這次稍有些反應不過來,陳曉時並不給對方再表現風度的機會,面對眾人講述自己的觀點:「我相信,在場的人,當然包括我自己,如果離開了個人的、現實的功利:金錢,物質,地位,**,光榮,權力,對世界的支配和影響,就必定沒有藝術創作和理論創作。你們承認嗎?恥於講功利是虛偽的,需要的是研究功利多層次的系統結構,包括個人與社會、現實與未來的關係。」冬平用英文速記著陳曉時的講話,朦朦朧朧浮出幻象,那是未來,陳曉時辦著一個大諮詢公司。她跟隨著他。他上了小轎車,她也跟著上了,他開始講述什麼,她在活頁夾上速記著,車窗外掠過嶄新的世界……白露也在記錄著,她看到冬平與陳曉時相挨的脊背,有種嫉妒感,真想坐到他們中間去。饒小男接過陳曉時的話來發揮了。這位理論新秀早就按捺不住了,堂堂皇皇一廳人沒講出什麼有分量的東西來。你們坐得太規矩了,你們的地位太平穩了,你們的思想太秩序了,這是一個「井井有條」的迂腐秩序。這個世界太保守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舊文化把一切都規範得周而密之,像高樓大廈的腳手架,大框架,小框架,綁成一體,什麼玩意兒。你們這麼深刻,那麼尖銳,不過在這些框架中跳來跳去,爬上爬下,有什麼用?拆幾根架木,添幾根架木,調動幾根架木,這個體系依然照舊。我的觀點是把這框架體系整個摧毀了,崩塌就崩塌,無序就無序,混亂就混亂,亂中求新生,廢墟中建新建築。我就是黑色的旋風,到處衝撞,我就是野馬,到處踐踏,如入無人之境,我就是憋不住,跳出來大放厥詞,你們可能不愛聽,我不管,我沒那麼全面,真理從來是片面的,中國的中庸之道才講全面,中庸之道是守舊之道,我點名點姓批判你們。隋耀國剛才那一派宏論,全是偽科學,陳曉時的批駁也太客氣,太客氣也是虛偽。真理是無情的,真理就是偏頗的。真理為了生存開拓,就要偏頗。什麼多學科綜合沙龍?我來聽了兩次,沒有幾個屁是帶響的。中國文人的客套在這兒應有盡有。他們——或者說包括你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主要載體,我的觀點就是兩個:文化觀上的徹底反傳統,藝術觀上的徹底反理性。今天我就打出這兩面旗幟,山中無老虎,猴子充大王,你們的平庸就要造成我的旗手地位了。我真感到中國現在沒人,沒有鬥士,只有庸才。我今天在此吶喊,你們如果惱了,我蔑視你們,你們如果精神崩潰,我為時代感到幸運,你們如果穩如磐石,我就好比一頭撞在傳統文化的大石頭上了,回去貼一劑膏藥。我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錢不值的粃糠,該全盤否定。我認為,在藝術上要徹底反理性。理性的侵入,哪怕是一絲一毫,也破壞藝術的純潔。我甚至認為,整個社會思潮、人格塑造上都該徹底反理性。天下什麼東西最巨大?莫非傳統。所以你們都不敢得罪傳統。以求傳統的寵愛和「表彰」,獲得自己的地位和名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