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新時期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小說:新星(選載)》新星第九章(2)
這分量,顧榮一下就掂出來了。這個年輕人不是那麼容易聽任別人駕馭的。兩天過後,李向南把群眾來信來訪接待站搞的調查報告《批示了的案件為什麼還解決不了?》的打印件送給顧榮。顧榮坐在沙發上,拿著調查報告略翻了翻。他抬起眼:「這是接待站搞的?縣委沒讓他們搞過這樣的調查統計啊。」「是我前天讓他們搞的。」顧榮點點頭。「即使縣委沒安排他們搞,他們如果自己搞也可以嘛。」李向南說。「是地區要的材料?」顧榮邊翻閱著邊問。「不是。」「省裡要的?」「也不是。我覺得搞這樣一個調查統計,對我們總結經驗、解決問題是有幫助的。」顧榮表示知道地微微頷首,繼續翻看報告。淡淡的陰雲漸漸籠罩住他的臉。這裏有不少案件都是上上下下轉了多少圈,有些案件就和他這個縣委副書記直接有關。例如,在典型案例中,有一案是這樣的:關於陳村中學退休教師魏禎的問題案件簡況:魏禎,男,六十五歲,原國民黨起義中校,五十年代初,錯誤地在「私房改造」中將其三間並未出租、收租的房子沒收。魏在前年退休後,提出此問題,並表示他並不要求歸還和賠償三間房子,只希望能適當解決他退休後的居住問題。兩年來,他曾為此找不同單位反映問題,來信來訪多達七十七次,有關領導包括縣委主要負責同志也多次批示過,至今不得解決。前後批示情況1981年1月10日:(常委接待日)魏禎來訪,並帶有書面上訪材料。顧榮同志批示:「請轉文教局研究。」1981年1月25日:文教局報告:「此人歷史上是否系國民黨起義人員不詳,需了解。」1981年2月13日:顧榮同志批示文教局報告:「閱」。1981年2月20日:(常委接待日)魏又來訪,並帶有書面材料。馮耀祖同志批示:「此事顧榮同志可能已做過批示,請按顧榮同志批示辦。」1981年3月2日:信訪站將魏的兩次上訪材料連同馮耀祖同志的批示送呈顧榮同志。1981年3月5日:顧榮同志批示:「轉文教局。魏是否國民黨起義人員?」1981年4月9日:文教局報告:「關於魏的歷史情況,我們沒有確鑿材料,難以確定,是否請統戰部幫助查證一下?」1981年4月25日:顧榮同志批示文教局報告:「請轉統戰部,把魏的歷史情況儘快落實一下。」1981年5月9日:統戰部報告:「魏系國民黨起義人員,中校。確鑿無誤。」1981年5月25日:顧榮同志批示統戰部報告:「請轉文教局。魏的歷史問題已落實。其提出的住房等問題似宜儘快妥善解決。」1981年6月7日:文教局報告:「可以考慮給魏適當的蓋房費。但文教上沒有這筆錢。是否請統戰部予以解決?」1981年6月18日:顧榮同志批示:「轉統戰部,考慮按政策擬一個解決辦法。」1981年6月20日:信訪站再次把魏的問題書面彙報顧榮同志,請示如何解決。顧榮同志批示:「已轉告統戰部考慮解決,請轉告本人找統戰部聯繫。」1981年7月13日:統戰部報告:「此項費用似難解決。應該由民政部解決好一些。」1981年7月20日:(常委接待日)魏又上訪,顧榮同志接待。魏:「我的問題還沒解決。」顧榮同志:「具體問題找統戰部聯繫吧。」魏:「我找過他們,他們讓我找民政部。」顧榮同志:「好,我再了解一下。」1981年7月23日:顧榮同志批示統戰部報告:「是否還應由統戰部解決?此事再拖就不妥了。」……為什麼批了還解決不了的原因分析此案情況比較單純,不像某些揭發問題的案件還針對和涉及某個部門、某個領導的錯誤問題,但它之所以一年半時間不得解決,是因為我們上下推諉,責任不清,機構臃腫,官僚主義作風嚴重。對解決此案的建議是否考慮在縣常委某同志主持下,由文教局、統戰部、民政部三方面共同研究解決。……………看到這裏,顧榮感到了這份材料沉甸甸的分量,他覺得自己手心微微出汗了。這份材料似乎給自己畫了一幅漫畫,如芒刺在背。他很快地往後翻去,心中漾起一絲悻惱。這份材料使他一下子看到了李向南的厲害。他把材料合住放在茶幾上,似乎例行公事似的淡然說道:「請其他常委們傳閱吧。看看,總有好處。」「印了二十份,每個常委一份,辦公室給大家都送去了。」顧榮略怔了一下:「那好,就這樣吧。」他點了點頭,準備轉而談別的事了。「我想,常委會上是不是討論一下這個調查報告?」李向南徵求他的意見,「對今後的工作形成比較一致的看法。」顧榮皺著眉想了想,長輩一樣用手指著他笑了:「你這個縣委書記,新官上任三把火啊。」他的笑甚至有些超出了他應該有的適度。又過了兩天之後,顧榮就感到自己不那麼容易保持長輩似的說笑了。李向南在一天之內親自解決了十四個積壓案件。這一次,他的分量不只是顧榮一個人掂出來了,整個縣城都傳開了。這尖銳地刺激了顧榮。對年輕縣委書記的每一讚譽都同時是對他顧榮的針砭。人們到處議論李向南,連穿過縣委大院後門回家時,都聽見路上有人在談論縣委書記。他有些悻惱。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