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174章 開倉放糧
「此人如何?」剛才那個叫做子常的人好奇的問道。

「此人是一個英雄或者是一個梟雄,暫時不好斷定,但是此人這個時候南下,說明此人也是一個性情中人。」張溥想了想說道:「閣老這次可是做錯了。」當下就將周延儒如何設計,準備將董小宛接入京城,以要挾李信的事情說了一遍,頓時引起周圍人的感嘆。

「不管如何,他不聽從朝廷的聖旨就是不對的。」被稱作自稱子常的人還是搖搖頭,一臉的憤恨之色。

那張采正準備說話,卻發現張溥拉了拉自己,最後只能默然的搖搖頭。這個叫做子常的,楊彝早年為錢謙益門下,他雖然拜了一個好的老師,可是自己卻是屢試不中,難免有點怨天尤人的意思。

「不管此人如何,但是有一點我們知道此人在關外擁兵十萬,若是此人在江南出了什麼事情,那十萬大軍瞬間就會雲集張家口,到時候生靈塗炭,就是我們江南的罪過了。」張溥掃了眾人一眼,說道:「所以這就是隆平侯為什麼要保李信性命的緣故。此人乃是一軍之統帥,生系數十萬人性命,卻甘冒風險前來江南,搭救自己未過門的妻子,固然這裏面有夫妻緣故,但是更是因為當年董復生對他幫助的緣故。此人也是一個性情中人,所以,我以為,這件事情,我們不必插足其中。」

「天如兄,此人手握十萬大軍,若是這十萬大軍能為朝廷所用,豈不是更好?」楊彝搖搖頭說道:「如今國事艱難,內有叛逆,外有東虜,若是能得這十萬雄兵,又何懼這些呢?到時候聖主君臨天下,廓清寰宇,豈不是會迎來天下太平?」

「若是如此自然是好的,可是萬一激怒了李信又當如何?」說話的是一個年輕書生,手執摺扇,望著楊彝滿臉的不屑之色,好像是極為看不起楊彝一般。如此模樣,周圍人倒是神態自若,好像沒有看見一樣,因為這個人不是別人,乃是太倉顧夢麟。楊彝和顧夢麟兩人看似仇敵,實際卻是好友。嘗與太倉顧夢麟反覆詰難,申明聖人之經意,以開學者之惑,天下翕然。相從稱頌「楊顧」。

「我聽說張家口雄關一座,其中精兵十數萬人,又豈是李信的那麼點能作用的?」楊彝不屑的說道:「李信一死,群龍無首,到時候王師北出草原,滅之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滅此仇敵,還能佔據草原,如此之事為何不做?」楊彝一說到這裏,頓時露出狂喜之色。

「不可,不可。」張溥聞言大驚,趕緊擺手說道:「那李信乃是百戰名將,此人雖然孤身南下,但是身邊肯定是有精兵跟隨,莫說是殺了此人之後有潑天大禍,若是殺不了此人,等他回草原之後,恐怕立刻興兵南下,到時候烽煙四起,就是我等的罪過了。我曾在京師聽過此人威名的,當初不過數百騎兵,他就手執方天畫戟,連續衝過了東虜八道防線。此等神勇,莫若於楚之霸王,漢末之呂布。需殺此人簡直是難上加難,不可為之。」

「天如兄,想必這也是道聽途說,哪裏有如此厲害之人。再說這裏是什麼地方,這是江南,江南豪傑之士不計其數,又豈會害怕一個李信?我也聽說過此人的名頭,以前此人不過是淮安城中的一個書生而已。哪裏會有什麼霸王之勇?」楊彝聞言哈哈大笑,見其他人還準備勸阻,站起身來,擺了擺手,說道:「諸位不必再勸了,李信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諸位若是害怕,我一人為之。絕對不會連累諸位的,告辭,告辭。」說著就朝眾人供了拱手,就出了張府。

「這,這如何是好?」張溥皺了皺眉頭,微微有些著急道。

「天如不必如此,李信是何許人也,焉能被殺?」顧夢麟搖搖頭說道:「南京雖然傳令我等,也只是監視李信的動靜而已,至於其他也不是我們能預料到的。子常也是一個明白人,不會拚著性命的危險,而去得罪李信的。說實在的,我倒是很佩服李信,這樣的人物,居然敢冒著風險來江南,絕對是一個英雄。」

「不管是不是英雄,我卻不希望他來江南。」張溥搖搖頭說道:「此人本就是殺伐之將,不管來到哪裏,哪裏都是有殺戮的,江南文風鼎盛,這點遠在北方之上,同樣的,相對於北方來說,南方的兵馬久不操練,根本不是北方邊軍的對手,連北方邊軍都打不過李信,你們說這南方軍隊如何能打的過李信?萬一此人惹惱了李信,此人殺戮一來,南方不就是血流成河了嗎?」

「應該沒那麼誇張吧!」顧夢麟有些擔心的說道。

「李信從草原而來,到江南何止千裡,為什麼到了山東才被人發現,而且到如今,朝廷還沒有尋找到李信的下落,你們說說這其中要是沒有一點問題,李信能走到今天嗎?」張溥嘆了口氣,搖搖頭說道。

「天如的意思是說?」張采也緊張了。

「他身邊有人給他傳遞消息,替他掩藏消息。」張溥搖搖頭說道:「而且傳遞消息的人,也不是一個簡單的貨色,或許我們這些士紳們有什麼動作,恐怕不久之後,就會傳到李信手中。想想看,憑藉這些人能夠抵擋的住李信嗎?我現在只希望那些為功名利祿沖昏了頭腦的人能少一點。這樣我江南士紳就能保存一些元氣,李信的寶劍可不是吃素的。受先,你還是趕緊回臨川吧!莫要被上司尋找痛腳了,我聽說在臨川你可是得罪了不少人啊!」

「哼,那又如何,為國家計,掃除一些蛀蟲難道不應該嗎?」張采不屑的說道。雖然如此,還是準備早點回到臨川,按照道理,官員在任期間是不允許出自己的轄地的,但是張采是何許人物,因為張溥罷官回家,所以他才會毫不猶豫的回來,見自己的好友一面。

「天如,我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恐怕這次楊彝這次要吃大虧了。」一邊的顧夢麟忽然有些緊張的說道。

「應該不會吧!」張溥驚訝的說道。那顧夢麟卻是搖搖頭。

只是實際上,也確實如同張溥所猜想的那樣,剛過淮安府的李信就已經接到了蕭玉的警告,知道南京守備隆平侯已經傳下命令來,要整個江南的士紳行動起來,一起尋找自己的下落,只是此刻淮安的士紳因為消息閉塞的緣故,到現在還沒有得到這個消息,但是可以想像的是,等過了淮安,越往南,自己面臨的困境就越大。江南多是魚米之鄉,土地肥沃,更是文風鼎盛,江南有功名的人甚多,同樣的,這些有功名的人也就成了士紳了。士紳在民間是有很高威望和權利的,這些人是不用交稅的,而那些普通百姓為了逃避高額的稅賦,將自己的店鋪、田地都寄在士紳名下,這樣一來,士紳的財富就越來越多,在明朝末年,這些士紳也就逐漸形成了一個團體,叫做豪強,這些豪強是擁有自己的武裝的,赫赫有名的李自成最後就是死在這些豪強武裝手中的,由此可見,豪強武裝的厲害之處。儘管現在崇禎未死,地主豪強武裝也沒有達到末期那種地步,但是在江南這些士紳們做組成的力量也是相當可觀的。可以說,李信即將面對的也是一個相當強大的團體。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漢人。殺了這些人,固然可以解的一時之快活,可是對於李信這個有遠大報復的人來說,顯然是得不償失的,日後進入中原,尤其是進入江南,恐怕會有不少的麻煩。在任何一個時代,讀書人都是有這很高的許可權,若是得罪了這些士紳,日後南下,必定引起這些人的抵抗和反對。

「將軍,這些人已經私下裏組成了聯盟,準備擒拿將軍。」蕭玉臉上露出一絲擔憂來,說道:「據說還有江南的那些有名的文人士子也參加了其中,這些人四處宣揚將軍乃是朝廷叛逆,這些人還準備取你的性命,以報效朝廷。」

「哦!居然還有這種事情出現,那真是有意思了。」李信聞言不怒反笑,說道:「沒想到我李信居然成了朝廷的叛逆,這些話,就算是朝廷也只會放在心裏,到了江南,居然被這些書生們掛在嘴邊,這倒是有些意思了。」

一邊的蕭玉心中感到奇怪,但是跟隨李信比較長的張武卻知道,李信是生氣了。當下也冷哼道:「主公,您為朝廷做了那麼多事情,這些書生真是可惡,居然敢誣陷主公,下次逮到了,必定給他們好看。」

「呵呵,那就不必了。」李信擺了擺手,冷笑道:「這些人不認為自己的是朝廷的棟樑嗎?想必也會跟朝廷一下,撫恤災民,嘿嘿,聽說,這些士紳平日裏不用勞作,家中就有數之不盡的糧食,你說要是將這些糧食散給百姓,這些人將如何?」

「啊!開倉放糧?」蕭玉與張武二人聞言頓時睜大了雙眼。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