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337章 風波
「遼國公?」眾人這下不淡定了,封李信一個征北侯已經是破格提拔了,現在又封了一個遼國公,這是何等的待遇,那是不是要等到李信滅了建奴的時候,再封他一個王爺了。李信才多大年紀,二十齣頭,就有如此高位,以後還了得,天下之大,何人能製衡此人呢?

只是眾人心中雖然很是不滿,但是卻沒有說出來,這崇禎一朝和前朝孝宗皇帝時期是不一樣的,孝宗皇帝在世的時候,朝中大臣可以當著皇帝面發火,可是在崇禎一朝呢?崇禎皇帝立志中興,表面上也能接受群臣的勸告,但是卻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自古以來,皇帝和臣子就是一個奇怪的群體,每次皇權強大的時候,臣子們唯唯諾諾,不敢反抗,但是當皇帝脾氣很好的時候,這次臣子們就開始冒頭了,大張臣權。以反對皇帝為榮,可是在崇禎一朝,卻是不可能的,沒看見崇禎皇帝換內閣比換衣服還簡單呢!周延儒等人心中雖然不滿,但是也不好明面上反對,只是用一絲冷笑望著溫體仁。

溫體仁見狀心中也是無奈,這賞賜啥都行,可是一下子就賞了一個國公,溫體仁自己也不淡定了,當下拱手說道:「皇上,征北侯年輕英武,擅長軍事,日後幫助陛下平定叛亂,開疆擴土,這種事情常有發生,依照征北侯的能耐,想來是極為輕鬆的,皇上,那個時候,又如何封賞呢?臣以為,皇上對征北侯的愛護之心,天下皆知,可是征北侯年紀輕輕就為國公,這讓他日後如此自處,朝廷日後又如何面對屢立戰功的征北侯呢?」

「皇上,臣以為溫閣老所言甚是。」周延儒也罕見的說道,兩位生死對頭,終於在一件事情上有了相同的意見。

「立下戰功,如何不賞?眾卿誰能為朕開疆擴土數千裡,誰能維護邊疆安定,誰能為朕尋回傳國玉璽的,朕也封他為國公。」崇禎皇帝到底是剛毅之主,自己定下的東西容不得改變。哪怕他知道對方所說有道理一樣。

當然,這種情況若是碰到孝宗時期的李東陽等人,恐怕也不在乎得罪皇上,在那個時候,內閣才是老大,文官掌控天下,怎麼會有武將立功受封國公的存在,立馬想盡一切辦法,哪怕當庭辭職也是有可能的。可惜的是,這個時候,不是弘治朝廷,崇禎不是孝宗,而周延儒、溫體仁等人也不是李東陽可比的。這兩個人是一個久經官宦場的人物,對官位看的比什麼都重,自然不會冒著危險得罪崇禎皇帝。不就是一個國公之位嗎?給你就是了,反正你只是會在邊疆獃著,也不會來到朝廷上耀武揚威的。心中雖然有點嫉妒,但是總比得罪崇禎而丟了官位要強得多吧!兩人相互望了一眼,再次退了回來,表示屈服了。

「既然兩位都表示同意,那就內閣下文書吧!昭告天下,朕也要祭太廟。傳國玉璽終於回到我大明的懷抱了。」崇禎皇帝很高興,自己總算是做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就是太祖、成祖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周延儒等人心中雖然很是吃味,但是這個時候,還是大聲恭喜著崇禎皇帝,這崇禎皇帝是高興了,因為他完成了祖先的願望,可是群臣卻是不一樣,好像什麼好處都沒有得到,倒是一個武將們得到了天大的好處,大明朝,新出爐的國公又出現了。大明朝多少年就沒有國公這個稱呼的出現了。

在明朝侯爵得起來很方便,比如皇后的父親兄長什麼都有可能被封侯,但是這樣的侯可不是真正的功勛世家,而功勛世家是可以世襲的,已經被冊封國公系列的,比如太祖、成祖時期一批人,他們大多被曾冊封為國公,那個時候的國公含金量才是最大的,被稱為功勛一族,這些人也是一群特殊的存在,利益與朝廷休戚相關的,這些人也是對朝廷很忠誠的,可是李信會對朝廷忠誠嗎?最起碼周延儒是不會這麼認為的。

「呵呵,恭喜溫閣老啊,有了溫閣老的舉薦,我大明朝又多了一位國公了。」周延儒皮笑肉不笑的望著溫體仁。心中極為舒爽,這個李信狼子野心,日後肯定不會忠誠於朝廷的,一旦造反,這個溫體仁就是首當其衝的倒霉。

溫體仁一臉的惱怒,他也發現自己辦了一件措施,不錯,他是要力挺李信,打出一塊招牌,但是只是想接著李信之手打擊自己的對手而已,也是想著讓李信感念他的情,好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現在好了,李信居然成為國公了,就是溫體仁見了他,也得小心翼翼,偏偏在外人眼中,李信能成為國公,就是因為自己的緣故,這萬一李信哪一天真的興兵謀反了,那他溫體仁成了第一個倒霉鬼了。

不過,他也不會在周延儒面前軟弱的,當下笑道:「只是不知道周閣老以後又當如何自處呢?遼國公可不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啊。看看東虜,你不讓他走路,他就乾脆抄你的老巢,甚至連自己的女人、老子都沒有保住。與這樣的人為敵,還是小心點好。」

「你。」周延儒面色一變,就好像是死了老子一樣的難看。和李信的敵對,是他周延儒此生辦的最大的錯事,只是誰也不知道,李信這個二十歲不到的小東西,居然蹦躂的如此厲害,手握重兵,成為國公的存在。早知道如此,就應該早點下手,將李信給誅殺,否則的話,哪裏會有今天這樣的禍事。

「哼,李信此人包藏禍心,老夫看他以後必反,到時候,你溫大人又如何自處呢?恐怕會比老夫的下場更加難看吧!」周延儒反駁道。他現在就是算準著李信會起兵造反。

「遼國公連玉璽都呈獻陛下了,閣老認為他會謀反嗎?」溫體仁好像是想到了什麼,搖搖頭說道:「就算是,也不會是現在。周閣老,告辭了。」溫體仁哈哈一笑,他從今天崇禎皇帝的神情之中,感覺到將周延儒趕出朝廷的機會已經到來,剩下的就只剩下手段和時間問題了。像這些大臣們,被趕出朝廷,不在乎手段,不在乎名聲,關鍵是要靠聖眷,聖眷在手,就算敵人再怎麼強大也不行。周延儒現在就是失去了聖眷,溫體仁決定出手了。

望著溫體仁的轎子緩緩離去,周延儒也隱隱感覺到不妙。他心中一陣煩悶。今天這一切都是李信帶來的,若非李信,他又豈會在皇上面前失分。

「此人若不是蠢材,那就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物,連玉璽都不被放在眼中。」周延儒忽然想到了得到傳國玉璽的李信,心中忽然有些感嘆道。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和他有著同樣心思的還有在盛京的皇太極等人。當皇太極接到多爾袞的奏疏,準備流言北京的時候,皇太極是極為讚賞的,雖然他沒有得到玉璽,但是若是能讓明朝進攻李信,也是一個極為不錯的選擇。失去了中原的支持,李信在草原上是耗不過自己的。

但是很快,皇太極就接到了李信命人親自將玉璽送到北京,獻給崇禎的時候,皇太極一下子就風中凌亂了。

「這個李信想幹什麼?難道他真的忠誠於崇禎小兒不成?」皇太極環顧左右,望著眾人說道:「他擁兵十幾萬人,擊敗林丹汗之後,麾下部族數百萬,整個草原上,無人是他的對手,手握玉璽,只要稍微有點野心的人,就會登基稱帝,做一方雄主,開數百年江山社稷。他這是想幹什麼,居然將玉璽獻給了崇禎小兒?」皇太極很是惱怒,當初他知道傳國玉璽存在的時候,就想著憑藉傳國玉璽正式登基稱帝,再次更改國號,連國號都已經想好了,可是眼下倒好,傳國玉璽居然被李信給奪走了,奪走就奪走了吧!若是能再次離間李信與崇禎之間的關係,甚是逼反李信,使明朝派出大軍進攻李信,使李信不能安心收服草原上的大大小小的部落,至於最後結果誰輸誰贏,都與他皇太極無關,可是卻等來了這個消息,這讓他如何不氣惱,連帶著也怨恨多爾袞無無能,連個玉璽都搶不回來。

「皇上,玉璽是什麼東西,不過是一塊石頭而已。」范文程站起身來大聲說道:「李信此人乃是一個聰明之人,他知道一旦自己得了玉璽,必然會引起崇禎不滿,所以很乾脆的將玉璽獻出,他一來可以向天下人表明他是忠於朝廷的,也能為他帶來名聲,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免掉明朝對他的威脅,專心經營草原。至於玉璽,嘿嘿,等他實力強大了,揮軍進入中原,這玉璽還不是他手中之物嗎?眼下只是暫時放在崇禎皇帝手中,讓他做個保存而已。李信此人野心勃勃,絕對不是甘於人下之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