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224章 過河拆橋
深夜,紫禁城一片黑暗中,唯獨禦書房內有燈光傳出,崇禎皇帝仍然是手執奏章,這奏章是李信命人傳上來的。

「承恩,你說這個李信打仗真的有這麼厲害嗎?」崇禎皇帝搖搖手中的奏摺,嘆息道:「幾位先生都說,這登州和萊州,最好打的是萊州,登州城防極為堅固,沒有十萬大軍根本就攻不下登州,可是這李信是怎麼忽視,不過數千兵馬就能攻下登州這個堅城,你說說,難道先生都是騙朕不成?」

「回皇爺的話,幾位先生的話並沒有錯,相對於萊州來說,登州還是十分堅固的,尤其是孫元化在登州的時候,曾經修葺了登州城防,現在的登州更難打了。」王承恩趕緊說道:「至於李信為何能攻破登州,他也是湊巧而已,朝廷的軍隊若是進攻登州,肯定是從陸上進攻,可是李信卻是從大海上進攻,叛軍沒有察覺,就被他偷襲了。」

「還是底下的將軍太無能了。」崇禎皇帝面色一沉,冷哼道:「這個劉宇烈是怎麼回事,見過蠢的沒見過這麼蠢的,兩次都是被對方所欺騙,沒擊敗孔有德不說,反而被逼的損兵折將。眼下好了,被逼到寧海,不敢出來了。靠這些人什麼時候能擊敗山東的叛軍?」

「皇爺不必擔心,李信已經擊敗了毛承祿,想必不久之後,就會進攻萊州的叛軍了,到時候,山東就會回到朝廷的手中。」王承恩趕緊安慰道。

「你說李信真的擊敗了叛軍,他會不會據山東為己有?」崇禎皇帝好像想到了什麼,有些緊張的問道。

「這個,這個奴婢以為不會。」王承恩心中暗自叫苦,李信心裏是怎麼想的,他怎麼知道,但還是低聲說道。

「你怎麼會知道?」崇禎皇帝卻以為王承恩真的知道,忍不住再次追問道。

「這個,因為李信的根基不在山東,而是在草原。」王承恩趕緊說道:「李信不過是一個罪犯出身,此人能有如此高的官位,已經是皇上聖恩,又豈會得隴望蜀,佔據山東不成?就算他想佔據山東,恐怕山東的士紳也不會答應的。他的根基是在草原上,山東對於他來說,不過是一個雞肋而已,就算給他山東,他也沒有辦法去防守。現在東虜尚未消滅,他跟東虜仇深似海,不滅掉東虜,哪裏有心思做其他的事情。」王承恩是越說越順溜,越說越覺得自己說的有道理。

「草原不過是蠻夷之地,雲中雖然地理位置不錯,可是一切都要依賴中原。以前他是沒有機會佔據山東,現在要是讓他有了佔據山東的機會,恐怕他也不會善罷甘休了。」崇禎皇帝搖搖頭。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多疑的性格再次暴露出來,以前封李信為山東經略,卻沒有給半點兵權,就是讓李信丟面子,當然還有一點就是遮羞,為李信千裡迢迢南下,出入中原如同無人之境而遮羞的。眼下李信已經攻佔了登州,而且手中已經握有數千兵馬,他心中又開始著急了,害怕李信佔據了山東而不走。

「皇上,李信已經奪取登州,擊敗毛承祿,下一步必定就是北上,利用萊州城將孔有德圍起來,到時候孔有德插翅也難飛了,山東局勢必定能有一個逆轉。」王承恩在一邊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在他看來,山東局勢即將穩定,李信擊敗了毛承祿,佔據了登州,自己又是山東經略,憑藉這個官位,足以掌控整個山東,山東也就等於在他手上了,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朝廷忌憚又能如何呢?

「關寧鐵騎現在到什麼地方了?」崇禎皇帝卻是不那麼認為的。現在的洪承疇坐鎮三邊,高迎祥等叛軍已經被壓縮到一定地步,剷除高迎祥、張獻忠之流也是很快,建奴上次被李信所擊敗,現在還在療傷,錦州方面雖然還沒有佔據大凌河城,可是大凌河城周圍也是沒有建奴軍隊了,可以說遼東方面暫時沒有隱患,至於山東雖然有叛亂,可是叛軍還沒有攻克萊州,登州也落入手中,可以說,孔有德即將敗亡,在這種情況下,崇禎元年以來,朝廷所出現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下一個要解決的就是李信這個逍遙在外的草原王。

對於李信這個草原王,能打就打,能殺自然是好的,若是打殺不得,就再也不能讓他佔便宜了,山東既然已經差不多了,那就沒有必要留他在山東了。

「即將進入山東。」王承恩抬頭望著崇禎皇帝,又說道:「皇上也知道,這次遼東援軍統帥乃是金國奇、靳國臣,可是在軍中做主的卻是祖氏家族的綽號「祖二瘋子」的祖大弼、祖寬,包括吳三桂等人都是遼東祖大壽麾下的悍將,這幾個人可是與李信有仇的,讓他們去聽從李信的命令,恐怕有點難啊!」

「萊城被圍五十日,危如累卵。日夜望援兵,卒不至,知必為撫議誤矣。國臣致書臣,內抄詔旨並兵部諭帖,乃知部臣已據國臣報,達聖聽。夫國臣桑梓情重,忍欺聖明而陷封疆。……臣死當為厲鬼以殺賊,斷不敢以撫謾至尊,淆國是,誤封疆,而戕生命也。」崇禎皇帝忽然口中念著幾句話。

一邊的王承恩卻是低頭不語,這是當初死去的山東巡撫徐從治派人送來的奏章,上面建議朝廷剿滅叛軍孔有德,可是當初朝中主張招降孔有德的人佔據了上風,崇禎皇帝也不想動用大軍平定叛亂,也就默許了這種招降,可惜的是,事實證明,這些傢夥根本就不想歸順朝廷,他們使用的是詐降,詐的朝廷兵馬損失慘重,最後卻是讓李信憑空得了好處。佔據了登州,聽說此人還在登州賑災,李信名聲一時間響徹山東半島。

「徐巡撫若是能知道皇上的心思,也算能含笑九泉了。」王承恩也知道崇禎皇帝心中極為難受,趕緊勸慰道。

「朝中無人啊,無人啊!」崇禎皇帝聲音中充滿著疲憊,就算是王承恩也不了解他心中所想,他想振興大明,可是到現在,卻沒有發現可用之人,以前寄希望於袁崇煥,袁崇煥負了他,後來的周延儒等等大學士,他也期望著這些人能夠認真輔佐他,中興大明,可惜的是,他現在發現周延儒等東林出身的人,私心太重,將個人恩怨,凌駕在朝廷之上,造成了李信不反實反的局面。

「皇上,戶部侍郎劉重慶或許可用。」王承恩沉默了半響趕緊說道:「他屢次上奏摺,自請降為禦史督師萊州。」

「你說的是劉耳枝?」崇禎皇帝想了想說道:「他一個文官能做什麼?」劉耳枝,名重慶,字幼孫,號耳枝,掖縣城關東南隅人(現為萊州鎮東南隅),明代著名書法家,官至戶部右侍郎。

「他生病了。」王承恩低著頭說道。王承恩這個人在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異數。太監是一個一個矛盾,諷刺而又悲傷的名稱,在我國的歷史上太監永遠是擱在陰影裡的爬蟲,他們狡詐,殘忍,一肚子壞水從精神到肉體都充滿著霉味但凡史家提到可以說是沒有一句褒詞。自古太監賢良者少,姦邪者多,然而王承恩絕對算是個異類,他身為臥底監視主子又幫助主子登上帝位,可謂忠奸難辨;他卑賤之至又權傾朝野,讓內外大臣又敬又怕;他忠誠無比卻也壞事做絕,使崇禎皇帝又愛又恨。劉耳枝是什麼人物,以前做過禦史,曾經抨擊過魏忠賢,對太監也是極為憎恨的,這樣的人物,絕對是王承恩討厭的對象,可是在這個時候,他卻說劉耳枝可用。不是因為他討厭劉耳枝,就恨不得他死,他是要為崇禎皇帝選人物,這個劉耳枝絕對是能辦事的人物,又是山東人,他若是去了山東,是可以幫助崇禎皇帝的。

「高起潛回來了嗎?」崇禎皇帝搖搖頭,又說道:「承恩,你說再派出軍隊,進入山東可否?讓高起潛去。」

「再派出大軍?」王承恩面色一驚,眼珠轉動,很快他就明白崇禎皇帝的心思了,這支軍隊不但是為了平定山東叛亂的,更重要的是,恐怕是有其他的事情。但是這種事情,他是不好說的,只能低頭說道:「請皇上乾綱獨斷。」

「那好。」崇禎皇帝終於做主了決定,只聽他擺了擺手,說道:「擬旨,從今日起,除山東經略李信職務,命朱大典為山東巡撫,高起潛為監軍,領兵馬兩萬,剿滅孔有德叛軍,遼東總兵金國奇、靳國臣、祖大弼、祖寬、吳三桂為將軍,領關寧鐵騎歸朱大典指揮,命令他在一個月內,給朕平定山東。剿滅一切朝廷之敵。」

正在書寫聖旨的王承恩心中一驚,手中的硃筆差點在聖旨上滴下一滴墨來。他生性狡詐,跟隨崇禎身邊十幾年了,哪裏不知道崇禎心中所想,所謂的「朝廷之敵」,不但指的是孔有德,更是有山東登州的李信。崇禎皇帝這是要將李信滅在山東啊!這種過河拆橋的事情傳揚出去,能讓人信服嗎?王承恩心中不敢苟同,但是卻又沒有任何辦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