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346章 皮島總兵
「不錯,這個時候,正是奪取科爾沁的最佳時機。」皇太極雙眼一亮,頓時哈哈大笑,說道:「不趁著這個時候奪取科爾沁,難道還要等到李信恢復之後再來奪取嗎?到那個時候,李信徹底的將林丹汗的勢力收入囊中,麾下兵強馬壯,我們再與之相爭,死傷就會更多了。朕就不相信,他崇禎小兒就看不出李信的狼子野心來,還是與以前一樣,一如既往的支持他,弱真是如此,朕就甘拜下風。」

「就算是崇禎皇帝肯答應,他的臣子們也不會答應的。因為這不符合文人掌權的規則。」范文程很了解明朝內部的虛實,一針見血的說道:「聽說李信與明朝首輔大臣周延儒關係不好,他父親的死與周延儒有很大的關係,而他自己也數次被周延儒詰難,周延儒是最不希望看到李信崛起的人,或許不需要我們出手,周延儒就已經替我們做到了一切。」

「提到了周延儒,朕就想到了一個人。」皇太極沉默了半響,忽然說道:「以前我們有山西晉商,八大世家為我們而奔波,我們的毛皮等物可以通過八大世家,運往中原,獲取我們想要的糧草、鐵器等物,現在的七大世家已經投靠了李信,這些糧草等物,我們還可以通過朝鮮來獲得,可是我們中原的消息卻是很難得到。所以必須在中原尋找新的人選,幫助我們得到中原的一切情報。」

范文程等人也都是一陣默然,皇太極說的不錯,以前建奴之所以能對明朝屢戰屢勝,還能逼近北京,不但是因為騎兵的強大,明朝軍隊的腐朽,更重要的是,建奴知道中原的虛實。何處有精兵防守,何處有漏洞,趨利避害,避開強大的明朝軍隊,輕鬆的攻入中原,這些都是有賴於中原漢人傳遞的情報,現在七大世家為李信服務,建奴不但得不到任何的補助,反而還成了聾子瞎子,得不到中原的半點消息,這才是最關鍵的。

「大汗,怕什麼,中原漢人多是貪婪之徒,難道還找不到一個人幫助我們送來情報的嗎?」鰲拜大聲的說道。他很鄙視漢人,這是在建奴高層是很有市場的,他的話得到了許多滿人的贊同。就是范文程聽了這番話後心中雖然不爽,但還是點了點頭。

「皇上,微臣以為鰲拜將軍說的話很有道理。」范文程點了點頭,說道:「明朝內部,官場腐朽,貪汙受賄者不計其數,聽說崇禎皇帝的龍袍是破了又補,補又穿,他已經還幾次下旨減少自己的膳食,可是他的大臣們,卻是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極為腐朽。嘿嘿,這真是一個諷刺。像這樣的朝廷,皇上要是尋找一個人替我們傳遞消息,還是極為輕鬆的。」

皇太極聽了之後,點了點頭,最後嘆息道:「聽范先生這麼一說,朕倒是同情這位崇禎皇帝了。他是一個好皇帝,若是生活在太平年代,就算是他的祖父輩,恐怕也沒有我們大金國的事情了。」在皇太極看來,崇禎皇帝這樣的人,剛毅果斷,若是在太平年間,或許還真的能使的大明中興,這自然就沒有他皇太極什麼事情了,可惜的是,崇禎皇帝生活在明朝末年,內憂外患,朝廷之中,也無可以輔佐的臣子,專門靠著自己獨立支撐,難免勢單力薄。當然,皇太極並不知道的是,同情崇禎皇帝的並不是只有他一個人。還有一個就是他最強大的敵人李信。

而遠在京城的崇禎皇帝,並不知道自己的敵人和躲在暗處的敵人在心裏,在骨子裏是同情自己的,就算他知道,恐怕也只是在感動之餘,嗤之以鼻。他此刻正坐在龍椅之上,看著奏章。奏章是從錦州送來的,祖大壽用六百裡加急送到了北京城。而崇禎皇帝對遼東的事情最為關心,不但遼東的糧草、軍餉都是優先撥付的,就算是遼東呈上來的奏摺,就算他睡著了,也要王承恩用最快的速度送到自己的面前。

不過此刻的他,心中波濤翻滾,剛毅而疲憊的面容急劇的抽動起來,因為祖大壽傳來的奏摺上所記載的消息是如此的駭人。建奴多爾袞率領三萬多人進攻皮島,東江鎮總兵皮島黃龍中箭身亡。若僅僅是因為這個消息的話,崇禎皇帝也只是會下聖旨,哀悼一二,然後讓禮部給黃龍一個謚號,蔭其子嗣後人而已。但是此刻裏面的消息,讓崇禎有點不寒而慄,甚至還有一絲背叛的感覺。李信麾下大將趙廣就在皮島,領騎兵五千,並且在黃龍死後,被眾將推舉為行東江鎮總兵,李信麾下謀士張采也出現在皮島,主掌皮島政事。這也就是說,現在的東江鎮就是李信在做主。李信什麼時候掌控了皮島,以前他雖然知道李信曾經藉助過皮島攻入建奴後方,他以為那只是藉助而已,沒想到的是,對方根本不是借道,而是直接佔領,這就超過了崇禎的底線了。

正是如同皇太極所說的那樣,皮島關係重大,不但是建奴的大後方,而且是皮島水師能夠攻打明朝沿海地帶,威脅明朝南方膏腴之地。在崇禎看來,李信可以攻佔草原,可以橫掃大漠,可以在草原稱王稱霸,這點崇禎都不會放在心上,因為在崇禎看來,中原才是他崇禎固有的地盤,草原不過是蠻荒之地,李信佔據了也就算了,但是李信若是想插手中原,那就是他不想看到的了。

「李信真是好大的膽子,居然佔了皮島,皮島什麼時候成了他李信的地盤了,真是可惡。」崇禎皇帝冷哼道:「若不是祖大壽偶然得到的消息,朕還不知道李信居然如此膽大妄為,佔據了皮島,如此狼子野心,實在是可惡。你們東廠、錦衣衛難道都沒有得到消息嗎?」崇禎皇帝對一邊的王承恩冷哼了一聲。顯然對王承恩的消息落後很是不滿。

「皇上,奴才以為李信佔據皮島,也是偶然為之,黃龍總兵此人忠君愛國,對陛下忠心耿耿,孤身一人坐鎮皮島,這樣的人又豈會投靠李信呢?」王承恩心中一陣苦澀,他的錦衣衛、東廠遍佈暗探,監視文武百官,可是對皮島這隔閡鳥不拉屎的地方,王承恩卻是不在乎,甚至就是建奴那裏,王承恩的密探更是沒有多少了。東廠和錦衣衛在明朝前期還是起了不少的作用的,可是在後期,主要針對的也只是文武百官而已。可惜了,一個原本赫赫有名的情報機構,卻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那你說說,現在該怎麼辦?」崇禎皇帝余怒未消,冷哼哼的說道:「難道就這樣任由李信佔據皮島不成?這個該死的黃龍,他的麾下,李惟鸞、孫應龍等人都已經是聽從了那個不知道從哪裏走出來的趙廣的調遣,根本就不將朝廷放在眼裏,還有那個尚可喜,已經投靠了李信。皮島上下官兵都已經為李信所用了,難道朕真的被迫向李信低頭不成?」

「奴才認為,不如按照祖大壽所說的,讓吳襄擔任皮島總兵。」王承恩終於嘆息道。

「這個趙廣能拉攏過來嗎?」崇禎皇帝陰森森的說道,言下之意,卻是不想讓吳襄去做皮島總兵,吳襄與祖大壽有姻親,讓吳襄去做皮島總兵,也就是讓祖大壽掌控了皮島,這同樣不是崇禎皇帝想看到的。

「恐怕不能。」王承恩為難的說道:「皇上,這個趙廣與李信在錦州認識的,後來做了李信之妻董小宛的義兄,對李信極為忠心。」

「可惜了,如此人物,不為朝廷效命,卻為李信所用。」崇禎皇帝聽說之後,長嘆了一聲,眼睛中一片失落,李信未得大義,可是卻擁有如此多的精兵猛將,而作為大義的擁有者朝廷,不但沒有得到許多的精兵強將,甚至在屢次戰爭中,都是落在下風。這讓崇禎很是失落。

「皇上放心,日久見人心。這些人也只是暫時為李信等人蒙蔽,天長人久,自然會明白歸順朝廷才是正道。」王承恩勸說道。

「吳襄,這個人可靠嗎?」崇禎皇帝忽然問道,他這是沒有辦法,李信的勢力已經讓崇禎皇帝感到一絲危險。皮島絕對不能落入李信手中,這是崇禎皇帝的底線,若是吳襄這個人真的可用,崇禎皇帝也不介意用他一用。

「他有個兒子叫做吳三桂,當年皇上剛剛登基的時候,他曾經入京護駕。吳襄與建奴作戰的時候,被大軍圍困,吳三桂曾經率領數百家丁,殺入重圍之中,救出了吳襄。」王承恩趕緊說道。

「原來是他。」崇禎皇帝聞言一愣,最後點了點頭,說道:「能出這樣得孝子,想來也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的人,吳襄家教也是可以信賴的,這樣的人應該可以一用。」

「皇上,這讓李信知道了。難免?」王承恩有些擔心的說道。

「朕的江山什麼時候輪到別人來說話了?」崇禎皇帝面色陰沉,冷哼道:「他李信能做主嗎?」

「李信不過是一個臣子而已,自然是有如此權利,可是皇上,皮島上下都是李信的人。皇上若是貿然派出一個人,接替趙廣,奴才擔心皮島有變。」王承恩仍然是一臉的小心,但是聲音中卻是隱含著擔憂。這就是王承恩,崇禎皇帝剛愎自用,一旦做出了決定,無人敢反駁,也只有王承恩能說上幾句而已。

「皮島能做什麼?」崇禎皇帝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難道趙廣還會投靠建奴不成?若是那樣的話,恐怕莫說是朕就是李信也饒不過此人的。」

「李信自然是不會饒過別人的,可是皇上,新上任的吳襄能不能抵擋住建奴的進攻,尚且未知,奴才看了一下祖大壽的奏報,這上面可以判斷現在的皮島並非以前的皮島,李信曾經在江南大索士紳,得了不少的糧草,而這些糧草一部分用於山東之外,還有一部分就是留在皮島,因此皮島才能養活這麼多的人,李信可以用這些糧草養活這麼多人,但是朝廷呢?就會多了這麼多的負擔。遼東能養的活嗎?」王承恩分析道。

「那你說該怎麼辦?皮島絕對不能讓李信給佔據了。」崇禎皇帝面色陰沉,拳頭緊緊的捏住,他之所以節衣縮食,不就是因為錢糧問題嗎?賑災需要錢,打仗需要錢,可是偏偏崇禎皇帝手裏都沒有這些。有的時候,他一想起李信的手段,也曾想著與李信學一學,也來一個大索天下,讓那些士紳們都交出錢糧來。可惜的是,他是皇帝,他不行。

「皇上可以讓吳襄為東江鎮總兵,趙廣副之就可以了。」王承恩有些得意的說道:「趙廣不過李信隨手提拔的將軍,就算是李信的妻兄,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皇上將一個普通人提拔為副總兵,已經是洪恩浩蕩了,無論是趙廣也好,或者是李信也好,都應該感恩戴德才是,又豈會反對?」

「吳襄能壓的住東江鎮的那些將軍們?」崇禎有些懷疑了。

「自然是慢慢分化。」王承恩毫不在乎這一點,吳襄或許打仗不行,但是對付自己人還是有許多的手段,這一點,王承恩認為,滿朝文武中有許多人都能做到這一點。

「既然如此,那就下旨吧!」崇禎皇帝想了想,又說道:「聽說李信留在皮島的糧食有數十萬石之多,一個小小的皮島才多少,哪裏需要這麼多的糧草,待吳襄到了皮島之後,讓他運送三十萬石糧草來京師,支援陝西、山西的剿匪。」

王承恩聽了之後面色一愣,但是不敢說話呀,只能應了下來。心中直嘆息,皮島上的五十萬石糧食他也曾聽說過,那是李信從江南得到的,可是這樣的事情,李信能答應嗎?還有其他的遼東將領也是不會答應的,這些遼東將領本身就是極為排外的,李信給了他們五十萬石糧食,讓皮島上下對他尊敬有加,李信也因此而掌控皮島,崇禎皇帝讓吳襄一上任就將這麼多的糧草運送到京師,且不說吳襄能不能做到,就算是做到了,也會引起遼東將領反對。那朝廷真的能得到皮島嗎?但是崇禎乃是皇帝,皇帝做事情豈會讓人說同意不同意的。

「朕聽說吳襄的兒子吳三桂現在山海關?」崇禎皇帝忽然想到了什麼,又說道:「這個人是一個人才,承恩啊,我真想見見這個人。」

「奴才回頭就去安排吳三桂能覲見皇上。」王承恩聞言心中一動,趕緊說道。

「那就下去草擬聖旨吧!」崇禎皇帝擺了擺手,深深的嘆了口氣,他感到一陣疲憊,皇帝雖好,高高在上,但是卻是一個累人的活,尤其是現在的明朝,更是如此了,崇禎皇帝是一個勤政的主,大事小事,他都要自己做出決定,極為辛苦。

崇禎皇帝的聖旨很快下達,而且是快馬加鞭送到吳襄府中,吳襄府上瞬間傳來一片歡笑聲。吳襄雖然因為征討孔有德而獲取了功勞,重新做了總兵,可這樣的總兵掌握得也只是地方部隊,權利很小。哪裏與東江鎮總兵一樣,手中掌握的也都是精兵強將,當這樣的總兵,才叫有意思。

「父親,這皮島總兵雖然好,但是卻是一個惹禍的事情啊。」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吳三桂卻是有著不同的看法。

「皇恩浩蕩,我吳襄還能回到遼東,我兒應該感到高興才對,為何如此說話。」吳襄望著手中的總兵大印,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

「趙廣是什麼人,那是李信的妻兄,張采更是他手下得力的謀士,這樣的人被他放在皮島,足見他對皮島的重視。父親這次去是虎口奪食,李信又豈會答應?」吳三桂搖搖頭說道:「更何況,還有那些糧草,李信為了這些糧草可是得罪了整個江南士紳,趙廣這些人又豈會甘心將糧草交出?」

吳襄聞言也是一愣,剛剛的一點喜悅消失的無影無蹤了,李信生性狡詐而狠毒,從對付皇太極之事可以看的出來,這個人報復心極強,自己做了總兵雖然是崇禎下了聖旨,但是李信不敢怪罪崇禎,最後卻是落到了自己手上。正是如同吳三桂所說的,李信為了那一批糧草,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的江南士紳,好不容易才得到,現在又是大災之年,糧草極為珍貴,李信又豈會輕易將這些糧草送到京師呢?

現在吳襄一上任,就要面對兩件事情,一件就是皮島將士對他的敵視,而另一件就是糧草的問題。崇禎皇帝的聖旨上寫著明白,需要三十萬石糧食,吳襄這可真是虎口奪食了。這個時候,吳襄才發現,自己得了一個燙手山芋,想扔還扔不掉的那種。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