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349章 琉璃宮夜話
皮島之爭終於在崇禎六年二月二日得到了解決,趙廣等人在接到李信的書信之後,很快就傳給吳襄,吳襄思索一陣之後,還是不敢得罪李信,很痛快的就答應下來。畢竟,李信現在擊敗了林丹汗,不久之後勢力就會急劇膨脹,麾下兵馬很快就會到達遼東,到那個時候,彈丸大的遼東之地,就會迎來李信、建奴以及朝廷三方的糾葛,這樣的混亂局面也不知道持續多久,他一個小小的東江鎮總兵,聽上去倒是有點來頭,可是實際上,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這裏下棋的沒有他吳襄的份。正是如同,石元直等人所說的那樣,皮島孤懸海外,非一般人能守的,吳襄還是離不開遼東的支持,李信一旦插手其中,吳襄恐怕就要倒霉了。不過,吳襄也不是白白答應下來的,他索要了李信留在皮島上的糧草,除掉眾人所消耗的,還有二十萬石糧草盡數為其所得,還得到了一個皮島,可以說,吳襄這次是走運了。

當糧草運到京師的時候,吳襄還掩蓋了這裏面的問題,只是在奏疏上說,張采等人聞聽天兵到後,立刻逃之夭夭,並沒有將自己和李信之間的交易說了出來。崇禎大喜,立刻加封吳襄為高郵伯,以嘉獎他的功績。

但是又為了緩和與李信之間的關係,加封趙廣榆林伯。榆林是位於陝西。這裏面加封趙廣為伯爵,固然是為了拉攏李信,緩和因為皮島之事造成的雙方隔閡,但是別的地方不加封,卻加封在榆林這個地方,一下子就讓李信和他的幕僚們很感興趣了。

當聖旨傳到琉璃宮的時候,李信就邀請石元直等人前來商議,甚至就是張春、孫元化等人也趕了過來。

「皇上是著急了,他需要侯爺的兵馬。」石元直摸著鬍鬚冷笑道:「我聽說陝西、山西、河南一帶自從開春之後,就沒有下過雨了。這可是一個不好兆頭啊!恐怕今年又是一個大旱年。」

「若是如此,這幾省的老百姓們就要倒霉了。」宋獻策深有感觸,點了點頭,說道:「每年遇到這種情況,流民就會增多,偏偏當地官府盤剝還很嚴重,這些流民們活不下去了,自然就會造反。所以在朝廷,興兵造反者是越剿越多,死灰復燃者不計其數。」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張春摸著花白的鬍鬚,說道:「朝廷也不是沒有撥發過賑災的糧食,可惜的是,都是被那些可惡的貪官汙吏給貪汙掉了。」

「吏治不寧,就算是再怎麼強大的王朝,也會很快分崩離析的。」李信不屑的說道:「看看,滿朝文武,又有幾個真正愛民的人呢?周延儒誇誇其談,表面正人君子,實際上,一肚子草包,溫體仁也不過是一個奸佞小人,這個時候,或許正忙著爭奪權力嗎?朝廷有這樣的人治理,吏治又能好到哪裏去呢?可憐了崇禎皇帝陛下,嘔心瀝血,晚上只能睡上兩三個時辰,一心想著振興大明江山,有這樣的人輔佐,就是神仙也無力。」

大殿上眾人聽了之後,默然不語。就是張春也不說話了。最後石元直咳嗽了一聲,說道:「主公,朝廷恐怕是手上無兵,這個時候,加封趙將軍,是打著向侯爺借兵的主意,去陝西剿匪。所以才會加封為榆林伯。」

「我家的後院還沒有安定呢?哪裏有力氣幫他剿匪的?」李信心中雖然很想著趁機進入中原,在中原奪取一塊地盤,但是想來崇禎連皮島都不給自己,自己一旦是派兵進入中原,還真不知道崇禎皇帝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崇禎皇帝絕對是不會讓主公去的,只是會借兵,甚至將領也都不會借的。」宋獻策不屑的說道。

「呵呵,我李信不是傻子。」李信聞言一愣,哈哈大笑起來。

眾人聽了之後,也是一陣搖頭,李信兵馬之精銳,雄踞天下之首,而朝廷雖然也有不少的精銳兵馬,可是在這些年的剿匪中,也損失了不少。或許崇禎不止一次的想打著李信的主意,只是擔心李信乃是狼子野心,請進來容易,送出去難,所以先試探一番,加封趙廣為榆林伯,看看李信等人的反應。

「榆林可是一個好地方啊!」石元直讓人找了一副地圖來,說道:「進入陝西,必走榆林。現在的洪承疇坐鎮三邊,榆林就佈置了精銳兵馬。朝廷讓趙廣做了榆林伯,嘿嘿,這個試探不小啊!」

「那先生之意?」李信好奇的望著石元直這個老狐狸。

「主公可以讓趙將軍將這榆林伯辭掉,改任涼城伯。」石元直指著地圖上的一處,涼城是在草原上,距離歸化不遠的一個城池,也是草原到山西的一個交通要道,當然其重要程度遠不如榆林這個地方了。但是用來試探崇禎皇帝也是很合適的。

「這萬一崇禎皇帝將計就計,將趙將軍封在這個地方,那又該如何是好?」宋獻策還是捨不得這個進入中原的機會。

「不會的,崇禎皇帝終究會有一天會主動邀請我李信進入中原剿匪的。」李信擺了擺手,說道:「這件事情就不要討論了,我的敵人是建奴,現在我們雖然滅了林丹汗,可是周圍並不安全,察哈爾殘餘力量、林丹汗的地盤等著接手,還有科爾沁部落隨時都會來報仇的,至於皇太極恐怕也會插手的。先把這些都收拾了,然後再說其他的。最不濟也要喝建奴平分草原,我們才能有足夠的實力進入中原。現在就進入中原,就會引起各方勢力的注意,崇禎皇帝也會提防我們。將我們的兵馬肆意調動,而皇太極也可以從容收服草原各族,搞不好,弄到最後,我們什麼都沒有得到。崇禎皇帝等不起,但是我李信等的起,我還年輕,比崇禎皇帝、皇太極他們都年輕,年輕就是資本,我們的根基本身就不穩,腳步不能跨的太大了。」面對自己的勝利,李信還是很冷靜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