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391章 錢幣
「那得試試看。」李信想了想說道:「我們賺錢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花錢賺吆喝!讓老百姓都知道我們征北軍。」銀幣取代銅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可是李信還是準備試試看。

「雖然將這些銀幣熔化了或許會賺上一些,但是只要銀子多,想來關係也不大。只要貨幣堅挺,更是沒關係了。」石元直想了想說道。

「實際上我最想做的是發行紙幣,所有的金銀盡數收歸國有,民間隻流通紙幣。」李信搖搖頭說道。發行紙幣才是他最終的目的,只是現行階段發行紙幣恐怕是不大可能的。

「交子?」石元直雙目睜的老大,連連擺手,像這種交子也不是沒有人發行過,可是最後都是遭到眾人的抵製,這玩意兒就是純粹的從老百姓手中搶東西,老百姓豈會幹?

「這種缺德的事情,我自然是不會幹的。」李信趕緊說道。不可否認,現在交子這個東西使用起來很方便,但是這玩意要是發行起來太過隨便了,遇到一個不負責任的皇帝,為了掠奪大量的財富,就拚命的發行貨幣,最後造成財政崩潰,天下大亂。紙幣的發行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李信或許會能控制這種東西發行數量,可是以後的皇帝就說不準了。

更重要的是,這玩意的名聲已經爛到大街上了,那些商家、百姓什麼的,根本就不接受這種紙幣。就算是有的官員也是如此。李信要發行紙幣,簡直是難於上青天。

「皇上雖然答應了我們征北軍挖礦,但是並一定希望我們鑄造錢幣,並且流通中原啊!」石元直聽說李信不準備弄個交子什麼的,頓時靜下心來。他可是算計好了,像這樣下去,只要李信穩紮穩打,最後必定能奪取天下。若是印刷交子,恐怕李信的名聲也就變差了,中原的百姓是不希望有一個刮地皮的主子。

「嗯。」李信點了點頭,這鑄造銀幣和銀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想讓崇禎答應很難。但是若不如此,李信的影響也只能是在軍事上。滲透天下,使得李信能夠輕鬆的獲得天下人的民心,首先要做的就是從錢幣上著手。

「想請皇上答應恐怕很難啊!」石元直搖搖頭,崇禎皇帝並不蠢,雖然不能支付李信的糧餉,可是答應讓李信鑄幣,這就有點困難了。

「實際上,在唐朝的時候,皇帝也曾經下令邊疆節度使自己鑄幣的,是吧?」李信忽然說道。這些年,在漠北,漫長的冬天,李信除掉練兵之外,也曾經看了不少的書,來增加自己的見識。雖然自己是來自後世知識大爆炸的那個年代,可是隨著地位的提高,這治理天下還是多多積累的好。古人當中,也是有不少東西值得自己去借鑒的。

「主公,後來節度使又如何了?」石元直嘴角露出一絲神秘來。

李信面色一紅,唐玄宗天寶後,正因為軍閥割據,那些節度使們就好像是一方諸侯一樣,在地方如同一個******一般,唐中央也是名存實亡了。崇禎皇帝也是一個聰明人,豈會不明白這一點?李信雖然說的簡單,可是崇禎恐怕是不會答應的。

「主公,實際上,私下鑄錢這種事情已經明面上的事情了,在地方不也是如此的嗎?主公可以私下裏發銀幣,然後命晉商七大世家一起推廣,到時候,就算是皇上知道了,也沒有辦法。」石元直十分的乾脆的說道:「現在大家都是這麼乾的,皇上難道會專門找我們一家麻煩嗎?」

李信點了點,又搖了搖頭,說實在的,依照現在李信的實力,雖然不能橫掃整個天下,但是佔據大半個江山還是可以的。只是明朝統治天下兩百多年,崇禎皇帝還是天下共主,李信這個時候興兵就是造反。所以李信不管做什麼,都是小心翼翼,不敢明面上與崇禎鬧翻。

「對了,主公,聽說最近吳三桂要來了。」石元直忽然說道:「你絕對不會想到,這個傢夥來幹什麼?」

「他不在山海關獃著,到北京城來做什麼?」李信好奇的問道。

「練兵。」石元直笑呵呵的說道:「朝廷最近出了一個叫做楊嗣昌的人物,他告訴皇帝陛下,認為我征北軍強悍是練出來的,所以他想練出一隻精兵來,又說吳三桂此人深的關寧軍練兵精髓,準備在京營中遴選精銳之士進行練兵。所以崇禎皇帝就講吳三桂調了過來。」

「京營現在有多少人馬?」李信聞言一愣,北京城自然是有與禦林軍守衛了,但是更重要的是京營,傳說中是整個大明王朝最精銳的一部分,精兵強將無數。

「根據曹三喜傳來的消息說,大概只有六萬人,十萬人不到。」石元直不屑的說道:「看上去京營很強大,自從洪武以來,京營的人馬卻是在不斷的減少,太祖時期頂峰超四十萬,到如今名義上是十萬人,實際上只有六萬人。而且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京中勛貴子弟,就是周繹也在裏面掛了一個職位。」

「連周繹這樣的人都能尋摸著一個職位,也能想像的到京營的質量如何了。」李信聽了之後,搖搖頭。想來也是,京營駐紮在京師,工資高待遇好,還沒有危險。自然是那些功勛世家子弟鍍金的好地方。周繹又豈會不去的呢?

「真是可惜了,想當年京師京營又稱三大營,包括五軍營、神樞營和神機營。五軍營分為中軍,左、右掖和左、右哨。神樞營由三千騎兵組成,分五司,分掌皇帝的旗、輿服、兵仗金鼓、禦用寶物等。神機營,掌火器,其下亦分中軍,左、右掖,左、右哨。中軍分設四司,掖、哨各分設三司,掌銃、炮等項火器。隸屬該營的還有五千營,掌操演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軍。三大營各設提督內臣、武臣、掌號頭官統領。各軍、各司分設坐營官、把總、坐司官、監槍內臣、把司、把牌不一。洪熙時,命武臣一人總理三大營營政。平時,五軍營練習營陣,三千營練習巡哨,神機營練習火器。當皇帝親征時,三大營環守於皇帝大營,一般是神機營居外,騎兵居中,步兵居內。是何等的威風,可是如今呢?增設監視內臣,營務盡領於中官,讓太監來統領大軍,還真是有趣?如此模樣,京營豈會不腐朽?」石元直摸著鬍鬚,說起了京營的歷史,卻是不停的搖頭,顯然為京營感到惋惜。

「現在吳三桂和楊嗣昌二人訓練京營,還真不知道日後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李信搖搖頭說道。

「楊嗣昌這個人還是有點本事,他是楊鶴的兒子,精通韜略,若是讓他來訓練京營,或許真的能訓練出一支精兵來呢!而那吳三桂乃是少年英雄,作戰極為勇猛。這些年也曾立下了不少的功勞,關寧鐵騎也是難得一見的騎兵,或許京營在他二人手上,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也未可知啊!」石元直遲疑了起來。

「成與不成,我們拭目以待,不過我認為,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李信想了想,說道:「京營已經腐朽,裏面多是世家子弟,好逸惡勞,本著鍍金的想法大有人在,這些人背後多是勛貴大臣,能不能吃的下苦是一回事,若是一朝不滿,連楊嗣昌和吳三桂二人都吃虧。」吳三桂倒是一個厲害人物,明朝末年,尤其是洪承疇投降建奴之後,他的關寧軍就成了明朝最精銳的軍隊,這支軍隊或許打建奴差了點,但是後來歸順建奴之後,這支軍隊為建奴南征北戰,從山海關一直打到了昆明湖。可以說是十分的驍勇。也因此能看出吳三桂還是有點本事的,只是楊嗣昌這個人,李信就不看好了。

「征北侯可在,征北侯可在。」這個時候一個尖細的聲音傳來,李信和石元直望去,卻見太監總管王承恩在一個親兵帶領下,緩緩而來。他滿臉笑容,步伐不緊不慢,絲毫沒有受到周圍正在訓練的軍隊影響。實際上,他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天下之大,什麼地方能讓王承恩變色的地方。

「王公公大駕光臨,本侯真是蓬蓽生輝啊!請。」說實在的,李信對這個王承恩倒是很有好感的,最後一個陪同崇禎上吊的,與崇禎生死與共的人物,平時也很少插手朝政的人物,幾乎與唐玄宗時期的高力士相當。

「侯爺這可是折殺奴婢了。」王承恩自然也是不敢在李信面前擺架子,三步並做兩步迎了上去,說道:「奴婢是奉皇上旨意,請侯爺去校場。」

「去校場?」李信好奇的望著王承恩。

「兵部侍郎楊嗣昌和遊擊將軍吳三桂準備在校場練兵,今天是第一次,皇上就請侯爺領一隊征北軍精銳過去,也讓那些兔崽子們見識見識,什麼才是大明的精銳,這不,就讓奴婢來請侯爺了。」王承恩苦笑道。

「哦,居然還有這樣的事情,那本侯倒要去見識一下。」李信聞言一愣,朝石元直望了一眼,石元直也是面有驚訝之色來。朝李信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高猛,點三千精銳,和本侯一起去校場。」李信想了想,又在石元直耳邊輕輕了說。那石元直聽了之後,面色一愣,嘴角很快露出一絲笑容來,從懷裏摸了摸,最後搖了搖頭,又轉身進入大帳中,片刻之後,才拿出一個小袋子來,行走之前,還能聽見一陣陣嘩嘩的聲音。

「侯爺,請吧!」王承恩心中好奇李信為什麼要銀子,李信的銀子難道很少嗎?他可是聽說李信富有四海的,不過他自己也沒有詢問,只是笑眯眯的望著李信。

「王公公,等下讓你見個稀罕事,最近我李信可是被人騙了一次啊!」李信揚了揚手中的錢袋,錢袋花花作響,卻是有許多銅錢在相互碰撞。

「哦!天下之大,何人敢騙侯爺?」王承恩頓時來了精神了,不明白為什麼還有人敢欺騙李信的。

「走,公公,走吧!」這個時候,高猛已經將三千禁衛軍集結完畢,都是黑甲黑盔,一眼望去,氣勢森嚴,就是王承恩也連連點頭,這就是精兵,難怪能縱橫草原。只是不知道楊嗣昌和吳三桂二人訓練出來的精兵將會是什麼樣子。當下王承恩也振奮了精神,和李信一起領著三千精銳出了大營。

「侯爺麾下將士看上去極為勇猛,精銳之甚就是老奴也看的出來啊!不知道用何種辦法做到的?」王承恩也騎著戰馬,笑眯眯的望著李信。

「無非是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重於實戰而已。」李信也老老實實的說道。他並非科班出身,也不是將門之後,所謂的訓練軍隊,也是在借鑒著知識大爆炸時代,網上的各種經驗而已,加上捨得投入,倒是讓他訓練出一隻精兵來。

王承恩只是點頭,臉上堆滿著微笑,也不知道是相信了李信所說的,還是不相信李信所說的,這個能鬥的過魏忠賢老王八的人物又豈是簡單的人,早就做到喜怒不露顏色的地步。

「看,這是哪隻軍隊,看上去極為厲害。」

「遠比京營厲害的多。」

「征北侯的,咦!征北侯居然進入京城了。」

「哼!狼子野心!該殺!」

………。

李信的軍隊很快就進了京師,朝校場而來,但是黑盔黑甲這個明顯不同於明軍裝備的軍隊一下子就吸引了路人的注意。沿途上,眾人頓時議論紛紛。有讚許者,有好奇者,有不屑者,甚至還有怒罵者。

「侯爺,這種宵小之輩,不必在意。」王承恩臉色也不好看,無論是什麼樣的言語,都會讓雙方感覺到一絲尷尬。

「天下之大,我李信也不能堵住悠悠之口啊!」李信卻是沒有放在心上,他看了看四周一眼,忽然目光落在一個燒餅鋪子裏面,從懷裏摸出錢袋來,隨手抓出十幾個來,遞給身邊的士兵,說道:「去買兩個燒餅來。」

「侯爺,到了京師咱家還沒有招待過侯爺,咱家雖然沒什麼錢,但是還沒有窮到讓侯爺吃燒餅的地步吧!」王承恩見李信去買燒餅,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

「李信在草原上也是隨便慣了,聞到燒餅吹來的香氣,肚中饞蟲就上來了,所以就讓人去買了,更何況,等下讓公公見識一下,我是如何上當受騙的。」李信擺了擺手說道。王承恩聽了之後,心中好奇,自然也就不問了,而是與李信一起等候燒餅的到來,他倒要見識一下,李信所說的欺騙是什麼事情。

「主公,隻買了兩個燒餅。」半響之後,就見那士兵滿臉氣憤的拿著兩個燒餅前來。

「那麼錢財恐怕也就十幾文之多吧!怎麼就拿了兩個燒餅?」一邊的王承恩驚訝的望著那士兵,說道:「你不會碰到什麼奸商了吧!」

「奸商倒是沒碰上,只是人家不收我們的錢罷了。」李信從懷裏摸出錢袋來,扔給王承恩,說道:「公公,你且看看這裏面的銅錢,我李信出錢徵召軍隊也就算了,向朝廷買一些軍備器械糧草也就算了,可是銀子是花出去了,可是找回來的銀子,居然是這個模樣,全部是私錢。哎,真是虧大了。」

王承恩聽了之後,臉色也不好看,不用看,只要隨手一摸就知道,錢袋中的錢有許多都是私錢,私錢雖然也有銅,但是銅卻是很少,厚度不均也就算了,有的銅錢隨手都能扳成兩半,真是薄如白紙。想來李信並沒有仔細檢查,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只是銀錢都已經收回來了,也等於吃了一個大虧。

「此事咱家必定會給侯爺一個交代的。」王承恩也是一陣惱怒,現在的大明,這樣的私錢極為流行,使用的人也是防不勝防,李信的軍隊剛剛是從草原來的,聽說交換也是用更銀子、布匹交換,很少用銅錢的,而且草原的貿易大多是七大世家控制,就算用銅錢,七大世家也不敢欺騙李信麾下的部眾,只是沒有到到了中原,到了京師,這些人豈會在意你李信,在京師,隨便丟個石頭,也能砸中一個三品的,有人說永定河裏的王八也沒有京師官員多。這些商人們見慣了眾多達官貴人的,又豈會在乎來自草原的野蠻人,不騙這些人又會騙誰呢!只是李信發現上當之後,就將此事捅到自己這裏,讓自己跟著後面為難丟臉,這讓他很鬱悶。

「算了,這件事情到此為止吧!」李信搖搖頭,說道:「實際上,公公,這銅錢是很容易造假的,若是換一種錢幣,那就說不準了。」李信嘴角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來。

「哦。什麼錢幣?」王承恩好奇的問道。他倒是想聽聽李信的建議。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