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415章 楊嗣昌的野望
「七八成?也算可以了。」宦官聽了之後,點了點頭,又說道:「乾爹還讓咱家問大人,還有什麼要求?跟咱家出宮的還有幾個內侍,已經分別前往大同、延綏了。」

楊嗣昌聞言雙眼一亮,他知道幾個內侍前往大同和延綏代表著什麼,薑瓖就是駐紮在大同,而洪承疇就是駐紮在延綏,顯然朝廷已經派人去通知兩人了。

「下官想專征專權。」楊嗣昌想了想,終於咬緊牙關說道:「下官這邊一旦發動,朝廷必然知曉,下官擔心朝中會有人說話,與李信私通消息。」他知道,朝廷內閣那一般人是不會讓自己輕鬆的取得勝利,像李信透露情報這是其中之一,而朝中也有許多人反對,逼著崇禎下旨撤免自己。要知道,自從宋朝以來,都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要小瞧了這個「共治」,在一方面說明了這些士大夫權力之大。

「咱家記住了。」宦官點了點頭,只是臉上卻是露出一絲不屑來,說實在的,這些宦官們很討厭文官,自從有了宦官這個職業以來,自從明朝有東廠出現,宦官和文官們就是生死對頭,兩者為了權力爭奪了上百年之久,或者是宦官佔據上風,或者是就是文官壓住了宦官,將其趕盡殺絕。文官們忘記不了的是宦官們的廷杖,宦官們忘記不了是劉瑾等之人,這些人不就是被文官們壓的喘不過氣來的嗎?當宦官得勢的時候,這些文官們紛紛巴結,比如以前的魏忠賢,比如現在的王承恩,有的人已經為魏忠賢立生祠,王承恩所到之處,百官低頭,這就是宦官們的威勢。

「還有一事,下官想請薑瓖前來商議。」楊嗣昌原本是準備讓洪承疇也來走一遭的,但是一想到洪承疇的資歷比自己高,是三邊總督,他若是來了,楊嗣昌還真是不好指揮的。當下就隻請了薑瓖前來。

「這個自然可以。」宦官點了點了點頭,既然要對付李信,那就應該在一起商議一下的。雖然一個是在宣府,一個是在大同,但是目標是一致的,只要是打了勝仗,一切都好說。

「如此下官就沒什麼好說的了。」楊嗣昌想了想說道。打仗無非是錢糧兩項,這兩樣東西,對宣府和大同來說,都不是什麼要緊的東西。作為邊關重鎮,糧草都是優先供應的。

「楊大人,這次皇爺可是下了大決心了,征北軍可不是那麼好對付,大人要三思而行,若是勝利了,大人固然可以青雲直上,這若是失敗了?」宦官面色陰沉,死死的盯著楊嗣昌。

「下官自然知道這裏面的利害關係。」楊嗣昌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崇禎皇帝之所以下了密旨,一方面是因為內閣的壓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害怕失敗。一旦失敗,就會被天下得知,李信也就有了借口,進攻中原腹地,可是現在朝廷做好了和李信決裂的準備嗎?顯然是沒有,就是這次也是一個冒險,勝利了自然是沒什麼關係,一旦失敗,就會尋找替罪羊,以緩和和李信的關係,而這個替罪羊,恐怕就是他楊嗣昌了。崇禎皇帝到時候要用他楊嗣昌的腦袋來平息李信的怒火。也要平息朝廷文武百官們的怒火。這場戰打的就是他楊嗣昌的身家性命,他只能是勝利而不能失敗。

「那就好。」宦官聽了之後,這才點了點頭,朝楊嗣昌拱了拱手。說道:「既然如此,咱家這就回京,稟報皇上了。」

「有勞公公了。」楊嗣昌親自將宦官送出了大門後,才命人將黃得功喊了過來。

「不好,忘記了一件事情了。」楊嗣昌端著香茗等著黃得功,忽然想到了什麼,失聲驚呼道。

「大人忘記了什麼?」這個時候,黃得功大踏步走了進來,笑呵呵的說道:「宣府不愧是天下雄兵之所在,這些傢夥稍微訓練一下,就是精銳。」

這些日子,黃得功一直奉楊嗣昌之命訓練宣府精兵,雖然宣府在名冊上有十幾萬精兵,但是黃得功這樣的猛將,一入軍營之後,依靠楊嗣昌,一下子淘汰老弱,將侯家的忠誠分子盡數滌除,然後在民間徵召精銳,一下子得了十萬精兵,宣府靠近邊塞,人多好武勇,黃得功訓練精兵得當,一下子將宣府打造的如同鐵桶一般。

「哎,剛才下官忘記找朝廷要大同的騎兵了。」楊嗣昌卻是沒有理會黃得功,只是嘆息道:「征討草原,要的就是騎兵。宣府雖然有些騎兵,但是也不過萬餘人,天下精兵出自大同,大同兵馬有一半都是騎兵,最起碼有五萬精銳騎兵,這股騎兵若是在我手中,足以橫掃大漠,兵臨雲中。」

「大人若是想要,憑藉尚方寶劍,薑瓖難道還不給不成?」黃得功不屑的說道。

「這個沒那麼簡單。」楊嗣昌搖搖頭,他可不認為薑瓖會輕易的將這五萬精銳騎兵交到自己手中。五萬精銳騎兵可不是五千精銳騎兵。他心裏想了想,弄不好自己還要親自到大同走一遭,去見見這個薑瓖。

「宣府精銳可能出征否?」楊嗣昌忽然想到了什麼,對黃得功問道。

「大人放心,宣府精兵這次絕對會為大人斬將奪旗。」黃得功站起身來,大聲說道。

「如此甚好。」楊嗣昌深深地嘆息道:「皇上這次是下了密旨給我的,他是頂著滿朝文武的壓力,也支持我打贏這一仗。征北軍就是如同一柄寶劍懸掛在京師的頭頂上空,隨時落下來。看看,這萬裡長城,在龍頭的位置,關寧軍被建奴拖住了,不能入中原剿滅賊寇,數萬精銳不能動彈,每年要耗費數百萬兩銀子,朝廷本身就不堪其負。再看看,宣府、大同、三邊一帶,李信兵馬眾多,其人野心勃勃,隨時都能南下中原。朝廷為了對付他,不得將幾十萬精兵放在北疆,若是將這幾十萬精銳都拉到中原,那中原的那些叛逆早就為朝廷所剿滅,國泰民安,海晏河清也就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黃得功想了想,不由的張口說道:「末將倒是認為征北軍短時間內不會南下,否則的話,征北軍要南下,恐怕早就動手,不會等到現在了。」

「哼,虎山,你太小瞧李信此人了,莫忘記了,他此刻不動手,並不代表著以後不動手,我們這是在防患於未然。李信此人遲早是要反的,皇上讓本官動手,也是要滅其在萌芽狀態。」楊嗣昌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

「末將明白了。」黃得功唄楊嗣昌怒斥的面色微紅。

「哎!虎山啊!本官也是沒有辦法啊!朝廷局勢糜爛,朝中儘是溫體仁這樣的奸佞小人,禍亂朝綱,看看,民間民不聊生,若是不儘快掃清寰宇,我等如何面對天子的信任?」楊嗣昌長嘆道。

「大人高義,末將明白了。」黃得功趕緊低聲說道。

「嗯,這些日子,你坐鎮宣府,我要親自到大同走一遭。」楊嗣昌原本是準備用尚方寶劍,召薑瓖來宣府,但是一想到自己還要從薑瓖手中將五萬騎兵要來,決定還是自己親自走一遭。

「大人,現在大雪覆蓋,還是等雪停了再去吧!」黃得功望著外面,現在已經是崇禎六年十二月,大雪襲擊了整個北方,從宣府到大同雖然沒多少路,可是道路難走,黃得功還是有些擔心。

「事情緊急,明年大雪停後,我就要對雲中用兵,一些具體的措施我必須要與薑瓖談好,這不光是騎兵的問題,還有大同防禦的問題,薑瓖此人打仗雖然有點本事,可是要與李信這樣的名將對陣,還是差了一點。」楊嗣昌搖搖頭,對黃得功說道:「所以我必須要親自前往。你在宣府整頓兵馬,不得有誤。」

「末將明白。」黃得功見楊嗣昌已經下定決心,頓時也不再說話,當下說道:「大人到大同,如今這路上也不大太平,最近末將在軍中尋得一位猛將,不如讓他護衛大人左右。」

「哦,此人叫什麼名字?」楊嗣昌聞言雙眼一亮,笑呵呵的點了點頭問道。

「王鬥。十分勇猛,若是論武藝,末將都不是他的對手。」黃得功有些臉紅,說道:「末將曾經和他比鬥過,此人神勇,力能扛鼎,更是練了一手的神箭,百步之內,百發百中。此人足以護衛大人左右。」

「居然有這麼厲害?」楊嗣昌原本只是隨口一問,卻不曾想到,這個叫做王鬥的人物居然得到黃得功如此重視。

「大人不信可以看看。」黃得功拍著胸脯說道。

「這樣的勇士不應該做我的侍衛。」楊嗣昌想了想,說道:「也罷,暫時先護衛我左右,待從大同回來,讓他做你的副手。這樣的猛將,應該率領精兵強將,衝鋒陷陣,李信軍中猛將如雲,我們正需要這樣的將軍,替我們衝鋒陷陣,為國效命。」

「大人所言甚是。」黃得功點了點頭,他絲毫沒有感覺到,多了一個王鬥,就會分了自己的權力,實際上,自從侯家父子離開宣府之後,黃得功對宣府軍中大將進行了清洗,許多將軍都已經與侯家交往過密而被調走,眼下軍中大部分雖然都是黃得功提拔上來的,但是軍中的將領缺少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黃得功巴不得有更多的將軍能前來幫他,現在多一個王鬥,他高興還來不及呢!又豈會反對,更何況,這還是楊嗣昌開口說的,他更是不會反對了。

大同鎮朔將軍府第,薑瓖、薑讓、薑瑄三兄弟又坐在一起,過幾天就是大年三十,薑氏兄弟要聚集在此祭祖,加上薑氏三兄弟的謀劃已經準備妥當。

「大哥、三弟,皇上已經同意了我們對李信用兵了,密旨昨天就已經到了。」薑瓖三兄弟坐在一起,薑瓖笑呵呵的說道。

「密旨?」薑讓聞言皺了皺眉頭,說道:「既然是對李信用兵,為何要用密旨?」薑讓不同於薑瓖,雖然論武勇不如薑瓖,但是若是官場上的知識,他要比薑瓖要懂得許多。

「李信現在還沒有謀反,朝中大臣們都反對對李信用兵,皇上只能是出中旨了,而此事又是要算計李信,自然是不能讓李信知道這裏面的消息了,如此一來,就用密旨了。」薑瓖滿不在乎的說道:「怎麼大哥認為這裏面有問題?」

「自然是有問題,此戰若是勝利了,我們三兄弟,自然是榮華富貴少不了,可是若是失敗了,那我們三兄弟就是要倒霉了。皇上為了平息滿朝文武的不滿,肯定要找人背黑鍋,洪承疇老謀深算,又是朝廷的三邊總督,立下了汗馬功勞,若是失敗了,皇上是不會找他的麻煩的,楊嗣昌是皇上的寵臣,這黑鍋自然是落不到他頭上的,也只有我們三兄弟,在朝中沒有什麼靠山可言,若是失敗了,皇上就能將所有的責任推到我們頭上,說我們擅起邊釁,誣陷忠臣。到時候,我們也只是會落的一個抄家滅族的下場。」

「他敢。」薑瑄聽了之後,猛的面色大變,站起身來,大聲說道:「我薑家世代為將,效忠朝廷,百餘年之久,皇上豈能說殺就殺的,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乾脆就將大同獻給李信,看他崇禎能奈我們怎麼樣?」薑瑄的這種情況實際上就是日後大明朝將軍最實際的情況,比如說左良玉的軍隊,軍紀很差,絲毫不在那些匪兵之下,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民怨沸騰,可是朝廷硬是不敢拿他怎麼樣,因為他手中有兵。那個時候時候,左良玉手中不過一兩萬人,朝廷就不能將他如何,更何況,現在薑氏兄弟手中握有十幾萬軍隊,朝廷更是不會將他如何了。

「這也是萬不得已的時候才如此。」薑瓖擺了擺手,不在意的說道:「這次三路大軍一起進攻雲中,只要將李信困在殺胡口,李信就是插翅難飛,他手下的那些人群龍無首,如何能應付我們三路大軍一起進攻。」薑瓖還是很有把握的,本來這大同就是易守難攻,李信想要攻下大同幾乎是不可能的。他相信,這次朝廷三路大軍一起進攻,足以消滅李信。只要消滅了李信,那就是榮華富貴,至於失敗,他薑瓖還真沒考慮過。

「將軍,宣府楊嗣昌大人來了。」

就在這個時候,書房外,有家人大聲稟報道,讓三兄弟面色一變,相互望了一眼。顯然沒有想到這個時候楊嗣昌怎麼會冒雪前來,要知道過幾天可是過大年了。這個楊嗣昌難道有什麼要緊事情不成?

「既然楊大人來了,我們不能失禮了,他掛兵部侍郎銜,手握尚方寶劍,是天子的寵臣。此人不能怠慢了,否則的話,又是第二個毛文龍了。」薑讓沉吟了片刻方說道。顯然當年的袁崇煥靠尚方寶劍斬了毛文龍的事情讓這些武將們都小心翼翼,就算後來袁崇煥倒霉了,可是這人都被殺了,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楊大人,遠道而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一想到這裏,三兄弟趕緊迎了出去,只見大雪天裏,儀門外,楊嗣昌身上披著蓑衣,站在馬上,正等候著三人,而更讓三兄弟驚訝的是,在楊嗣昌身邊,還有一個大漢,雙手捧著一柄寶劍,金黃的劍穗隨風而動,劍鞘上有金龍環繞,正是尚方寶劍。三兄弟心中打了一個冷戰,趕緊又上前走了幾步。

「有勞三昆仲了。」楊嗣昌將三人的臉色都看在眼中,心中一陣冷笑,對付這些丘八就應該如此。他早就知道這些丘八不大好說話,不但帶了王鬥這樣的猛將,更是將尚方寶劍都帶了過來,就是為了震懾這三個傢夥。他拱了拱手,說道:「事關重大,下官也只能是親自前來,若是有打擾之處,還請三位將軍莫怪。」

薑瓖三人聽了之後,心中一陣不屑這個傢夥手捧尚方寶劍,就是進入大內,那些大漢將軍們都會阻攔,有了此物,天下之大,哪裏去不了的,一個小小的鎮朔將軍府,還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嗎?身邊的那名勇將看上去也是有萬夫不當之勇,不是一般人可以抵抗的,這個楊嗣昌看來也是一個虛偽之輩。三兄弟一想到這裏,更加不敢怠慢了。恭恭敬敬的將楊嗣昌迎了進去,吩咐下人們準備香茗、時令瓜果等物,簡直就是將楊嗣昌當做天使來對待,這讓楊嗣昌心中高興了許多,心中對自己的要求也就充滿了信心。

楊嗣昌知道只要將大同的五萬騎兵弄到手,自己擊敗李信的機會就大了許多,只要擊敗了李信,自己入住中樞的日子也就很快了。到時候,所謂的溫體仁等等,恐怕是再也沒有借口說自己如何如何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