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382章 一怒下京師 (二)
「李信真的如此大膽,難道他想造反不成?」遵化城內,洪承疇、盧象升等人都聚集一堂,剛剛逃回遵化的左良玉卻是跪在地上,臉上還有驚慌之色。顯然是在李信的打擊下,還沒有恢復過來,只有高起潛在一邊大聲的說著什麼,只是眾人還是能從他的雙目中看出一絲驚慌來。

這個李信若是真的造反了,第一個進攻就是遵化,遵化城中雖然聚集了這次勤王的大部分軍隊,可是這樣的軍隊能不能擊敗李信還不知道,更何況,李信現在佔據了城外大營,奪取了大營中的糧草。有糧心中不慌,李信現在有糧草在手,根本不怕耗下去。喜峰口的火焰頂多能燒三天,也許這個時候,喜峰口的北面,李信的大軍已經源源不斷的前來,糧草也緊隨其後。大舉南下似乎已經成了定局。

洪承疇這個時候暗自後悔,早知道這樣,就不應該激怒李信,也不應該是在遵化城中駐紮太久,或者讓他和盧象升分守兩邊,城內城外成犄角之勢。只是如今說這些已經是遲了。洪承疇不由的瞪了在座的將軍們一眼,若非這些將軍們在城內搶劫,洪承疇等人也不會在城中呆的太久,失去了先機,這些傢夥說是官兵,實際上,和那些亂匪們差不多,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可惜的,打仗還得靠這些人。洪承疇就算是心中惱怒,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諸位,李信這是反了。不知道諸位可有什麼對策?」洪承疇咳嗽了兩聲,掃了眾人一眼問道。

只是洪承疇的話並沒有引起眾人的共鳴,尤其是盧象升和秦良玉二人,本來兩人就對洪承疇的做法有點不滿。好歹李信也是幫助眾人抵擋過建奴,喜峰口之所以失守,也是因為李信要援救眾人的緣故,認真說起來,李信對眾人還是有救命之恩的。如此對待自己的救命恩人,盧象升和秦良玉兩人心中還是很過意不去的。

「此事關係重大,還是奏明天子的好。」盧象升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來。所謂戰場之上,情勢瞬時萬變,從李信佔據喜峰口到現在,不過半個月的時間,發生的事情足以讓人眼花繚亂了。因為時間緊急,洪承疇都沒有向朝廷彙報過。聽說這個時候,朝廷還在為是不是應該和建奴合作,一起對付李信的事情而相互爭吵呢!若是將這種事情再傳到京師,還真不知道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

洪承疇等人聽了之後,臉色一僵,他也是突然想到了這個問題。仔細想想,還真是不知道怎樣將眼下發生的事情告訴崇禎皇帝呢!

只是他不知道,並不代表著別人不知道,最起碼高起潛知道該如何彙報,只聽他哈哈大笑起來,聲音尖細,刺激的眾人肌膚髮冷,連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不知公公有何高見?還請不吝賜教。」洪承疇不屑的掃了高起潛一眼,不過神情卻是顯的極為恭敬。

「我大軍經過數日苦戰,殲滅建奴數萬人之多,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捷,相信皇上也會告慰太廟的列祖列宗了。諸位說是不是啊!」高起潛得意的說道。

眾人聽了之後,頓時鬆了一口氣,心中卻是在暗罵高起潛無恥。這次大戰是擊敗了建奴,也的確是斬殺了數萬建奴,甚至還將建奴大將嶽托給射成了刺蝟。可是不要忘記了,這些戰功還是有李信的功勞。若非他派遣的軍隊前來相助,莫說是獲取勝利,就是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看看,為了擊敗建奴,自己大軍損失多少,滿打滿算,擊殺建奴三萬人,可是自己付出的代價幾乎是建奴的兩倍還不止。這樣的戰爭也能算是大捷?還將真正立下戰功的人拋之腦後,甚至還要誣陷對方造反。

眾人雖然很無恥,但是也還沒有到無恥無下限的地步。尤其是盧象升和秦良玉二人,兩人的天雄軍和白桿兵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真正殺敵的數量也是不能和李信的禁衛軍相比擬。

「那征北侯又如何?」相比較盧象升和秦良玉,洪承疇無疑就厚黑的多了。並沒有給自己做定義,反而是問李信。

「我等都是勤王大軍,征北侯雖然立下了一些功勞,但是也不能貿然進攻朝廷的軍隊,這就是謀反?諸位,為李信說話的就是同罪。」高起潛面色陰沉,冷冷的掃了眾人一眼,冷笑道:「朝廷早就想解除李信的兵權,可是李信卻是倚仗手握重兵,桀驁不馴。朝廷對他無可奈何,眼下,好不容易將李信困在喜峰口,諸位,這可是絕佳的時機消滅李信。」

「公公的意思,是佔據喜峰口?」洪承疇臉上看不出任何的喜怒來,好像高起潛說的只是一件極為普通的事情一樣。

「不錯,眼下李信雖然佔據了城外大營,可是不要忘記了,城外的大營也是有不少的糧草,但是李信是什麼兵馬,是騎兵,每天所耗費的糧草甚多,恐怕李信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所以只要我們鎖住了喜峰口,李信就是插翅難飛。」高起潛三角眼中閃爍著一絲狠毒來。

「喜峰口大火燃燒,如何能佔據?」秦良玉有些不滿的說道。

「我們這邊肯定是不行,但是有人卻可以幫助我們擋住李信。」高起潛得意的從懷裏摸出一張紙條來,說道:「這是長城守將傳來的消息,建奴大軍還在喜峰口外駐紮著呢!我們可以讓他們幫助我們堵住李信。相信這一點,對李信有仇恨的建奴肯定會幫我們的。」喜峰口一面城牆連接著長城,明朝長城上都是有瞭望塔這樣的功能存在的。上面雖然只有三五個士兵,可是卻能看的很遠,建奴駐紮在喜峰口外,這些士兵們自然能看的清楚了。

眾人一下子沉默起來,沒想到高起潛居然帶來了這樣的消息。再一次與建奴合作,眾人心中感覺十分的怪異,剛剛雙方還拚得你死我活的,眼下又要聯起手來,一起對付李信?

「這個恐怕有些不妥當的地方吧!」盧象升第一個站起身來反對,冷冷的掃了一眼高起潛說道:「這李信就算有起兵謀反的嫌疑,那也是我大明朝內部的事情,建奴與我等有仇,遵化城外那麼多的百姓都是死在建奴手中,數十萬人無家可歸,數萬將士血染疆場,這些都是拜建奴所賜。這個時候,又要和建奴聯合起來,對付李信?傳揚出去,我等又有臉面立足朝堂之上。本身李信放棄西征青海、甘肅一帶的蒙古韃子,千裡援救我等,這已經是很難得了。更不要說,我等活命也是因為他的功勞。眼下雖然將他困在遵化城下,這也是害怕他會真的走上錯路,才會如此,我等如此做,也是因為國家大義。日後傳揚出去,就算有人笑話我們,指責我們,我們也能問心無愧,但是若是和建奴聯合起來,對付李信。就算別人不指責我們,我盧象升晚上也是睡不著,良心不安。」

高起潛聽了之後,雙眼一眯,寒光一閃而過,冷笑道:「盧大人倒是有古人之風,只是李信此人手握雄兵,若是不將此人剷除,日後必定會危害江山社稷。盧大人,你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除掉李信有利於江山社稷,就算是損失一點個人名聲又算什麼呢?再說了,咱家說聯合建奴,也不是真的要聯合建奴,只是向建奴傳點消息就是了。」

「傳消息也是一樣。」盧象升擺了擺手,說道:「就算是要剷除李信,也是需要等候皇上的聖旨,下官相信李信固然有野心,但是他的麾下將士也都是忠誠之士,聖旨一下,這些將軍們必定會按聖旨行事,一個李信,哼,聖旨就可以了,何必要聯合建奴呢?這樣就算是除掉了李信,我等也會留下千古罵名。」

眾將聽了之後,也都點了點頭,這些人剛剛和建奴打了一場,死傷無數,恨不得就建奴盡數誅殺呢!這個時候反過來,還要和建奴合作,將軍們顯然是很難接受的。而洪承疇也是一樣,儘管他心中很贊同高起潛的建議,甚至他還認為這種事情應該悄悄的進行,但是他是一個文人,可以算計別人,但是絕對不會光明正大的說出來。

「嘿嘿,諸位,你們以為建奴非要我等透露消息後,他們才會封鎖喜峰口嗎?」高起潛眼珠轉動,搖搖頭說道:「建奴被我等擊敗,倉皇逃出喜峰口,原本上就應該立刻回到遼東去,可是現在駐紮在喜峰口外,這是為何?顯然是因為他們也有心將李信堵在關內。實際上,我們做與不做都是一樣,李信現在已經是插翅難逃了。現在就差了一道聖旨而已。」

眾人聽了之後,仔細一想,頓時紛紛點頭。建奴的這種做法,顯然是有悖常理的。顯然是建奴另有算計,要麼是重新進攻中原,要麼就是針對李信的,不過這次與上次不同,上次是明朝猝不及防之下,才能攻入中原,這次大軍坐鎮遵化,建奴肯定是有忌憚的,那只剩下一個可能,那就是防備李信的。或許還真有可能將李信阻攔在喜峰口。

自己聯繫建奴,那就是有悖做人的原則,可是若是建奴自己主動鎮守喜峰口,將李信擋在關內的話,那就是與眾人無關了。眾人望著洪承疇和盧象升一眼,等候兩人的回答。

「大軍聚集在此,我等雖然領軍將領,可是有些事情還需要皇上來決斷。」洪承疇點了點頭說道:「這段時間以來,我大明發生了不少的事情,這些事情都必須要稟報給皇上,李信之事,也要等候皇上的決斷之後再做處決,諸位將軍以為如何?」

「這?」盧象升面色一動,看了洪承疇一眼,心中卻是不知道如何是好。洪承疇說的雖然很輕鬆,但是實際上,卻是想著要將李信耗死在這裏。從這裏送個奏章到京師,快馬也要兩三天的時間,來回就是五六天了,按照朝廷辦事的效率,又要議論爭吵一段時間,如此一來,就是十幾天的時間。李信雖然奪取了軍營,可是軍營中的糧草支撐數萬鐵騎,也不過十來天的時間而已。如此一來,最後倒霉的還是李信,十幾天的功夫瞬間即過,到時候,李信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看,必死無疑。就算崇禎皇帝想放李信一條去路,也沒這個機會了。洪承疇這是想用軟刀子來殺人啊!只是他說的光明正大,做的也是光明正大,就是盧象升也無話可說。

「哎,李信,現在你就看天命了。」盧象升也只能嘆息道。秦良玉也點了點頭,這種事情,她也是沒有辦法。

那洪承疇既然計議已定,又命人飛馬傳與京師,又命兵部尚書張鳳翼等等各路將軍,分守各路城池,小心防備李信,又命人在長城上,日夜監視喜峰口外的建奴大軍,生怕建奴大軍再次進攻中原。

兩天后,喜峰口的大火終於熄滅,原本雄關喜峰口此刻也變成了無數斷壁殘垣,哪裏還有當初雄關的模樣。大明朝和草原各部族中間最重要的關隘也消失的無影無蹤。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恢復到以前的模樣。

而時刻觀察喜峰口大火的征北軍探子趕緊將消息傳給了李信,李信大喜,正待領軍啟程回草原,大軍還沒有出發,又接到探子傳來的消息,在喜峰口外,建奴大軍仍然停留在那裏,近十萬之眾。見喜峰口堵的死死的,顯然是在等候李信兵出喜峰口,好一舉圍困李信,將李信消滅在喜峰口。

「看來皇太極已經多爾袞回合了。好厲害啊!這個多爾袞可是一個善於隱忍之輩。遇到這種情況,還能迎接皇太極,多爾袞不簡單啊!」李信聞言一愣,沒想到皇太極與多爾袞居然聯合在一起了。

「主公,現在建奴大軍困住喜峰口,不管對方是不是和洪承疇等人有聯繫,但是我軍想通過喜峰口回草原恐怕是不可能了。」石元直搖搖頭說道:「看來,我們得另尋其他方法回草原了。」

「先生可有什麼辦法?」李信想了想又問道。他是在沒有想到什麼好的辦法,要麼從喜峰口,要麼是從宣府張家口一帶。但是這其中最重要就是糧草。

「屬下倒是有一個辦法,就是不知道主公可有這個膽子?」石元直想了想,忽然拱手說道。

「什麼辦法?」李信趕緊問道。

「北京城。進攻北京城,主公,你可有膽子。」石元直嘴巴裡吐出驚天話語來,他站起身來,說道:「主公,眼下我軍眼下被困在遵化城下,就算是有什麼行動,那也是被敵人牽著鼻子走,既然如此,我們就主動出擊,牽著別人走。只有進攻北京城,才能將洪承疇從遵化城內拉出來,然後我們在運動中殲滅他。若是真的能攻到北京城下,還能震懾一下崇禎皇帝。」

「進攻北京城?」李信和身邊的將軍頓時面色打一變,紛紛望著石元直,沒想到這樣的計策從石元直嘴巴裡冒出來。

李信聽了之後,頓時在大帳內走來走去,他從來就沒有想過石元直會出這個主意,進攻北京城,他從來就沒有想過,或者說短時間內就沒想過。

「進攻北京城,會造成其他的後果嗎?」李信忽然問道。

「主公,有的人,順著他不行,若是打上兩下,或許他就老實了。」石元直想了想說道:「主公,這崇禎皇帝就是這樣,不打他,他就不知道主公的厲害。」

「那就進攻北京城。」李信猛的咬牙切齒的說道:「這毛驢就是這樣,不認真敲打一番,他還不知道我的厲害。」

「對,那就進攻北京城,那崇禎那老小子見識一下我征北軍的厲害。」高猛大聲的嚷嚷道:「那朱家已經坐了兩百多年的江山了,將這天下鬧成這個樣子,這樣的天下就不應該讓他來坐,主公英明神武,難道就不能坐天下的嗎?我們乾脆打進北京城去,滅了崇禎皇帝,主公,你來當這個皇帝。」

「住口,你混小子說什麼呢?」李信冷哼道。

「最起碼現在主公還不能進攻北京城,不光現在是北京,其他的地方也是一樣,主公現在還是大明的征北侯。打的旗號也是如此。」石元直趕緊解釋道。

「不錯,建奴當初進攻北京城,是有能力攻下北京城的,可是他還是沒有進攻北京城,就是這個緣故。」李信點了點頭說道:「北京城雖好,可不是現在就能打下來的,現在打下來,恐怕天下人都會找我們麻煩的。現在去只是震懾,震懾一下對方,不能讓崇禎皇帝小瞧了我們。還真以為征北軍好欺負的啊!」

「對,主公,屬下還沒有去北京城溜達過呢!」趙廣也笑呵呵的說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