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411章 義軍
薑瓖聞言一愣,但是很快就搖搖頭,說道:「這種事情不能做,雖然晉商和李信關係不清不楚的,但是若是李信有今日是晉商七大世家的功勞卻是錯誤了。晉商乾的就是草原買賣,這點是脫離不了李信的控制的。孝敬李信一些銀兩也是有可能的,可是李信從林丹汗那裏得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依靠了這些,這才有了今日的征北軍。更何況,我們也是山西人,同是桑梓,理應相互照顧,他們從張家口而來,也孝敬了我不少。若是對他們下手,這讓別人怎麼看我薑家。」

「不錯,晉商就是雞,一只會生蛋的雞,殺了這隻雞,又有誰給我們生蛋呢?」薑讓也點了點頭,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商人,才有了殺胡口,才有了日進鬥金,若是薑家真的對晉商起大世家動手,恐怕天下的那些商人們都不會進入大同一帶,從范永鬥等人那裏固然得到很多,可也只是眼前利益,薑家要興旺發達,還得從遠處著手。

「這個李信恐怕是真的要拿下殺胡口了。」薑瓖忽然沉吟道:「草原貧瘠,李信要維持一隻龐大的軍隊,消耗甚多,一個草原恐怕是不夠的,張家口現在已經被楊嗣昌所掌控,還有一個是山海關,那個地方更是不行,最後一個就是殺胡口,只有這幾個地方,才能出入大規模的物資,更重要的是殺胡口距離雲中很近,李信若是不將這個地方掌握在手中,那就是自己的脖子掌握在我們手上,到時候還不是任由我們拿捏的嗎?所以,李信肯定會爭奪殺胡口。不管朝廷願意還是不願意。」

薑讓和薑瑄二人聽說後點了點頭,若是按照薑瓖這麼一解釋,李信還真的只有進攻殺胡口這條道路了。殺胡口一旦失守,下一個就是左雲右玉兩縣。最後才是大同。

「實際上,要將李信擋在殺胡口恐怕有點困難,畢竟李信是精兵強將,連建奴都不是他的對手,不過,我們可以依靠殺胡口削弱李信銳氣還是可以的。」薑瓖想了想,說道:「現在最主要的還是左雲和右玉兩縣,三弟,你就不要回陽和,領親兵坐鎮左雲,我坐鎮大同,讓振威代替我坐鎮右玉,你看如何?」他口中的振威,是指薑瓖的親信部將楊振威。

「這樣也可以。」薑瑄點了點頭,此事關係到薑家在大同的根基,他雖然是陽和副總兵,但是相比較家族的興盛與發達,他還是決定留在大同,聽從薑瓖的吩咐。

「大同現在有精兵大約十萬人,其中騎兵有五萬人,這五萬人不能動,我要做機動騎兵。左雲現在有精兵三千人,我再補充兩萬人,右玉也為兩萬人,按照以前我們的打法,李信十萬大軍等攻破殺胡口之後,十萬大軍能存在六萬人已經很不錯了,你們兩縣互為犄角,若是李信進攻右玉,三弟就領軍支援,若是李信進攻左雲,我會讓振威支援。」薑瓖想了想說道。

「若李信兵分兩路又將如何?」薑瑄又問道。

「那他就是自尋死路,不要忘記了我在大同,還有一招殺手鐧。」薑瓖笑呵呵的說道。他身邊兵馬很多,五萬騎兵就是一個讓人心驚膽戰的數字,在大明朝,一口氣拿出五萬騎兵的還是很少的。就算是關寧鐵騎,也比不上大同的騎兵眾多,所謂精兵出大同,可不是一句簡簡單單說說就行了。

「如此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薑讓也連連點頭稱是。

「大哥,你的任務很重,也很危險,不知道大哥可敢接?」薑瓖望著薑讓說道。

薑讓聞言一陣哈哈大笑,說道:「大同就是我薑家根本,兩位弟弟都能捨身忘死,我這個做哥哥的難道是一個貪生怕死之輩嗎?雖然我的武藝不如二弟,但是膽子卻不比二弟小多少,說吧!二弟,你想讓我做什麼?只要不是攻打北京城都行。」

「我不是李信,也不是建奴。哪裏敢讓大哥進攻北京城,不過與北京城也差不多,大哥要領麾下兵馬進攻雲中,雲中是李信的老巢,一旦滅了雲中,李信的炎黃部落就會煙消雲散。他大軍前來,雲中守衛肯定很少,大哥可見機行事,若是雲中不行,大哥或是騷擾草原,或是直接進攻殺胡口也是可以,將李信堵在殺胡口和兩縣之間,這是最佳的選擇。」薑瓖握緊拳頭說道。

「我出兵自然是沒有問題,只是我在榆林,受洪承疇控制,要出兵的話,恐怕需要洪承疇同意啊!」薑讓有些為難的說道。

「哈哈,大哥放心,洪承疇自然肯定會同意的,我可知道李信在遵化狠狠的教訓了洪承疇一頓,洪承疇此人還記掛在心呢!這個時候逮到這種機會,豈會不同意呢?就算不會明文下書,但是也會默許的。」薑瓖哈哈大笑道:「大哥放心,我會行文給洪承疇的。」薑瓖說到做到,當場就手書了一封,讓人送到洪承疇軍中。

「我還要寫信給楊嗣昌,他既然這麼討厭李信,那也得出點血,他宣府兵馬也是號稱精銳,兵強馬壯,不出來練練,那不是對不起朝廷給的餉銀了嗎?」薑瓖笑呵呵的說道:「這次我也學學諸葛亮,三路大軍一起進攻,也讓李信見識一下朝廷的威嚴,不要以為朝廷縱容他,就是怕了他,而是不想讓他一番見識。」

「二弟準備讓楊嗣昌出關,從張家口一帶進攻李信?」薑讓一下子就明白了,忍不住拍手說道:「真是好計策,好計策,二弟領軍將李信拖在殺胡口、左雲右玉兩縣之下,我領偏師進攻雲中,再不濟,也要殺入草原,削弱他的部眾,宣府兵馬出張家口,一舉將他的勢力砍成兩半,李信軍中將士一旦知道後方有亂,肯定是軍無戰心,哪裏還有心思打仗呢?二弟,這個計策好。」

「楊嗣昌會同意嗎?要知道宣府可不同於大同啊!那個地方距離京師很近,朝廷這麼多年來,叛軍不斷,就是連建奴也數次南下,騷擾京師,也沒見宣府兵馬動過多少,而那李信還沒有興兵造反,三路大軍進攻,涉及到山西、山西和宣府,這樣大的手筆,恐怕不是你我能做主的啊!」薑讓還是有些遲疑道。

「這自然不是我能做主的,但是楊嗣昌可以,而且我也相信,他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的。」薑瓖很有把握的說道:「相信李信也不會想到,朝廷會在這個時候對他下手。當然,李信若是很老實,縮在草原上,自然是沒有人將他如何的,但是一旦有問題,朝廷就不會不管他的。我這樣安排也是未雨綢繆啊!朝廷也不會怪罪下來的。」薑瓖眼珠轉動,不管怎樣,他都要促成此事的成功,因為他發現,做這一票成功的幾率很大。現在亂世來臨,看看李信佔據草原,稱王稱霸,朝廷也不能耐他如何!他如此桀驁不馴,朝廷卻封他為國公,這是什麼概念,自從靖難之後,國公這個東西已經很久就沒有出現在明朝的爵位當中了,除非那些兩祖時期的功臣,那些勛貴世家,否則的話,哪裏有什麼國公的。相信,滅李信,這是朝中許多大臣們都嚮往的事情。一想到這裏,薑瓖又寫了一封信,讓人快馬送給楊嗣昌,在信中將自己的想法都說了一遍。他堅信楊嗣昌肯定會同意的。

等信送出去之後,薑瓖三兄弟又說了一陣,計議了一番,薑瓖才讓薑讓回了陝西榆林,又讓薑瑄回去整軍備戰。整個大同一帶的氣氛也陡然凝重起來。

就在薑家三兄弟算計李信的時候,在河南澠池城外的一個不知名的小山下在羊腸小路的岔股地方,肅靜無聲,佇立著一隊服裝不整的騎兵,大約有一二百人。一個身材魁梧、濃眉大眼、生著連鬢鬍子的騎兵,雖然衣衫破舊,仔細分辨還是能分辨的出來,這身衣衫就是明朝軍隊的製式鴛鴦戰襖,製只是此刻已經破舊了許多,還有許多地方儘是黑色的斑塊,這是鮮血乾澀之後的模樣,只是這個模樣,卻絲毫沒有印象這名騎兵的氣勢,他神氣莊嚴,威風凜凜,一動不動地騎在馬上,一隻手牽著韁繩,一隻手緊緊地扶著一面紅色大旗。這幅大旗帶著用雪白的旗纓和白銀製成旗槍尖,旗中心用黑緞子綉著一個鬥大的「李」字。看上去就很有氣勢。

而在不遠處,立著一匹特別高大的、剪短了鬃毛和尾巴的駿馬,馬渾身深灰,帶著白色花斑,毛多捲曲,很像龍鱗,人稱烏龍駒的戰馬,一個大約三十左右的猛將,高個兒,寬肩膀,顴骨隆起,天庭飽滿,高鼻樑,深眼窩,濃眉毛,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目攝人心魄。他戴著一頂北方農民常戴的白色尖頂舊氈帽,帽尖折了下來,披著一件大氅。他就是人稱「闖將」的李自成。因為他的舅舅就是著名的農民軍起義領袖闖王高迎祥。李自成是今年敗於三邊總督洪承疇後才投靠他舅舅的。

「闖王渡過黃河了嗎?」李自成對身邊的一個年輕人說道。這個年輕人面色英俊,嘴角邊尚有些淺須,稍微還有一絲稚嫩來。只是他雙目中寒光閃閃,雙手握刀,虎口上已經有了老繭,這無不說明,這個看上去年紀輕輕的將軍,已經久經沙場了。

「回叔父的話,闖王已經渡過了黃河,距離此地不過三十裡路。」年輕將軍用仰慕的眼神望著李自成。他就是李自成的從子,叫做李過,自幼就跟隨在李自成身邊,李自成起兵造反,他也跟隨其後,奮勇殺敵,雖然年紀輕輕,可是已經是義軍中的一員悍將了。

「哎,澠池現在情況如何?」李自成有些擔心的問道。他們是前不久和張獻忠等三十六營會和的,雖然力量增加了不少,可是周圍的敵人也逐漸多了起來,曹文昭、左良玉等等都已經有南下的跡象,而作為明軍最大的敵人,洪承疇更是虎視眈眈。這次要不是朝廷監軍楊進朝貪財貪功,他的舅舅高迎祥派人用重金賄賂了楊進朝,又假意投降,恐怕大軍還出不了黃河。也幸虧上天都給面子,黃河封凍了,大軍這才趁機渡過了黃河,暫時跳出了洪承疇的包圍圈。不過,等楊進朝反映過來的時候,這些義軍又將面臨著朝廷大軍的追殺。所以作為義軍領秀的高迎祥決定渡過黃河之後,立刻攻下澠池,獲得立足之地。然後再進軍河南。

這也幸虧從八月份到現在,整個陝西、山西,兩省就沒有下過一滴雨,當然,河南雖然下了幾滴雨,但是改變不了大勢。三省人口眾多,而朝廷賑災不利,貪官汙吏橫行霸道,各地烽煙四起,洪承疇這個三邊總督手中兵馬雖然不少,可是要應對各地的農民起義軍,還是很困難的,這讓高迎祥等人順利渡過了黃河。

「大哥,一個小小的澠池何須等到闖王,我等就可以攻下來。」這個時候,一個壯漢大踏步走來,他面色兇橫,身上衣衫雖然破舊,可是從破舊之處,筋肉如山堆,手中握著一柄大刀,約有數十斤重。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李自成的老鄉兼兄弟,叫做劉宗敏,力大無窮,最重要的是對李自成忠心耿耿。

「闖王乃是一軍之首,既然下了命令我等自然要遵從。」在劉宗敏身邊,一個面容清秀的將軍笑呵呵的說道。

「田兄。」李自成朝那名將軍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在李自成軍中,能讓李自成如此稱呼也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田見秀,人稱鎖天鷂。此人讀過書,性仁厚,深得李自成信任,有不決的事情,經常與他商議。

「闖將軍。」田見秀掃了周圍一眼,說道:「眼下我們雖然突破了澠池,但是實際上,我們日後的路還是要小心了。」

「田大哥,你也太緊張了。過了黃河,左良玉他們想追來恐怕是很困難了。」劉宗敏不屑的說道。他雖然對田見秀也很尊敬,但是對明朝朝廷卻是不在意,死在他手中的明朝將軍什麼也不知道有多少。

「宗敏,不得放肆。」李自成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眼下朝廷的實力很大,以前朝廷倒是侯建奴在一邊騷擾,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聽說上次建奴入侵,被朝廷和一個叫做遼國公李信的人差點給包了餃子,以後建奴騷擾邊關恐怕很難了。朝廷也將會一心一意的對我們,沒看見洪承疇現在就是跟在我們屁股後面,不將我們消滅,他是不甘心的啊!」

「闖將軍說的極是,現在我更加擔心的是朝廷會派遼國公入中原平亂。」田見秀摸著下巴下的鬍鬚說道。

「哼,什麼遼國公,朝廷的兵馬就是酒囊飯袋,仗著人多,算什麼本事,這個遼國公大概也是差不多。他若是來了,我必砍了他的腦袋。」劉宗敏大大咧咧的說道。

李自成和田見秀見狀,臉色並不好看,他們這些日子四處奔逃,雖然度過了黃河,可是對朝廷軍隊的實力卻是明白不少,朝廷軍隊可不是那麼簡單,而這個遼國公風聞中此人不過二十多歲,就已經縱橫關外,擊敗過建奴。統一了草原,身邊精兵強將無數,朝廷也奈何不得他。這樣的人又豈是好惹的。

「闖將不必擔心,現在民間都說這個遼國公桀驁不馴,有陰謀造反的嫌疑。他的軍隊不一定會進軍中原。」田見秀勸慰道:「他若真是起兵造反,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天下精兵皆出宣大,現在因為遼國公的緣故,宣府、大同一帶的精兵未動,否則的話,這幾十萬精兵一動,我們就更加吃虧了。」

「看樣子,朝廷也是在提防著這位遼國公了。哎!若是能和他見上一面,就算是奉他為義軍首領,也是好的。」李自成雖然羨慕李信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高位,但是也知道,像李信這樣的人,恐怕是看不上自己這樣的叛匪的。

「這不是好事嗎?讓他們狗咬狗。」劉宗敏聽的哈哈大笑起來,說道:「那個遼國公真的厲害的話,就攻下宣大。那才叫好事呢!」

「他不會上當的,我聽說此人陰險狡詐,又豈會輕易上當呢!輕易幫助我們呢?」田見秀搖搖頭說道:「闖將,按照闖王的計策,我們這次要攻下破澠池、伊陽、盧氏三縣,在河南佔據腳跟,不過,我想闖王不會在河南呆上很久的,河南靠近京畿,崇禎小兒聽說我們在河南,必定會派大軍圍剿。」

「那你認為我們應該去哪裏?」一陣馬蹄聲傳來,卻見一個高大的男子,身著大氅,腰間懸掛一寶劍,面容消瘦,卻是虎目生威。正是義軍首領高迎祥。

「湖廣,湖廣朝廷兵馬很少,防守不嚴密,正是我們進攻湖廣的最佳時機。」田見秀轉身朝高迎祥行了一禮。

「好,好,有見識。」高迎祥連連點頭,轉身對李自成說道:「你現在就率領本部兵馬,攻取澠池,等候大軍到來。」

「是。」李自成大聲的回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