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371章 爭鋒
李信和石元直相互望了一眼,只見一絲殺機一閃而過,兩人嘴角更是露出一絲冷笑,多爾袞很快就反應過來,這兩人剛才是詐自己,只是自己一開始要被送回盛京而亂了陣腳,猛然間,李信轉了話題,自己猝不及防之下,才會吐出真相來。

「侯爺,你,你真是老奸巨猾啊!」多爾袞苦笑道。他很無奈,只能是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來。隻得拱手說道:「侯爺,不知道你準備如何處置我?」

「還能怎樣?自然是放你走了。」李信哈哈大笑道,拍著多爾袞的肩膀說道:「貝勒爺,我李信說話算話,放你走,自然就會放你走。我不會傷害你的性命,因為你對我很重要,等我滅了皇太極,還需要你來鎮守盛京呢?不能讓祖大壽趁勢將你滅了。」

「侯爺,你真是老謀深算。在下佩服。」多爾袞吸了一口氣,瞬間冷靜下來,說道:「我回去之後,就算我滿人四分五裂了,也不會讓祖大壽奪走了我一寸土地。」

「那自然是如此,如此就多謝不貝勒了。」李信哈哈大笑,指著下面的馬匹,說道:「去吧,貝勒爺,下面就是馬匹,貝勒爺,請吧!」

「好,告辭了,侯爺。」多爾袞也是哈哈大笑,朝李信拱了拱手,下了城牆,然後就見喜峰口城門大開,數騎呼嘯而過,一下子就衝出了草原。

「侯爺,您這是放走了一隻猛虎啊!」石元直望著多爾袞離去的身影,輕輕的說道。

「是不是一隻猛虎,那就得看看多爾袞有沒有這個能耐了。不過就算是猛虎,我也能收拾的了他。」李信不屑的說道:「現在就看看朝廷那邊有什麼反應了,嘿嘿,這些傢夥真是好厲害啊,我還沒有從喜峰口撤軍呢?這些傢夥就開始算計我了,這樣的朝廷,嘖嘖。」

「崇禎皇帝恐怕也是要想想吧!」石元直還是有些不確定。

「是與不是,那也得看崇禎皇帝願不願意了。」李信搖搖頭,他心中對這個崇禎皇帝還是有一絲同情,但是有的時候也很痛恨這個傢夥,刻薄寡恩,冷酷無情等等都能算得上。這個時候讓人給擺了一道,李信心中不憤怒也是假的。

「屬下這就讓人時刻監視著朝廷的動靜。我們都要時刻準備著。」石元直趕緊說道:「還有就是對宣府的大軍也要小心,讓宋先生對雲中的防禦也要加強。」

「恩。」李信點了點頭說道:「讓句突領軍每天都對遵化騷擾一次。但是也要防備皇太極將他吃掉了。真的不行的話,我就先進了宣府,看看崇禎皇帝能奈我如何?」

北京城,隨著洪承疇的一騎快馬飛奔到紫禁城內,整個皇宮都給沸騰了,崇禎皇帝一下子就將內閣幾位閣老和六部尚書都召集了過來。

「看看吧!洪承疇派人送來的奏摺。你們看看,看看,洪承疇可是辦了一件大事啊!」崇禎皇帝將奏摺遞給王承恩,讓王承恩遞給眾人。

溫體仁率先接了過來,看了一眼,接著就是大喜,說道:「好,好,皇上,這是大喜啊!應該普天同慶啊!洪承疇這可是辦了一件大事啊!皇上,臣以為此事應該通告天下,建奴終於是投降了。」

「他不投降,就會被征北侯和洪承疇給困死在裏面。」何吾駒冷笑了一聲,說道:「只是這個皇太極不能留,必須要弄到北京城來。」何吾駒還沒有看奏摺,聽了之後冷笑了一聲。

「咳咳,是和議,不是投降。」溫體仁臉上不好看,他發現自己說錯了話,聲音也低了許多,說道:「只要是議和,這不就是好事嗎?」

「好事,不見得吧!這上面可是有條件的。」這個時候,王應雄可是看見了上面的奏章,不由的冷笑道:「一起對付征北侯,這個洪承疇還真會算帳,居然以對付李信的代價,換取建奴的和議?這還是朝廷的官員嗎?」

「啊!」何吾駒也不顧禮節,一下子搶到王應雄面前,搶過奏章,看了幾眼,冷笑道:「還真是愚蠢之輩,皇上,這個洪承疇就該殺。征北侯乃是國之棟樑,手中兵馬十幾萬,麾下部眾百萬之多,坐鎮草原,為大明抵禦外患,這種情況下,居然還想著和建奴聯合起來,消滅大明的軍隊,這個洪承疇想幹什麼?他是想造反嗎?」

「何大人,這恐怕不對吧!」溫體仁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征北侯以前固然是有點功勞,可是不要忘記了,征北侯麾下兵馬眾多,早就是有割據之勢,他在草原上作威作福,如同一國之君一樣,實際上早就脫離了朝廷的束縛。既然是脫離了朝廷的束縛,那就是叛逆,更何況,建奴可是說了,草原數千裡江山盡歸我大明所有,這樣的事情可是我大明數百年難得一遇的啊!」

「建奴真的遵守承諾嗎?不要忘記了在歷史上還有一個後金呢。」王應雄淡淡的說道。話音一落,整個大殿內一陣寂靜。

「王大人,你認為陛下是徽宗嗎?」溫體仁看了上面的崇禎皇帝一眼,見對方面色陰沉,不由的冷笑了一聲。他總算是找到了王應雄的一個破綻了,居然如此說崇禎皇帝,這崇禎皇帝一向就是以聖君、中興之主來自詡,在王應雄口中居然成了徽宗一樣的皇帝,這讓他心中能好受嗎?

「臣無狀,臣死罪。」王應雄這個時候也看出了崇禎皇帝的臉色,頓時面色一陣大變,趕緊跪在地上。

「朕不是徽宗,李信也不是遼國。」崇禎皇帝淡淡的說道:「起來說話吧!」

「謝陛下。」王應雄額頭上隱隱出現了汗珠,趕緊站起身來,退到溫體仁身後,再也不敢說話。這件事情他犯了一個錯誤,就是不應該將崇禎皇帝扯進來,造成了自己樹敵太多。只是溫體仁恐怕也不見得能佔什麼好處。此事傳揚出去了,溫體仁恐怕會聲望大跌了。

「皇上,微臣以為這件事情可以操作。」溫體仁見王應雄已經歇火了,趕緊趁勢追擊道:「李信現在兵馬一部分是位於喜峰口,自己本人也是在喜峰口,一部分兵馬在漠北,雲中只有少量的兵馬。皇上可以命陳新甲、侯世祿、曹文詔等人立刻率領大軍,進攻雲中,必定能平雲中,失去老巢的李信就如同當年的林丹汗一樣,如同無根之浮萍,再讓祖大壽領軍堵住李信回軍的線路,李信雖然厲害,麾下不過一萬兵馬,不如祖大壽的多,如此一來,洪承疇和祖大壽二人就能將李信堵在喜峰口,不能出來,至於漠北的兵馬,皇上可以讓建奴洪太進攻,就算是滅不掉,最起碼也要將其拖住,這些到底是朝廷的兵馬,殲滅了可惜,到時候,皇上只要下一聖旨,就能將這些兵馬收為己有。如此一來,朝廷就能輕鬆平掉李信,並且奪取李信的十數萬兵馬和無數百姓,數千裡草原盡歸華夏版圖。皇上可以命這些草原騎兵進攻中原,讓他們剿滅高迎祥、李自成之流,讓他們雙方廝殺,必定能使雙方兩敗俱傷,朝廷也能從容收拾了。」

「若是建奴出爾反爾又當如何?」王應雄終於忍不住了,冷笑道:「與虎謀皮,終被虎傷。現在的建奴最怕就是征北侯,若是我們平了征北侯固然是不錯的,可是日後建奴何人來應對?靠關寧鐵騎,那也只能是守住遼東不失而已,至於想滅掉他,除非洪太被殺;還有這奏摺上說的數千裡江山,微臣以為,更是無稽之談了。」

「王先生,此話又怎講?數千裡江山重歸華夏,這難道不是好事嗎?」崇禎皇帝心中也有些意動,但是聽了王應雄的話後,又遲疑道。

「皇上,您比成祖如何?」王應雄想了想,還是問道。

「成祖定鼎江山,朕不如成祖。」崇禎皇帝這點倒是有自知之明,或者說,他就算自認為自己遠超朱棣,也不敢說出來,只能說自己不如自己的老祖宗。

「成祖皇帝曾經數次征討漠北,打的蒙古餘孽是狼狽而逃,也曾經拓展了千裡江山,可是成祖皇帝為什麼不曾在漠北建立城市,安置軍隊,駐守在那裏呢?」王應雄娓娓而談,不慌不忙的說道:「因為他知道,要想問鼎漠北,就必須有強大的騎兵,還要遷移漢人,派駐猛將,朝廷要耗費大量的力氣才能保住這塊土地。可是如今,我們就算是殺了李信,真得能太平的奪取李信的一切嗎?他麾下必定有死忠之人,我還聽說李信的小妾有身孕在身了,也就等於了子嗣,這些忠心之人自然有借口,在草原上興風作浪,還有林丹汗的餘孽,還有建奴。溫大人你以為,建奴真的講信用?不見得吧!這樣好的機會,他豈會放棄,就算他自己不出手,也可以讓其他的部落出手,他是不會容忍,草原上還會出現一個朝廷的軍隊。」

「有盟約在,難道洪太想反悔不成?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溫體仁老臉漲的通紅,忍不住說道。

「建奴乃是蠻夷之輩,怎麼首輔大人認為蠻夷之輩會與你講禮儀嗎?」王應雄不滿的說道:「還有李信,李信是什麼人物,他能夠憑藉個人之力,在草原上立下如此功績,你以為那是運氣嗎?滅李信,真是笑話,皇上,臣以為朝廷佔據大義,但是要想除掉李信,不可兵戎相見,最好用其他手段加以解決。」

「恩。」崇禎皇帝聽了之後,也忍不住點了點頭。若是能平掉李信他自然是高興的,若是能吞併李信麾下的實力,那就更加的高興了,但是王應雄說的話也是有點道理的,首先這建奴是不是值得信任,不要到時候,滅了李信,建奴立馬就翻臉,那崇禎皇帝恐怕要落的一個千古笑柄了,其次,若是平不掉李信,惹得李信造反,進攻宣府,那這禍事就更大了。崇禎皇帝瞬間便的畏首畏尾起來,他忽然發現,不應該讓李信坐大,否則的話,哪裏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皇上,機會難得啊!」溫體仁見狀,趕緊說道。

「此事,朕再考慮考慮吧!」崇禎皇帝摸著額頭,這件事情關係重大,崇禎皇帝不能輕易做出決定。他還要考慮一下。

溫體仁等人相互望了一眼,也不敢怠慢,跪安之後,這才告辭而去,溫體仁走在前面,王應雄、何吾駒走在後面,至於其餘的閣老、六部尚書更是走在最後面。

「王大人,若是滅了李信,朝廷就可以節省許多銀錢,百姓也能少了許多負擔,這樣的事情,你怎麼就反對呢?」溫體仁有些不滿的說道。

「王大人,李信狼子野心,這樣的人,就應該滅其九族才是,身為人臣,豈能不聽皇上的聖旨?」說話的是一個面色紅潤的中年人,卻是新到任的戶部尚書侯恂,剛才在西暖閣內,三位大佬在前面爭鋒,他們這些六部尚書卻是說不上話。

「李信之心,我自然是知道,可是李信手下的十幾萬人馬就這樣好滅的?」王應雄冷笑道:「你們也看見了洪承疇送來的奏摺,奏摺上寫著,李信率領他的騎兵耀武揚威,橫行在遵化城下,數千弓箭手壓的建奴不能抬頭。不知道諸位可想過,李信在喜峰口到底有多少人馬?你們以為只有一萬人馬?他若是只有一萬人馬,豈敢就這樣輕易就下了喜峰口。所以老夫認為,他的人馬絕對不是一萬人,肯定有更多,你們說,祖大壽的那麼點兵馬,真正的騎兵不過一萬多人,如何能抵擋李信的鐵騎。」

眾人聽了之後,頓時面色一動,不再說話,至於溫體仁面色一變,他猛的想起來,洪承疇在奏摺上說的事情來,只是可惜的是,王應雄在軍事上還是能懂得一點。就是這一點,他就能從其中看出點名堂來,在言語中佔據了上風。

「要想平李信,非是緩慢而行。」王應雄摸著鬍鬚說道:「朝廷還需要他抵擋建奴,老夫觀那建奴狼子野心,想入侵中原之心不會改變,所以讓李信先滅了建奴,讓他們兩敗俱傷,而我們在中原就能先滅了高迎祥之流,重整江山,然後滅了兩隻受了傷的老虎。這樣不是很好的嗎?諸位認為呢?」

「還是王閣老老謀深算啊!」何家駒也點了點頭。

溫體仁聽了之後,臉色就更差了,又好像是想到了什麼,對一邊的侯恂說道:「侯尚書,朝廷戶部還有多少銀子,洪承疇的糧草可要支撐好了,不能讓大軍餓著肚子吃飯。」

「是。」侯恂聽了之後,面色一陣迷糊,也不知道溫體仁說這話是什麼意思。正待詢問的時候,卻發現溫體仁早就好詞而去。

王應雄聽了之後,對侯恂說道:「侯大人,洪承疇的糧草還能支撐多長時間?」

「這個,二十多萬大軍每日所消耗的糧草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下官多方籌措,大軍還能支撐十天左右,否則的話,北京城的糧草就會出現短缺。」侯恂趕緊說道。

「十天,知道了。」王應雄點了點頭,朝何吾駒拱了拱手,也出了皇宮。

宮外,一亮綠尼大轎停在外面,幾個轎夫停在那裏,見王應雄前來,趕緊放下轎子,一個中年管家趕緊將王應雄扶了進去。

「去,告訴曹三喜,答應他的事情我已經做了。但是至於朝廷會怎麼做,那就是老夫可以決定的了。」王應雄敲了敲窗子,對管家說道。

「是,老爺,小人馬上就去。」管家沉吟了片刻,說道:「老爺,現在市面上都說征北侯狼子野心,準備和建奴合作,一起牧馬中原呢?老爺這麼幫助李信,萬一皇上追究起來,老爺這如何是好?」

「哼,這只是建奴的離間之計,恐怕建奴巴不得朝廷和征北侯反目呢?」王應雄不屑的說道:「我為征北侯說話,不是因為其他的關係,而是這個時候,朝廷不應該和李信翻臉,李信還需要坐鎮草原上,和建奴對峙,讓他們兩敗俱傷才是做重要的,而朝廷才能聚集所有兵馬,先平了高迎祥等人才是,等到朝廷滅了這些叛軍,而這個時候,建奴和征北侯已經是兩敗俱傷,朝廷百萬大軍揮軍北進,必定能滅二人。」

「老爺英明啊!」管家趕緊說道。

「哎,只是可惜的是,征北侯還有十天的時間,洪承疇糧草不能支撐太久了,幾十萬大軍,每天所消耗的糧草,可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太久了,朝廷也支撐不了啊!」王應雄為李信說話,大部分倒是出於公心。他倒是也想著滅掉兩人,可惜的是洪承疇的兵馬每天所消耗的糧草,足以壓垮朝廷的脊樑。畢竟北京城也沒有多少的糧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