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末日咆哮》602 大戰在即
而且與白素貞本體的白靈蟒蛇不同,岑碧青的本體是一條劇毒的竹葉青,化為人形後,口中唾液依舊沾染了幾分原本的毒性,雖不至死,但卻可以如同毒品般令人產生飄飄欲仙的幻覺,行那魚水之歡時給許默帶來的極樂快感絲毫不亞於她吸取許默氣血之力時的極度愉悅。

更何況,家中與許默有著肌膚之親的眾女,也只有岑碧青那身為妖類的強悍體質才能讓許默完全放鬆身心,絲毫無需顧忌和刻意控制的盡情衝擊,從而獲得其他妻妾身上完全體會不到的最徹底釋放。

這也是許默明知與岑碧青兩人間的這種古怪關係不妥,但每每面對岑碧青時,卻總是難以把持內心最原始**的最根本原因。

九年的暴食雖依舊未能除盡返老還童丹的藥性,但卻讓白素貞完全恢復了未偷食丹藥以前的外形容貌,從四歲女童暴長至雙十年華青春少女。

儘管前期生長速度極為突兀,但白素貞畢平日多在後堂加工藥材,也沒多少人注意到,而此時即便有人注意,九年的時光也足以抵擋眾人的悠悠之口,畢竟有一種狀態叫做天賦異稟――許默就是最好的例子,再多白素貞一個也不多。

不過那返老還童丹的藥效極為霸道,白素貞那一千八百多年的道行幾乎全部被用來壓製藥效,施展一些搬運之類的小法術倒還無所謂,可一旦大規模調動法力,外貌就會開始急速幼齡化。

對於這種情況,白素貞似乎也是習慣了,反正身為妖類的她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耗下去,只要食物供給可以保證,早晚有一天能將返老還童丹的藥效耗光。

雖實力下降得厲害,但白素貞曾經因還童而丟失的記憶卻早已全部恢復,既然自身暫時無法修鍊,便將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在了指點許默和岑碧青二人身上,一千八百年積累下的修行經驗令二人受益匪淺。

尤其是許默,針對他空有控劍之術,卻無相應劍法完全施展的情況,白素貞特地消耗百年修為,硬是憑藉著自身的推衍之術憑空推出了七招半的劍法傳授與他。

七招半看似不多,但在白素貞那驚人的推衍之術下已經隱隱暗含了部分天道規則在其中,哪怕許默目前僅能施展出前三招,但每每使出,都會感覺到體內的另一幻境本源「傳國玉璽」在隨之共鳴。

沒有人比許默更知道這代表著什麼,所謂天道之力,便是那世界規則之力,這七招半的劍法居然可以引動世界規則的力量,足以見得這劍法已經到達的道的境界。

許默對劍法了解不深,隱隱覺得這七招半的劍法似乎還要強過《七殺劍訣》中的七殺劍陣,就此事詢問白素貞,白素貞也只是嫣然一笑。

「武技一道無所謂強弱,關鍵要看用在何處,你之所以會覺得這七招半劍法好過七殺劍陣,只不過是因為合你心意和習慣罷了。」

白素貞的話並不難理解,就像武術界的南拳北腿一說。北方多平原,地勢廣闊平坦,下盤不易受影響,所以北方武術多勢大力沉的腿法;而南方多山林,地形複雜,挪移空間容易受阻,因此才近身短打較多。

七殺劍陣所秉承的理念是毫無破綻的嚴謹,並不追求那種極限的攻擊力,講究是連綿不絕水滴石穿的韌性,屬於攻防一體幾近完美的劍陣之道。

而白素貞推演的七招半劍法則完全反其道而行,以各種極限爆發真氣的方法來追求最大的攻擊和防禦,走的是以力破巧之道,可以說是完全為許默量身打造的劍法,極為符合許默的戰鬥習慣,因此才會令他有強於七殺劍陣的錯覺。

打個形象的比喻,兩者就像是鋸子和斧頭,同樣都可用來伐木,只是所用方法不同罷了。

儘管兩種劍法的創造理念南轅北轍,按白素貞所說,武技一道最終還是要殊途同歸,修鍊這七招半劍法的同時,也不要丟下七殺劍陣的修鍊,何時能將這七招半融入七殺劍陣當中,這七殺劍陣也就可以一躍成為頂級武修功法了。

說完許家,再說天下。

九年前,金國發動政變,新皇完顏宗乾登基,並與大宋朝簽訂了為期五年的和平協議。

五年過去,當初簽訂的協議到期,金國方面卻沒有再派使節前來商談。

後來大宋朝廷實在受不了這種不上不下的煎熬,索性派遣使節團前往金國,但金國方面只是每日好吃好喝的供著,卻始終不提議和之事,對於大宋使節求見金皇也是一再推脫。

事到如今,就是傻子也能看出金國那南下滅宋的野心,面對滅國的威脅,一向消極避戰的大宋朝廷總算是拿出了點抗爭的勇氣,除了大肆操練現有兵馬外,更是發皇榜向民間廣招賢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勢擺了個十足。

若是十幾年前,大宋朝廷能有這種積極的抗金態度,藉著痛失北方半壁江山的國殤之恥,大宋與金國未必沒有一拚之力。

可惜此刻覺悟為時已晚,朝廷的一再退縮已經徹底耗光了百姓心中的一腔熱血,再加上連年征戰導致的國力衰退,地方官吏的橫徵暴斂,尚有血氣的百姓紛紛揭竿而起,自立山頭聚寨而守,已成星火燎原之勢。

在這種內憂外患之下,朝廷的招賢榜自然也就成了一個可笑的擺設,碰運氣的潑皮閑漢倒是招了一堆,但真正有本事的將帥之才卻是一個都沒有。

眼看金國兵馬在長江對岸調動愈發頻繁,恐慌情緒也在安逸了數年的大宋朝百姓中開始蔓延。

即便朝廷的邸報一再強調長江防線固若金湯,但多年來對金戰爭的連續失敗已經讓人無法相信大宋朝廷的保證,稍有家底的都紛紛變賣產業逃往更遠的南方,不少海商甚至都做好了舉家遷往海外避禍的準備。

作為緊鄰長江前線的錢塘縣自然也受到了這股逃難風潮的影響,幾乎是在數月之間,城內的大小商戶關門近半,滿街都是出售房屋店面的告示。

***

鐵嶺老家有事,這幾天回去了一趟,沒來得及請假,見諒。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