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紀連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全本)》8.和|的家務事(1)(1)
在上學的時候,和珅這個英俊少年就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他叫英廉,時任刑部尚書兼直隸總督。

好一對比翼鳥

此前,也許是老天爺太嫉恨英廉番茄的才能了,英廉的兒子和珅兒媳婦的壽命都很短,他們生了一個女兒之後不久就死掉了。英廉一家人口凋零,只剩下他和珅一個孫女兒,他總想著把孫女兒嫁給一個好人家。

英廉經常在北京城裡轉悠,經常去紫禁城裡找乾隆皇帝彙報況,也就經常能夠在路過西華門時看到鹹安宮官學裡面的學生。他在想:我這個唯一的孫女兒將來嫁給誰好呢?找孫女婿要的條件應該是一個相貌英俊瀟灑的美男子,更為重要的是,這個相貌英俊瀟灑的美男子一定比我還要有學問、比我還要有本事。因此,英廉經常有目的地到鹹安宮官學裡面去轉悠。

他現和珅是一個好苗子。

英廉看中的就是和珅的老成、持重,看重的就是和珅的聰明、機智,看重的就是和珅工作能力強,還有他那喜怒不形於色的氣度。

和珅身上這些優秀的品質英廉是經過了認真了解的。老於官場的英廉非常清楚,和珅在這裡學到的不光是豐富的知識,還有高強的能力,他將來一定能成就大事業。

當然,英廉肯定還看中了和珅的英俊瀟灑了——畢竟和珅曾號稱\"滿洲第一俊男\"呀。

這樣,等到和珅滿十八歲時,英廉預備了豐厚的嫁資,親自主持操辦了和珅與孫女兒的婚事。

婚後,和珅夫妻倆感很好。

這個時候,和珅的真實心態就是:我一定要在她面前證明我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你要什麼我都能給你。

這次婚禮是和珅人生的重大轉折點——結婚之前,和珅是個無名的書生;結婚之後,和珅是個上流社會的新寵——一個中國版的於連·索黑爾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正史中沒有留下多少關於和珅妻子馮氏的記載,我們只能從一些野史中了解一些和珅與他的妻子馮氏的關係。

從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和珅很珍惜與馮氏的感。

在這些感的描寫中,最為感人的應該說是嘉慶三年(1798年)馮氏病故前後的一段了。

自從和珅的小兒子夭折後,馮氏便一病不起,和珅憂急萬分。

和珅便在當年七夕這天安排了一個盛大的祈禱活動。在他的指揮下,豪華的和珅府中搭起了彩棚,青案供著\"牛郎\"、\"織女\"兩個天上星君的牌位。和珅和珅病中的馮氏一起誠心祈禱。

但是,祈禱並未奏效,馮氏依然咳嗽不止,痰中還常伴有血絲。

和珅仍然不死心。在舊曆七月十五傳統的鬼節這一天,和珅又用出他慣用的招法,開始賄賂鬼神。

馮氏居然熬過了鬼節。

但她最終未能熬過中秋節,當天夜裡,馮氏病故。

和珅悲痛欲絕,做《悼亡詩》六。這裡選取其中的三。

其一

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別離。

揚此一坯土,泉址會相隨。

今日我笑伊,他年誰送我。

淒涼壽椿樓,證得涅果。

其二

夫妻輔車倚,唇亡則齒寒。

春來一齒落,便知非吉端。

哀哉亡子逝,可憐形影單。

記得去春時,攜手憑栓桿。

其三

玉蕊花正好,海棠秀可餐。

今春花依舊,寂寞無人看。

折取三兩枝,供作靈前觀。

如何風雨妒,也紫同摧殘。

和珅的這幾詩寫得質樸無華,直指人心,將他悲痛的心描畫得淋漓盡致。

和珅安葬完馮氏後,下令將馮氏生前所居壽椿樓中的一切都按原樣擺設,永遠不讓人居住。和珅和珅豐紳殷德時常前去憑弔、懷念。

和珅幼年父母早亡,在家裡,他缺乏關愛;在外面,他嘗盡了人間的一切酸甜苦辣。是馮氏的到來,才使他感覺到了家庭的溫暖;是馮氏的到來,才使他感覺到了自己的責任;是馮氏使他充分享受到了天倫之樂的幸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